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丨坐轮椅通勤“博眼球”莫忽视背后“真需求”

2023-07-15 06:3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71718) 扫描到手机

好端端的人坐轮椅上班?专门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群使用的电动轮椅,如今竟成了年轻人的“通勤代步新宠”。最近,因为电动车新规,一些地方的年轻人为了能轻松通勤,把目光对准电动轮椅。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部分年轻人乘坐电动轮椅频频出现在高校、食堂、商场,甚至还成群结队,在一些道路上“赛轮椅”。在商家眼中,年轻顾客正成为电动轮椅的潜在购买人群。(详见本报7月11日A16版)让人不禁想问,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为何开始选择如此新奇的出行方式?是“博眼球”还是“真需求”?

一次对严肃规定的“黑色幽默式”解构

特约评论员 江德斌

电动轮椅是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使用的辅助代步工具,属于医疗器械,可以正常上路,不用上牌,可在人行道行驶,也不用专门戴头盔,而且速度可以自主调节,最快相当于正常人的小跑速度,更换电池后,最大续航里程可达到60公里以上,能够满足基本的通勤需求。可见,电动轮椅在“平替”电动自行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过,电动轮椅毕竟不是专业的交通工具,其体积较大,灵活性较差,在机动车道上容易被汽车“挤”,速度又赶不上电动自行车,对于较远距离的上班族来讲,坐轮椅通勤并不划算,可能会迟到,还没有乘公交车方便。而且,我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并不完善,诸如盲道被截断、坡道太陡、出入口遭拦截、人行道狭窄、马路沿较高等,都是电动轮椅的“天敌”,无法顺畅通行,费时费力,健康人自然不会将电动轮椅作为交通工具。

事实上,大众所看到的年轻人“骑”轮椅上班,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短视频、图片,现实生活中并未真正见到。这也说明,此举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乃是年轻人认为“电动车限行”规定不合理,于是以“骑”轮椅上班表达不满情绪,是对严肃规定的一种“黑色幽默式”解构,以“平替”方案告知政策制定者,不应一味限制、堵截电动自行车,大众有“曲线救国”的路径可循。

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休闲娱乐的主流渠道,汇集了海量用户,社会影响力非常大,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发短视频、图片玩“梗”,藉此展示个性,吸引流量。所以,在“骑”轮椅上班的“创意”被开发出来后,立刻因其新颖独特,吸引了很多人效仿、跟风,进而挖掘出更多的新用途,诸如坐轮椅游玩、“赛轮椅”等,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股热潮。

因此,对于年轻人“骑”轮椅上班不必大惊小怪,毕竟这是非主流的行为,不会真正形成气候。不过,交通部门应该透过表象,看到年轻人对“电动车限行”政策的不满,拿出谦逊的态度,认真倾听大众的心声,重新审视限行政策,做出适当调整,在交通安全、方便市民出行之间,取得合理平衡。

(作者为时评人,盘石全球新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正视“坐轮椅上下班”背后的民众情绪

特约评论员 逄博

7月10日,广州市召开听证会,就“电驴限行”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在新电动车限行方案影响下,预计将有数百万广州市民或不得不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出行。在此背景下,以广州市年轻人为主,一股“坐电动轮椅上下班”的热潮在网上兴起。然而玩笑归玩笑,年轻人坐轮椅上下班,看似是一种“博眼球”式的吐槽娱乐,背后反映的却是路权管理和城市治理等一系列严肃的公共政策讨论。

从路权管理角度讲,无论是在广州或是在其他城市,电动车与机动车的“路权之争”一直存在。私家车不规范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两者互不相让,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出行效率。对于两方而言,无论将哪一方“一禁了之”,限制其出行,都会损伤民众利益,甚至引发“坐轮椅上下班”这种略带荒谬的现实闹剧。

从城市治理的角度而言,电动车作为普通市民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和快递员等基层劳动者的“谋生工具”,自带着民生关切。而随着电动车社会保有量持续扩大,广州目前面临的“电动车治理困境”也会逐渐在其他城市出现。城市治理者应该做的,除了规划好道路建设,在市区预留连续的非机动车道外,还应该在详细考察现实状况后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比如广州市此次将“中心区域电动车全面限行”改为“分路段分时段限行”,就是基于大量电动车出行刚需进行的政策调整。

