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丨必须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2023-11-04 06:4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02022) 扫描到手机

本期话题

拖堂三分钟,提前坐好两分钟,课间哪有十分钟?”有网友如此调侃“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最近,“中小学生连厕所时间都快没了”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称近七成学生在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偌大的校园也空空荡荡。这一担忧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家长的共鸣。为什么媒体一再呼吁、家长一致反对,“课间圈养”现象多年来仍然存在?诸如“憋屎憋到放学”“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等让人心酸的经历,不禁让人追问,问题到底出在哪?如何才能把课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课间自由活动?11月4日,教育部回应: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

让学生课间走出教室不该这么难

□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一项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许多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指出,孩子在课间10分钟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为何这么多家长质疑“课间圈养”,却依旧有很多学校继续采取“圈养”方式?如何才能把课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课间自由活动?

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课间圈养”,大致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有的教师习惯拖堂,短短10分钟就被挤占掉两三分钟,学生刚出教室就得回来,也就不愿意出教室;二是学校担心学生课间出教室“打闹”会发生事故,“课间圈养”就成了学校减少安全风险的现实选择。

2021年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因此,不论何种原因,学校、老师让学生无法自由享有课间,都是违反规定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课间10分钟,就是为了让学生疲劳的神经得到休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课间圈养”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不愿意活动,变为“宅男”“宅女”,还会影响视力。

当然,针对部分学校为规避安全风险对学生进行“圈养”的现象,也需要更多理性认识。“过度追责”“无限责任”正是部分学校、老师“一刀切”要求学生课间不出教室的因素。

近年来,只要学生在校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家长和社会就要求学校承担责任,有的地方教育部门为尽快平息舆论,就快速对校长、班主任进行处理,貌似强化学校的责任意识,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学校开始采取“推责式”应对——取消有安全风险的户外活动,甚至包括正常的体育活动。因此,对校园里发生的意外事故,还需要合理的责任分摊机制和认定机制。

依法治教,给学校、老师减负,让学校、老师以从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是“小心翼翼”地防患学生出事。如此,才能让学生们告别“圈养”,找回充满欢声笑语的课间十分钟。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课间十分钟是“鸡肋”吗?

□特约评论员 袁法周

中小学课间十分钟得不到有效保障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老生常谈的教育话题之一。近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集体发声,评论“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了比较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教育无小事,特别是关乎学生切身健康发展的事情。然而,在大声疾呼将“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时,若只做出“圈养”“懒政”等批评,将板子一股脑打在学校与老师身上,又显得简单草率了。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学校存在“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无法平衡的困局。学校教学秩序平稳有效地运行,需要课堂与课间紧密配合,一张一弛,严肃活泼。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矛盾体,表现在学生安全保障、学业成绩两者与健康权益之间的权衡与妥协。前后方都有政策法规依据,都重要,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

换位思考一下,站在校长与老师的角度我们该怎么办?课堂上基本在“意料之中”,而课间往往就是“意料之外”,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学生安全问题绝大部分发生在课间十分钟。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可能把所有问题都纳入“意料之中”,这是一个必然选择。于是,健康权益向安全保障、学业成绩让渡空间,“圈养”“懒政”的背后是无可奈何的妥协,可能有不合法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个层面,悬在学生与学校头上中考与高考两把应试教育的“利剑”,才是“课间十分钟消失”的真正症结所在。回到学生与家长的角度,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选择在万人争过独木桥中平安成功上岸,是义无反顾的终极目的,其他因素都必须让路,甚至可以忍受牺牲,忽略不计。

扪心自问,当我们呼吁还孩子课间十分钟时,其实早已视其为“鸡肋”。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是平民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教育制度顶层设计如果不进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化改革,我们的孩子如何走上成材成人之路?如何获得实现人生跃迁的机会?如何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课间十分钟是“鸡肋”吗?不是吗?这是个问题。

(作者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找回“消失的课间十分钟”,首先得治懒政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课间的校园静悄悄,仿佛课间十分钟“消失”了一般。据报道,有些学校还给学生规定了一些所谓的“规范”,让课间十分钟“消失”的理由非常充分,归纳起来大致有二:一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时不我待,必须争分夺秒,否则可能没输在起跑线上,但会输在这课间的十分钟里。二是为了学生的安全,课间打打闹闹,既不雅观又不安全。这些理由,归结成一点,就是“为你好”。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学生在课间只有上厕所才能走出教室,这样的校园生活能快乐吗?如果没有快乐的心情,能好好学习吗?毕竟,只有快乐的十分钟,才能有集中精力的四十五分钟。国家对教育“减负”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如果只“减”在校外却“卷”在了校内,那“减负”会有多大的成效呢?

拿安全事故做挡箭牌,更是十足的懒政。的确,学生在课间十分钟会有打闹、追逐的行为,这就难免存在安全风险。对此,学校做好防范工作,适度对学生的课间行为做出一些规定,是有必要并且合适的。但是,总不能因此对学生实行“圈养”吧?更有甚者,还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量化管理,动辄“扣分”,一个个只能在学校里变得小心翼翼、畏手畏脚,哪有什么朝气可言,估计创新精神将就从此开始消失吧。

所以,让课间十分钟“消失”的学校,根本不是为学生的安全考虑。恰恰相反,其实质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是害怕学生课间出事故,家长们找到学校问责。现在好了,都老老实实呆着,就啥事儿没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懒政。

既然是“懒政”,就可能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让课间十分钟“消失”,另一个则是必须“保证”这十分钟。比如课间让学生都走出教室,一个都不能留;比如老师们必须到点下课,一分钟都不能拖堂……由此陷入过犹不及的尴尬境地。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机械化的“懒政”。事实上,做好课间十分钟的工作很难吗?让教育回归教育,足矣。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互动留言

@新华时评:

保证孩子享有课间十分钟,改变课间“圈养”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和家长互相理解,携手合作。相关部门应细化校内安全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采取增加防护设施、派设巡查老师等安全措施;家长应充分理解、信任学校和老师,出现问题积极沟通,依法理性维权。

@九派:

“课间圈养”在个别家长中有市场,与这些家长对于教育的错误认知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认知仍停留在只要好好学习即可,表现出来的则是十分关注孩子外在皮肉伤,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健康。

@红星:

“课间圈养”现象本质上是教育压力下的产物。过于功利的教育,往往会给家长和老师们一种冲动,去剪除课业学习以外的所有活动。如果老师都是秉持这种教育理念,那么“拖堂2分钟、提前2分钟”就几乎不可避免,而这也正是“课间圈养”现象存在的最大病灶。

@央广: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体现的是教育理念和责任担当,考验的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能力,是真正的“一切从孩子出发”。

@人民日报:

把课间10分钟“真正”还给孩子,“让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或许这样孩子们才会跳得更高、喊得更响、跑得更远、成长得更好。

话题征集

      聚焦一周新闻热点事件,深度思考,理性评述,百家争鸣,激浊扬清。亲爱的读者,欢迎您参与“评论区”的话题讨论,无论是微言片语还是长篇大论,我们都期待您来一吐为快。邮箱:bandaobianjib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