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海湾,城市的风景——回溯青岛的海湾,再现小岛与灯塔的故事

2023-10-29 18:0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07031)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老照片除外)

青岛的城市特色,最是那一抹蔚蓝,无论春夏,也无惧秋冬。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与海洋有关。在建置前,人们以捕鱼为生,潮起潮落间,渔船在晨光与夕阳中,来来回回;德国入侵青岛,看中的也是青岛天然良港的位置,因此,《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划定范围围绕着胶州湾展开;一次次的城市规划,同样是沿着海岸线而制定。

所以,半岛全媒体记者,锁定海岸线,沿着海湾、海岛,在历史的光影中穿梭,继续寻觅青岛历史名城的文化根源和密码。

胶州湾畔

兴衰过往,吞吐历史云烟

大自然鬼斧神工,为青岛雕刻了多处海湾。岸线曲折,岬湾相间,独特的风景线。

胶州湾、太平湾、汇泉湾、浮山湾、唐岛湾、灵山湾、崂山湾等,众多的山湾以及海口,给这座海滨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天然的海港,旖旎的风光。

胶州湾,在青岛的地位无可替代。它如母亲的臂膀,为来往商船遮风避雨;它又如一个喇叭,奏响了发展的号角,因其海水深阔,常年不冻,是“屯船第一善埠”,所以青岛港的地位至今不可撼动。

站在团岛灯塔上,遥望浩瀚的大海,心胸顿感开阔。对岸的薛家岛在迷蒙的海洋上,如海市蜃楼,岛屿、山峦起伏,郁郁葱葱。是它们,穿越了岁月的云烟,迎来送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胶州湾,古称少海、胶澳,位于黄海中部、胶东半岛南岸,是半封闭海湾,面积近500平方公里,是中国较大的优良港湾,因古时属胶州所辖,故而得名。

最初的“少海”之名,始于齐景公,“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韩非子》;传世奇书《山海经》中也有载:“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少海)。”秦始皇东巡琅琊,派徐福出海求仙,启航地就在胶州湾畔。天然的商业港湾早在秦汉就已经舟楫繁忙,到了东晋,更是“已由胶澳与东洋南洋相交通矣”。到了唐朝,板桥镇商贾云集,成为东方繁华胜地。再到宋朝,在密州板桥镇设立市舶司,成为北宋五大市舶司之一。

因此,有了这样的记载:“胶城东南自塔埠头至淮子口水域,唐宋以来,福建、淮浙商船,扶桑、高丽客轮停泊于此……尤秋冬之交,商客云集,千帆林立,甚是壮观。”因此,少海连樯而得名。

只是,大自然给了胶州湾一次次考验,元末明初以来,海啸和水灾,将淤积推向了海口,将云溪河从地图上一点点消弭,板桥镇也因为水源的缩减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然而,胶州湾天然良港的地位依然坚挺。

风平浪静的胶州湾,在历史云烟的吞吐中继续前行。日益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在政局的动荡中凸显出来。胶州湾风云突变,1868年,一个名为李希霍芬的男爵搅得胶州湾没了安宁。作为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他虽然没有来过胶州湾,却把这里的地图绘得精确至极,他着重强调了青岛的优越地理位置,极力向德国最高统治者建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的铁路修筑权。鲁迅先生曾无奈地说:“自李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

1886年,李希霍芬的《中国地图册》摆到了六国公使许景澄的桌前,许景澄看到那张《山东东部地图》,深为震惊,立刻洋洋洒洒写了一道奏折:“山东之胶州湾宜及时相度为屯埠也。该处群山环抱,口门狭仅三、四里,口内有岛中峙,实为天然门户”,“西国兵船测量中国海岸无处不达,每艳称胶州湾为屯船第一善埠”,“似为地利之所必争,应该渐次经营,期十年而成巨镇”。然而,晚清重臣李鸿章没有采取行动,因为太花钱。一波三折,6年后的1891年,李鸿章会同山东巡抚张曜,到胶州湾视察。此时,他才意识到,之前的判断有偏差,他认为胶州湾“环山蔽海,形势天成,实为旅顺、威海以南一大要隘”。回到京城,他立刻上奏朝廷,称“胶澳设防实为要图”。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了李鸿章等人的奏折,同意在胶州湾设防。这一天,被视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而后,登州总兵章高元率兵驻防,却没能阻挡德国侵占青岛的脚步。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侵占青岛,围绕青岛海湾的城市规划继续开启。

小岛内外

城市的平静与喧嚣

小青岛,葱绿依旧。

随着旅游旺季进入尾声,岛上游客逐渐减少,但仍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尤其是周末,热门打卡地依旧排起了长队。

小岛矗立在青岛湾内,见证了青岛城市化的进程。衙门的起落,独栋建筑从无到有,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海面的平静与喧嚣,它都一一目睹。登岛遥望,快艇划过的白色水带,延伸到海岸上,站在小青岛的视角,似乎也看到了城市的由来。

一进入小青岛,就可以看到雕塑琴女,这是因为,小岛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所以又有着“琴岛”之称。山岩耸秀,林木蓊郁,绿色的岛屿与胶州湾对岸的黄岛遥遥相对,彼黄此青,得名青岛。

