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项目落地:拿出拆解八千零部件的专业精神

2018-11-27 06:24 大众日报阅读 (88052) 扫描到手机

  □ 本报评论员

  实现高质量“双招双引”,专业精神比“血拼政策”管用,这在发展实践中屡屡得到验证。

  威海高新区的打印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面临转型升级、产能外迁的巨大压力。为吸引更高技术含量的A3打印机项目落地,负责招商的同志把打印机拆开,七大系统、八千多个零件,分门别类研究一遍,梳理出110多家供应商,一家一家去谈,精准到部件的产业链招商,不仅成功让打印机巨头惠普落户,还吸引了众多零部件企业上门,带起一个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拆解八千个零件,传递的是实干作风,体现的是专业精神。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各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热情很高,干劲很大,这种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对项目落地至关重要,要大力提倡、大力推广。

  新旧动能转换,要靠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现实来看,那些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在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等层面有大量具体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对招引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如,我省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涉及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量子通信等诸多前沿领域,如果对产品技术不熟悉、专业术语听不懂,和企业家交流,除了讲讲优惠政策,剩下的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招商效果可想而知。省委一再强调,“双招双引”要创新方式方法,聚焦产业链、实现专业化,这既是招引项目实现突破的努力方向,也是极为迫切的现实要求。

  提倡专业精神,就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到招商一线走一走,那些工作富有成效、办法多、路子广的同志,基本上都是“半个专家”,对所关注行业里的重点企业、重点人才、技术研发、销售市场等情况了如指掌,项目一旦遇到问题,协调各方响应解决的速度之快,甚至超出投资方预期。专业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成为“半个专家”的背后,往往是对行业发展动态、技术升级方向、高端人才流动、当地产业配套等诸多方面长期的跟踪与钻研。事实证明,这种专业素养,有效降低了沟通成本,有助于赢得企业认可,是招商诚意的最好展现。

  当然,提升招引专业化水平的路径不只成为专家这一条。有的地方打破身份限制,聘请高端专业人才,给予高年薪,压上重任务,充分调动起积极性;有的地方委托专门机构招商,财政设立委托招商专项经费,对招引来大项目的投资机构给予重奖;有的对招商部门进行全员KPI考核,领导和员工全部肩扛指标,招商目标多少,完成了多少,全部公示出来,这些都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只要满足省委提出的“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各种方法手段完全可以大胆探索尝试,条条大路通罗马。

  专业精神,说到底是那么一股子担当作为、钻研精进的干劲儿。调研中我们发现,同样工作在“双招双引”一线,有的干部逢人就笑、百问不烦,不分节假日,长期在外跑项目,有的却在那里坐等项目和人才上门,问起优惠政策甚至要现找文件。专业素养的差距,本质上是工作在不在状态的差距,是担当精神的差距。面对“双招双引”的一场场硬仗,必须要有那么一股子把发展扛在肩上的心气儿,有那么一股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劲头,以专业态度、专业思维、专业方法,持续不断地去研究、推介、招引,如此,才会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实落地,才能把高质量发展的“起势”变为“胜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