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评面丨坐电动轮椅上下班不值得鼓励

2023-07-15 06: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92527) 扫描到手机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每天坐电动轮椅通勤,这听起来似乎不错。在很多“自媒体”视频上不是刷屏了吗?去上班、去餐厅、去课堂……有人坐着电动轮椅奔驰,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有些人则开始上网“现身说法”,讲述如此出勤的种种体验和感受,似乎电动轮椅有取代其他交通工具,成为潮流的趋势。

从理论上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别说坐电动轮椅上下班,就是倒立去上班、跳跃着去餐厅,似乎也不是一种被禁止的行为。不能说我们要提倡这些行为,至少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征。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从这一热点事件中思考,并且从中学会判断,这也是媒介化社会中的一项人生技能。

抛开坐电动轮椅上下班的合规性,无论从效率上,还是从成本上来说,其可行性似乎都不是太大。因为电动轮椅有自身特定的使用场景,它的出现本身是为了特定人群的使用需要,根本不适合现代的道路交通,会给目前的交通造成诸多不便,其安全性更是难以保证。再者,每天坐电动轮椅上下班,行走在路上,也要内心强大,迎接他人的各种目光。反而这种现象是否有可持续性,真值得思考一番。

所以,我们不如从中仔细观察这些偶然出现的现象、忽然爆火的话题,有没有被忽视的原因。比如,电动轮椅忽然成为热点,是不是一些商家的幕后“策划”?或是一些“自媒体”博取流量的手段?因为,只有那些与众不同的事件或者行为,才能成为网络的热点,才能去博取眼球、获取流量,也才能被包装成一种潮流和趋势。最后的目的可能都会指向经济利益。但对我们个体来说,就是面对这些网络热点,要学会判断,甚至不必过于当真,因为有些网络热点话题,你一认真,就输了。

当然,我们不能说彻底否认有健康人尝试坐电动轮椅的出行方式。如果真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那是人家的自由,虽不值得鼓励,但“勇气可嘉”。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