一线探访丨本报记者探访青岛举重队,女大力士们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2018-11-14 14:34 半岛网-半岛+阅读 (229767)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记者 邢成博 图/半岛记者 夏楠

说起举重,你会想到什么?是壮壮的女汉子咬着牙抓着杠铃的场面,还是矮胖的选手蹲在杠铃前活动手指做准备?这些都是我们从电视转播中看到的固有印象,真实的举重运动员,尤其是女子举重运动员到底什么样?11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青岛市体校举重训练馆,一探究竟。这支刚刚夺得省运会金牌和奖牌总数双料冠军的队伍里不止有女汉子,更多的是身材很棒的妙龄女子。她们每天平均总计举起两三吨重的重量,每一次举起的并不都是杠铃,而是对梦想的追逐以及美好明天的希望……

练举重的也有魔鬼身材

下蹲、抓杠、提起、托肩、弓腿、挺举……8日下午,半岛记者来到市体校举重训练馆的时候,下午的训练课已经开始了,二十来位女选手正在默默重复着练习动作,一次次举起杠铃。和记者传统印象中,举重运动员矮小粗壮不同,这里的女孩子们有些身高在1.70米以上,绝大多数都是身材很匀称,有着漂亮的翘臀和紧实的手臂,只有几个人算得上又高又壮,其余根本看不出一点粗矮胖的痕迹。“因为之前中国举重总是在小级别出成绩,人们看到的都是48公斤级,52公斤级选手的成功,所以想当然以为举重会让人长不高,但事实上科学练习并不会影响孩子们的身高发育,试想一下,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一个100斤左右的人能有多高呢?再加上肌肉发达就会显得矮胖,不过这可不代表所有练举重的都是矮胖,我们队里五六个小女孩个头在1.70米以上,有些男孩子身高快到1.90米了。”举重女队教练刘二勇告诉记者,举重不仅没有影响孩子们身高,而且也没有毁掉他们身材,“你也看到了,因为长时间深蹲练习,孩子们大腿和臀形都很漂亮,有些小胖子送来几个月瘦下来十几斤,肌肉线条更好看了。随着科学训练的深入,举重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毁身材的运动了。”

每天累计举起两三吨重量

举重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极限和强大负荷度的训练项目,对于男运动员都不算容易,对于相对娇弱的女运动员更是如此。亲眼见到她们一天的训练量,有些让人叹为观止。一个体重100斤左右、十五六岁的姑娘,轻轻松松就能举起180多斤重的杠铃,练力量的俯卧撑一次能来上二三十个,练习用的15公斤重铁盘,姑娘们来来回回举五六十次不在话下。“你别看这些女孩子们瘦瘦的,她们能举起的重量都是自身体重的两倍多,在备战省运会的时候,这些女孩每天累计要举起三吨的重量,就是6000斤!即便是平时训练,她们每天平均也要举2吨左右的重量。”刘二勇告诉记者,“拿一个60公斤重的女队员来讲,她每天挺举100公斤杠铃挺举8次,再加上从70公斤、80公斤慢慢加到100公斤的过程,光挺举就能举一吨重。这是第一个项目,后面还要做后蹲练习,练习用的杠铃是140公斤左右,也得八组,又是一吨多重。再加上一些举空杠铃、铁饼等热身动作,反正一堂课三个小时下来举个两三吨没问题。”对于普通青春期少女来讲,能扛起30斤重的大桶水已经算是女汉子,像女举运动员这样日举两三吨,一个月上二十多堂训练课就是将近60吨重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洪荒少女了!

举重选材成功率只有五成

也正是因为大众对于举重运动有偏见,想要改变这种偏见并不是一天两天能达成的,这也造成举重项目选材很难。刘二勇2003年来到青岛举重队,到现在为止在岗位上做了15年教练,他还是发出感慨说:“这么多年几乎就没有青岛市区孩子来练的,连崂山区都很少,我们选材都是从平度、莱西、即墨等周边区市,即使这样,我们看好了十个运动员,还得和家长沟通和孩子做工作,最终也就能来五六个,这就算是不错了。”说到这里,刘二勇露出一丝苦笑。