《胶澳志》载:“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翻阅记载不难发现,小青岛原来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才逐渐与陆地分离,成为一座孤岛。“小如螺”的小岛名气可不小,在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中就提到“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即胶州湾入海口一段水域的称谓。清道光版《胶州志》亦从此说。由于小青岛原是一个孤立的小岛,所以群众也一直称之为小青岛”(《小青岛》——摘自《青岛胜迹集萃》)。

跟随青岛沧桑的历史进程,小青岛也经历了德国侵占和日本侵占的遭遇。

德国侵占青岛后,强拆青岛村,规划山林和道路,规划欧人区和华人区,兴建土木工程,把这里当成了远东示范殖民地。他们不仅将青岛的路全部取德国名字,还将小青岛更名为“阿克那岛”。据青岛市南区档案馆称,在胶州湾内的港口未建成前,城市发展所需的物资多通过海路运输,从青岛湾转卸小船,再由栈桥西侧海岸抢滩登陆。

“1900年冬,港务部门在小青岛上设立了两盏绿色的灯光,用来为靠泊的航船指引锚地;1904年,又在岛上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导航灯塔。由政府建筑师埃瓦德·帕布斯特设计的灯塔为八角形,白色石灰岩砌成的塔高12.5米,分上下两层,塔顶部装有一盏乙炔气灯,每3秒钟闪红光一次,天气晴朗时,可以在4海里外看到”。然而,与青岛的沧桑命运同步,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两大列强为了争夺中国的国土,将青岛这片美丽的土地化为片片瓦砾,小青岛灯塔随即被德军自行破坏。青岛被日本侵占,入夜后曾经红光闪烁的灯塔也和失去电力的城市一样,陷入无边的黑暗。

据《小青岛》中记载,修复后的灯塔是在1915年7月17日启用的。1921年,灯塔的照明设备更新为先进的五级亮度屈光射线灯,每5秒闪红光一次,天气晴朗时,可以在15海里外看到,技术水平提高。上世纪30年代,随着青岛城市地位和形象的提升,小青岛灯塔也逐步成为这座年轻城市中的标志性景观。

琴屿飘灯

灯塔下的深刻记忆

登上小青岛,一眼就看到了白色的灯塔。塔下的石碑上,琴屿飘灯的字样,是它成为热门旅游景点的原因之一。

1933年《青岛指南》载:“每当月映波心,塔影倒垂。宛如西子湖畔雷峰夕照,景致之佳,可想而见。”作家柯灵在《岛国新秋——青岛印象之一》中也写道:“蓝天变成黑天,碧海变成墨海,小青岛上的灯塔在黑暗里明灭”。小青岛的灯塔每晚以间歇红灯为航船导航,寓居莱阳路的诗人、翻译家卞之琳也感慨说:“入夜之后小青岛灯塔上的红灯,一闪一闪,给人以诗的遐想。”郁达夫由上海乘船来青岛,他在海上见到:“……白的灯台,红的屋瓦,弯曲的海岸,点点的近岛遥山,就竞相上到视线里来了,这就是青岛。”这里的“白的灯台”,就是指小青岛上的白色灯塔。

所以,陈述斋为此专门作诗云:

领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岛小似螺。

云鬓别有飘萧态,似向风前浴晚波。

著名作家郑振铎称“琴屿飘灯”一景的妙处在:“海面上时明时暗的红灯,如同乘舟于海上”。登临高处,远近山水相连,妙如画卷。夜晚明月当空,塔上红灯与栈桥灯光浮动在碧波之上,使人恍如置身仙境。白色灯塔发出的红色光柱,交互炫斓于波光之上,慢慢飘向远方,令人神往。每当夜幕低垂,灯影波光形成青岛一景——“琴屿飘灯”。1936年评选出的“青岛十景”中,“琴屿飘灯”成功入选。这一年,作家骞先艾在《青岛海景》中,提到他目睹小青岛和海浪的感受:“山峦起伏在灰色迷雾里面,景象极其迷蒙。对面是一片镶嵌着绿林的小岛,左边海水茫茫,望不到涯际。有两三点帆影在海上起伏,远的模糊,近影清晰。海面有一碧万顷的波涛在摇动……我沉醉了。我的长年郁闷着的心胸,得到了暂时的舒解”。

1963年,灯塔进行大修和设备更新,塔上安装了一支直径500毫米旋转式牛眼透镜,并用电力驱动发光,射程为12海里。1997年,小青岛灯塔再次大修,原有透镜退役,存于秦皇岛的中国航标博物馆展出。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小青岛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的1941年,筑起初具规模的“防波堤”与陆地相接,改名“加藤岛”。不过青岛市仍然坚称“小青岛”。小青岛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一度建设成为“小青岛公园”,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该岛并未对游客开放。直到1987年12月31日,小青岛开始由市园林部门建设开发。1988年6月,公园建设竣工,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小青岛和岛上的灯塔已是青岛前海旅游线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景点。

