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大学归来,扎根田间,争当头雁!返乡高管土专家,镀金升级新农人

2023-06-12 00:1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97252)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孙桂东 刘金震

麦收的6月,高考帷幕落下,骊歌又将响起。一众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正在描摹心中的象牙塔,一届满怀激情的高校学子已收拾起远征的行囊。这其中,有一个鲜为人所关注的群体——“农民大学生”。

昨天,他们放下撸起的裤管从泥土地里出发,走进大学汲取养料;今天,他们怀揣一纸大学文凭再向田间进发,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农人”。

上大学,咱只为种好田

如果说,有知识、懂品牌运营、善长战略规划……是这个时代高素质新农人的群体像;那么,返乡创业的企业高管孙玉豪、泥地里蹚出来的全国农业专家王伦世……则是一个个奉献黄土地的新农人具象缩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农人的“新”并不单单是能拿到大学文凭的“新”,或者是年龄意义上的“新”,更多的,是上大学的经历为他们打开了思维格局上的“创新”。

品牌高管“回炉”学农

6月7日,离麦收还有一周时间,胶州市胶莱工业园的一处院子里,工人们正用铁锨搅拌着沙子水泥,旁边一座两层楼房正在加紧装修,10月份完工后,这里将是1000多平方米的净菜加工车间。楼房对面的车棚里,十几台收割机被擦拭得油光瓦亮,整装待发。这处大院外,3500多亩麦田像一片金黄的地毯,铺展向远方……

一场为丰收季的备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孙玉豪

“今年的高筋小麦早都订完了啊,这会儿只能预订高油酸花生了……”最近电话接到烫手,嗓子因上火有些沙哑,作为青岛“玉王誉”农业品牌的当家人,孙玉豪在院子里走进走出,忙到几乎脚不沾地。

别看眼前的孙玉豪俨然一副老农民的样子,皮肤晒得黝黑发亮,“翻地、打地、和种”张口就来,回到4年前,他可是另外一副完全不同的模样——北京一家教育品牌机构的高管,坐在落地玻璃窗前喝着咖啡,拿着近百万元的年薪,每天与各大高校的教授专家坐而论道,与讲师们探讨着一堂课里怎么铺陈有关考研、就业的内容。

2019年6月,31岁的孙玉豪回到了他出生的胶州市胶莱街道张跃屯村,以一个投资人的眼光,准备让这片黄土地生金。

孙玉豪检查花生长势。

“守着金盆却下不了金蛋,太可惜了!”因从事教育培训熟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发展广阔前景的孙玉豪,看到村里有很多土地荒芜着,一下点燃了回乡创业的热情,当年便投下300万元——自己全部的积蓄。

“包地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一亩地五六百元、七八百元的都有。没想到后期越投越多,化肥、种子、上农机,等等吧。而且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亏就亏在自然灾害上。”头几年里,孙玉豪亏得有点“头大”,丰收季赶上连阴雨,玉米几乎绝收,花生、土豆烂在地里,种植的中草药由于规模小、缺乏后期配套,也没能卖上好价钱……

俗话说“不能则学,不知则问”。太多教训,让孙玉豪意识到必须要靠“专业知识武装头脑”了。2022年8月,他参加了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办的培训班。

孙玉豪在青岛农业大学进修时的课本和结业证书

“在青岛农业大学学习了220个学时,是对新农人非常系统的培训,涵盖种植技术到品牌发展、战略布局等各个方面,收获不一般。”孙玉豪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专科,这次重新“回炉”,他学的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

“头雁”培训班还没结束,孙玉豪就迫不及待地对照书本有关“种植加工产业”的相关理论,投产了一座高标准预制菜一体化工厂。“做蔬菜、菌菇类的净菜、预制菜,我们处在原产地,这就是优势。年销售达到700万元,农副产品不需要经过市场,不需要中介,直接就给客户了。”

培训班学员手册里关于“种植加工产业”的阐述是重点章节,主要是解决“农民手里的粮食、蔬菜常常面临的销售难题”。在这段阐述旁边,孙玉豪用小字写下一段心得体会:“流通环节减少了,去中间化了,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品质,然后利润也增大了……”

“当产品滞销时,把它变成深加工或速冻产品,可以长时间储存,从而变成可控制的、又好卖的商品。” 按照这个办法,孙玉豪搭建起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自营模式,年加工销售果蔬3000余吨,带动增收360万元,一个名为的“不凡绿食”有机果蔬品牌逐渐叫响。

“农产品需要打造品牌。”对于“头雁”培训班里多次重点强调的品牌营销,孙玉豪也有自己的理解,“品牌的意义是多元化的。”不久前,他带领合作社注册了“张跃屯大秧歌”文化品牌,为秧歌比赛提供一些费用方面的赞助,“我们村跳秧歌是有传统的,类似于城里人的广场舞。”不少村民把装扮起来跳秧歌的现场视频发在视频号上,空闲时间,孙玉豪会给他们一一点赞。