和击剑、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家长普遍支持相比,举重项目总是让家长有诸多顾虑,这也给市体校在选材层面带来大量困难。刘二勇介绍说,举重项目几乎没有主动送孩子来的,都是平度、莱西等区市开小学生运动会后,区市体校给他们打电话推荐一些苗子,市体校派教练下去看看,主要挑爆发力好,速度快,体能和关节好的运动员,比如练铅球、短跑、跳远、跳高的学生。选定之后再去和学生家长谈,这就到了最难的环节。“我们都是去家里做工作,但是家长顾虑很多,怕孩子练举重不长个,怕孩子吃苦受累,很多孩子愿意练,家长说什么也舍不得,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好苗子浪费了,挺可惜的。但是真正来到体校开始练举重,一般的家长也就慢慢发现举重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就支持孩子了,所以我们虽然选10个苗子来五六个,但是中途退出的人并不多,除非是怎么练也没成绩,否则一般的都能留下来专注练习,直到走到省队、国家队或者升入大学。”

广西选材改变孩子命运

举重分为不同公斤级,青岛籍孩子往往身高比较高,常常是长到16岁就告别最小的48公斤级了,这也使得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和南方相比,在小级别上很吃亏。为了能平衡举重在各个公斤级的实力,2009年刘二勇去了广西选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改变了青岛举重和三个广西孩子的命运。

“为了带回这三个孩子,光是公章我就盖了十个,前前后后和多少人打交道我都快记不清了。”刘二勇回忆说,当时这三个孩子在广西一个体校练举重,但是迟迟不出成绩。到了年龄该离校了,对于没有成绩的他们来讲,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直接走向社会去打工挣钱,彻底告别举重。他看到三个孩子其实有潜力,也符合小级别要求,就提出要引进这三个孩子回青岛。“引进孩子可不是小事,万一她们来了成为冠军,广西体育局要追究当地教练的责任。于是体育局领导找到三个孩子的五名教练分别签字盖章表示愿意放弃孩子,市体育局、省体育局批示,放人之后山东这边再签字准入,如果这三个孩子练不出来,我们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最终盖满十个章,忙了一个多月,三个孩子带回来了。”时至今日,刘二勇也觉得那是他们很成功的一笔引援,三个广西孩子来到青岛勤学苦

练,全部拿到山东省运会冠军,进入山东省专业队,其中两个孩子已经在青岛大学毕业当了老师,另外一个关春迎代表山东拿到了全国冠军,前途无量,三个本来快要去打工的孩子就这样改变了人生轨迹。

青岛女举曾走出领军人

来到青岛女举就不得不提提近年来青岛女举的骄傲康月,她不仅是全运会冠军、全国冠军,更是在世锦赛上登上了世界冠军的王座,鼎盛时期康月在75公斤级成绩比国内亚军选手高出30公斤,几乎是75公斤之王。说起刚到体校的日子,刘二勇还记忆犹新,“选材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她,小姑娘穿这个校服,脏兮兮的,她家就住在海边临时搭的小房子里,父母以捞海菜为生,家里很穷。但是她天资特别好,选到体校以后又非常刻苦,几乎从来不缺课也不请假,有时候受伤了不让她练让她歇歇,孩子直哭,和我们哀求说胳膊伤了我练练腿,练练腰行不行,别让我歇着。又有天赋又努力,康月在我们这练了不到两年就被省里选走了,第三年拿到了城运会冠军,开始统治女子69和75公斤级,统治了整整十年,沈阳全运会成绩比第二名高了30公斤,比2012年奥运该级别冠军高了50公斤,这个差距很惊人!”

然而也许是命运捉弄,康月在仁川亚运会不敌朝鲜选手屈居亚军,对方后来被证明服用了兴奋剂。2016年世锦赛夺冠后,康月本应参加里约奥运会,但是奥运预选赛上,原本能挺举162公斤的康月因为例假身体不适连155公斤也没举起来,最终错过奥运赛场。如今28岁的她还在坚持,还在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省运夺4金复兴在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和领导、教练、队员的齐心协力之下,青岛女子举重在刚结束的省运会上拿到了4枚金牌,排名全省第一,下一个康月或许就要诞生了。“上一届省运会在济宁举办,我们青岛举重队一块金牌也没拿到,到了一个低谷期,但是近一个周期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市里给我们定下三块金牌的任务,最终我们拿到四金三银七铜的成绩,超额完成了目标。再加上男队四金三银二铜,今年我们在举重项目上创造了参加省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刘二勇说。从相对弱势到全省第一,青岛举重的复兴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但是汗水铸造了今日的辉煌。

省运会结束后,一些优秀运动员已经被省队和国家队选走,青岛举重队又迎来了一批新人,接下来还有青运会和省锦标赛等任务等待着他们,他们也不能放松脚步,依然要重复日举两三吨的任务去训练,去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在条件什么都挺好的,我们只是希望社会上能对举重这个项目有个正确认识,让我们将来选材培养人才不再有那么多的障碍。”采访最后,刘二勇如是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