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座小岛的美。

连续两次登岛,感受秋天小青岛的独特魅力。已经记不清多少次登上岛了,身边的游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岛上的咖啡馆走了又来,不变的是草木风景,舒畅的心境。一日风大,海上的帆船接连通过,非常壮观,海上降落伞运动爱好者排起了整齐的队形,五颜六色,让岸上的游人阵阵惊呼。一湾海域一座岛,一处海口一座桥,是老青岛人对青岛湾的深刻记忆。

青岛湾,集中了商业与繁华,是海洋上的城市景观。太平路上的建筑,各具特色,衙门旧址上,人民会堂成为老青岛人口中的中心,亨利王子饭店、德华银行旧址,记录着来往的过客和经济的脉络。随便择一建筑,都能眺望青岛湾的海面,栈桥和小青岛的景色尽收眼底,游客也是窗外的风景之一,正如卞之琳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海湾沿线

休闲汇泉,浮山湾的接力棒

走出小青岛,沿着鲁迅公园的礁石,踏入了汇泉湾。一路上,经过了水族馆,第一海水浴场,是一条黄金海岸线。

从城市规划开始时,汇泉湾就有了娱乐度假的功能,所以海滨旅馆、跑马场陆续兴建。天然的海水浴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第一体育场也就是天泰体育场占据了一片平坦的区域,曾经的喧嚣没有消失,至今仍然是大小体育运动的热门场地。

汇泉的名字源于会前。会前村是中山公园的前身。这个面向大海、自明代就开始扎根于此的小渔村,世代繁衍。德国人的铁蹄踏遍青岛的土地后,会前村民被迫迁离,一个村庄就这样消逝在青岛城市化的匆匆脚步里。郁郁葱葱的林木取代了房屋,取而代之的是德人的植物试验场,也就是后来的中山公园。

会前村旁,有一片空地,这里濒临海滨,有一部分农田,“空地还算平坦,但由于最初有水从山上流下来,所以会有沟壑,加上此地靠近海滩,是入海口,是下雨泄洪的通道,所以我认为当时应该有沙有土混到一块”,青岛文史学者王栋说,德国人看中了这块优良的地段,显然这里是练兵的最佳场所,“他们拉来土垫平了沟壑,开始作为练兵场和运动场使用”。闲来无事,德国人酷爱骑马,便顺便在练兵场里骑马消遣。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汇泉广场周边,已经成为青岛最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苏雪林来青岛避暑,去跑马场骑马,并写了一篇散文,文中写道:“青岛除海水浴场游泳以外,凡名都大市的娱乐,譬如:平剧、蹦蹦、新式话剧,应有尽有。还有赛马,不知比上海跑马厅的盛况如何,但闻青岛人士对于此道也极其热狂,输赢的数目也相当巨大。”

而后,跑马场消失,改为人民广场,如今是重要的娱乐休闲场地。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著名的浮山湾。

浮山源于浮山所,是明朝鳌山卫管辖守御千户所之一,当时多为军屯的军户,清朝卫所撤销后,浮山所的名字留了下来,对面的海湾也就有了浮山湾的名城。

秋季,浮山湾的潮水涨退急剧,往往还没注意,潮水就涌了上来,如果遇到海浪,惊涛拍岸,会形成奇观,所以青岛十景之一的燕岛秋潮同样闻名。

十一长假期间,浮山湾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五四广场的灯光秀,在夜间聚拢了大批的人群,无人机空中灯光表演,把海湾的景色一一通过灯光明灭的形式绚烂呈现。奥帆中心,小火车载着游客进出,径直开往情人坝。情人坝的奥帆灯塔,是浮山湾的标志景点之一。

如今的灯塔守护人王龙强是全国劳动模范王炳交的儿子,王炳交守护团岛灯塔47年,住在灯塔下的自建房里,王龙强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看到了父亲的艰苦,也感受到了守护灯塔的责任,所以,他从小就对灯塔有着特殊的感情。2015年,父亲即将退休,父子二人促膝长谈,王龙强决定接下父亲的接力棒,经过跟随父亲系统地学习,他也可以挑起大梁,独自担负起守护灯塔的任务。“父亲心里的包袱也就放下了”。王龙强被调到了奥帆灯塔,成为专职负责人,二人也成为了山东省内唯一一对父子守塔人,寄托着一代代灯塔人的心血和希望。

现在,除了守护灯塔外,王龙强还是青岛旅游公司海洋科学馆的工作人员,负责宣传青岛海洋文化,“从灯塔辐射到青岛的海洋精神,鼓励小朋友们热爱海洋,热爱青岛,我的担子更重了,我也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

言犹在耳,风帆起航。

浮山湾上,船舶进出港湾,白帆点点,仿佛来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奥帆中心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又一辆旅游小火车进站,车上下来十来名游客,将奥帆灯塔围绕起来。遥望五四广场耀眼的红色,是蔚蓝大海发出的夺目光芒。恰巧塔下有一队身着红色旗袍的老年人聚会,她们热闹地讨论着,开心地合影,笑靥在多彩的旗帜下定格,宁静与祥和在浮山湾畔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