现在种田要讲“战略”

因为之前有过做高管的经历,孙玉豪对“可控”两个字非常看重,这与培训课里有关“战略布局”的课程不谋而合。在他设想的农业版图里,不应该是一副“看天吃饭”的样子,而是要凭借战略规划这柄“屠龙刀”去摘取农业现代化的累累硕果。

“头雁”班里的同学都是来自农业各领域的高手,加入了这个圈子,就相当于打开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扇窗。孙玉豪经常跟同学们交流有哪些“可以卖好价钱”的新品种、新技术,“我们普遍有个共识,现代农业种植不是缺少好的品种,而是老百姓不敢种,不会种。”

“每一块种植基地,每一件机械设备,投入多少钱?产出多少钱?客户在哪儿?我们都会做预算,形成一个精细规划。”孙玉豪现学现卖,先把自己公司的“农业战略”系统地捋顺了一遍,得出一个发展方向——打造数字为农服务综合体。

“我把它定位为精准农业。下多少种、怎么播种,都应该有一个标准。监测墒情、空气、温度,我们来给农户提供种植建议;作物得了什么病了,应该怎么防治,我们来对接专家帮助解决。”孙玉豪豪气地说。

有了讲究战略的农业公司“保底”,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品牌种植的队伍中,孙玉豪带头的合作社就吸纳了当地200多位农户,“我们引进的新品种高筋小麦,一斤比市场价高五分钱左右;高油酸花生,一斤比普通花生能多卖个七八块钱。咱给提供服务——统采、统购、统管、统收、统销。”

在青岛农业大学里一番“回炉”后,孙玉豪已不满足于个人的“知识武装”。他也给地头上的农户们开了培训课,从拖拉机手到飞手都持证上岗,“很多‘90后’的年轻人都考了无人机驾驶证,飞手一个月能拿到七八千元工资。打零工的话,一天也能拿到150元左右的报酬。”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村里二十多个村民考取农机、无人机驾驶证愣是没花一分钱。“现在的无人机、智能手机都已经成为新农具了,农民也不再是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地球’的庄稼汉了。国家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蓝图,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得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孙玉豪对此深有感触。

李璠

在“头雁”培训班里,孙玉豪还收获了一个“合伙人”李璠。

李璠早就对孙玉豪有所耳闻,“听很多同学讲过,孙玉豪做战略规划很厉害。”于是,他从平度老家多次跑到胶州,找孙玉豪“切磋”种植经验,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不出半年,李璠便带着家里种植的草莓西红柿项目落户了孙玉豪的农业公司。

在李璠眼里,孙玉豪是个没有架子的老板,“农忙的时候,我们要打包蔬菜,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孙大哥也和我们一块干。”

实际上,李璠也是能拼得上的“00后”,他的朋友圈里记录了一条今年3月份跑市场的动态:“凌晨四点半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抚顺路批发市场,对接销路,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点赞过李璠这条动态,孙玉豪又在下方评论:“小伙子,好好干吧,选择了就勇往直前!”

今年35岁的孙玉豪虽然和土地打交道是新手,但他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就是个“挽起裤腿,撸起袖子的创业小伙儿”。

李璠(左)与孙玉豪

土专家学会“顺藤摸瓜”

与孙玉豪一样,从农田里走进大学又反哺乡野的,还有今年57岁的王伦世。

走进王伦世的工作室,荣誉证书摆满书架——高级农艺师、国家二级技师、中央农广校全国共享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全国金草帽基层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青岛开放大学客座教授……谁曾想,这样一位众多光环加持的农业专家,最初只是高中毕业。

20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王伦世回到平度老家,种起了正逐渐兴起的大棚蔬菜。“当时种大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量不稳定,农民种地都是粗放型的,比如用化肥,他们会说‘这块地用多少袋化肥’,计量单位是‘袋’。”王伦世不认同这种干法,他常常自己买了书,研究种植方法和植保技术,寻找大棚种植的窍门,慢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种植办法。

王伦世帮扶农户。

“那时很多周围的农户都来取经,他们都叫我种田小能手。”王伦世笑着回忆。意识到种田也需要知识的力量,他再没有停下过学习的脚步,只要有机会,就参加各种农业培训。

2012年1月31日,王伦世取得了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大专文凭,那是他第一次接受向往的大学教育。当时,通过早期种田实践,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都是日常经验的总结,不成系统。在大学进修期间,王伦世将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些经验“顺藤摸瓜”,找寻到一些完善的理论支撑,而且还改进了原来的措施,让他真正从一名种植能手晋级为农业专家。

以简单的重茬问题来说,第二季再种相同的作物,产量往往不高。在此之前,王伦世一直认为是土壤酸化所致,都是用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虽然能解决问题,但这种办法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影响,后续会出现土壤板结的弊端。而在青农大学习了土壤学以后,他找到了更加适合的生物菌肥,这样不仅避免了土壤酸化,还保护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后续的土壤板结问题也彻底得到解决。