电动轮椅作为残障人士出行的工具,本不应该被纳入正常人出行工具的选择之中。网络上大量出现的坐电动轮椅上下班视频,无论是刻意摆拍还是真实情况,都从侧面说明了交通治理与民生实际没有很好地结合。剥开娱乐吐槽式的外衣,发现“坐轮椅上下班”背后的民众情绪,正视其中蕴含的公共政策讨论,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应有之义。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坐电动轮椅上下班不值得鼓励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每天坐电动轮椅通勤,这听起来似乎不错。在很多“自媒体”视频上不是刷屏了吗?去上班、去餐厅、去课堂……有人坐着电动轮椅奔驰,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有些人则开始上网“现身说法”,讲述如此出勤的种种体验和感受,似乎电动轮椅有取代其他交通工具,成为潮流的趋势。

从理论上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别说坐电动轮椅上下班,就是倒立去上班、跳跃着去餐厅,似乎也不是一种被禁止的行为。不能说我们要提倡这些行为,至少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征。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从这一热点事件中思考,并且从中学会判断,这也是媒介化社会中的一项人生技能。

抛开坐电动轮椅上下班的合规性,无论从效率上,还是从成本上来说,其可行性似乎都不是太大。因为电动轮椅有自身特定的使用场景,它的出现本身是为了特定人群的使用需要,根本不适合现代的道路交通,会给目前的交通造成诸多不便,其安全性更是难以保证。再者,每天坐电动轮椅上下班,行走在路上,也要内心强大,迎接他人的各种目光。反而这种现象是否有可持续性,真值得思考一番。

所以,我们不如从中仔细观察这些偶然出现的现象、忽然爆火的话题,有没有被忽视的原因。比如,电动轮椅忽然成为热点,是不是一些商家的幕后“策划”?或是一些“自媒体”博取流量的手段?因为,只有那些与众不同的事件或者行为,才能成为网络的热点,才能去博取眼球、获取流量,也才能被包装成一种潮流和趋势。最后的目的可能都会指向经济利益。但对我们个体来说,就是面对这些网络热点,要学会判断,甚至不必过于当真,因为有些网络热点话题,你一认真,就输了。

当然,我们不能说彻底否认有健康人尝试坐电动轮椅的出行方式。如果真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那是人家的自由,虽不值得鼓励,但“勇气可嘉”。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互动留言<<<

@园园: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坐着电动轮椅上下班,那么对城市交通无异于一种灾难。有的人可能会想到电动自行车,一旦不被禁止,结果就是人手一辆,如今各地为此伤透脑筋,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岂能让电动轮椅重蹈覆辙?

@云南财经大学李云霞:

认真严肃地对待轮椅使用问题,不仅是对社会规范的矫正,也是对残障人士的尊重。这既是对残障群体真实需求的正视,也是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衡阳师范学院周睿:

从广州电动车新规发布后的现象来看,政府制定的相关决策与市民的实际需求是存在冲突的。坐轮椅上下班尽管尚未违规,但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对交通秩序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实际上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北青蒋璟璟:

诚如很多卖家所宣称的,“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可需要追问的是,既然不是交通工具,又怎能上路行驶呢?倘若“开电动轮椅上下班”渐成气候,其必然会招致专项治理。之于此,理当有明确预期才是。

@梅明蕾:

我担心的是,当更多年轻人选择电动轮椅,社会上出现的这一景观将会给出某些强烈暗示。数年前,年轻人中曾流行“走出舒适区”的价值取向,而现在,他们纷纷选择电动轮椅,让人不禁想问,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大量年轻人坐上最慢时速1.2公里、相当于老人散步速度的电动轮椅,这样的象征给人感觉不妙。

>>>话题征集<<<

聚焦一周新闻热点事件,深度思考,理性评述,百家争鸣,激浊扬清。亲爱的读者,欢迎您参与“评论区”的话题讨论,无论是微言片语还是长篇大论,我们都期待您来一吐为快。

邮箱:bandaobianjib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