2017年,王伦世拿到了一本沉甸甸的学历——国家开放大学二年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文凭。在平度乃至整个青岛地区,王伦世已经成为著名的农业种植“土专家”。

“看这个黄瓜不鲜亮吧,往下面找到它的根——看到没有?你的黄瓜根下土了,嫁接在南瓜根上的黄瓜根是不能下土,所以上面结出的黄瓜不够鲜亮。”近年来,王伦世紧跟潮流拍摄公益短视频,在视频平台上,他以一条题为“黄瓜不亮在根上”的视频,指导农户发现并解决黄瓜种植上的难题。

“遇到一种病虫害,就要系统地去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果实上出现的问题,它的原因有可能在叶子上、藤蔓上或者根部……”有了大学进修的经历,王伦世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宏观。

王伦世

跟老百姓不能说虚的

“让农科技术真正落地,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读大学时,王伦世对这句话感触最深,这让他肩负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对于我们这样有种植经验、又具备学科知识的‘土秀才’,有能力也有义务做好为农服务。”自2000年以来,王伦世推广种植业新技术320余项、新品种158种;预报、预防蔬菜病虫害10万多亩。同时,他还经常赴全国各地开展问诊调查,帮外地农户解决种植问题。

2021年,内蒙古有一些种植户发出求助,反映大棚黄瓜出现了霉病,请王伦世帮助解决。“刚走进大棚一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王伦世说,黄瓜发病的原因是生长环境空气湿度大、流通不畅。农户因为担心大棚的温度过低,秧苗可能被冻坏,所以不敢打开通风口放风通气。

王伦世仔细观察了大棚环境,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农户为了利用土地资源,在大棚外面种满了芸豆,秧苗把大棚的泥土墙都覆盖了起来。他告诉农户:“原因就在这里——”

那面泥土墙其实就相当于农村的土炕,白天接受太阳光照,到了晚上就会陆续散热,有助于提高棚内温度。因此,只要把芸豆的秧苗除去,将原来的土墙裸露出来,到晚上大棚内的温度自然就会升高,农户可以放心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性好了,病虫害自然就没有了。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曾经,村里一名农户大清早就跑到王伦世家求助:种植的黄瓜都蔫了,这一季眼看就要全赔进去。两口子在家里琢磨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原因。

王伦世随即来到农户家的大棚,“刚一开门就闻到了浓烈的鸡粪味。”原来,这家农户听说使用有机肥料效果好,从养殖户那里买来鸡粪直接就用到了地里,“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发酵,大棚气温又高,反而对农作物有害。”他当即让农户立即给大棚通风,然后泼洒清水降低鸡粪浓度,没几天黄瓜就恢复了正常。

“现在的农业跟以前不一样了,面临很多的挑战。”王伦世在大学进修时,同学之间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对于这一点,王伦世有很深的感触。他所在的村庄里,大部分农民都在五六十岁,再过几年大家都干不动了。

“单纯种植几亩地,受益并不高,难以吸引年轻人入行。”王伦世认为,农业种植最重要的还是打通销路,“跟老百姓不能老是说虚的,最后的落脚点得让他们看到实惠,能提高收益。农产品要提高品牌意识,让种出来的产品能卖个好价。”

要做好品牌,必然需要大规模高品质农产品。“就像我们这边的马家沟芹菜,种植规模大,而且品质可控。”王伦世说,现在以他所在的镇为例,以前农户们种的作物五花八门,最近几年,种植品类越来越集中在黄瓜以及西红柿上,吸引了大量采购商。

王伦世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严格按照科学种植的标准,得到高品质的产品,然后形成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在农户中进行订单式种植推广。不用为了销路发愁,农民只要专心种好地就可以。”

不管是泥土地上一路蹚过来的王伦世,还是返乡创业的孙玉豪,这些走出大学的“土专家”“田秀才”,瞅准的农业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王伦世帮扶农户。

链接>>

大学育“头雁”,乡村聚“雁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作为在田间地头领飞的“头雁”,像孙玉豪与王伦世这样有大学学历的农民并不是个例。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潘军称他们为“高素质农民”,“他们多数是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主要年龄在40岁左右,多数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潘军对于高素质农民的画像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相吻合。该报告中指出:高素质农民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为47岁。高素质农民职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分别为50.68%、18.97%。高素质农民新生力量充足,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等新生力量加入高素质农民队伍,占比达57.81%。

“他们就像乡村振兴中的‘头雁’,具有引领、带动乡村共同富裕的作用。”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正式启动,目标是每年在全国培育约两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以乡村人才培育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022年8月,山东省承担了首批900个培育名额,由省内4所高校共同培育。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潘军介绍,“作为青岛的唯一培育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承担了首批241个培育名额,学员遍布全省,已有24名‘新农人’圆了大学梦。”

大学的校门为“新农人”打开,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潘军总结道:“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肯铺下身子在这片土地上,干得住,干得好,时代需要这样接地气的‘黄土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