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罗刹海市》一石激起乐坛千层浪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座待深挖的文化富矿

2023-08-01 15:11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2882)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评论员 孟祥龙

一曲《罗刹海市》横空出世,搅动起国内乐坛一些陈年旧账又成了全网津津乐道、对号入座的大热谈资。

       什么狗啊驴啊鸡啊有没有谁谁谁的暗指,什么“未曾开言先转腚”是不是说某顶流卫视的台标式动作,什么维特根斯坦是不是带着对话语权现象的批驳,什么人类根本的问题到底是个啥了不得的大问题……歌词里的这些东西,说是影射出了娱乐八卦也好,说是达到了哲学思辨的深度也讲得通,从哪个角度看这歌词,似乎都能找到一点新发现。

       音乐圈子里恩恩怨怨的评说咱不瞎掺和,咱聊一聊《罗刹海市》又一次彰显出来的越发常见也越发叫座的一种乐坛趋势——在歌词创作时,大幅借用或直接引用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戏曲唱段、民间典故等。比如邓丽君原唱、王菲翻唱过的《但愿人长久》,一字不错地照搬了苏东坡的那首千古名词;比如能暴露年龄的电视剧《包青天》的片尾曲《新鸳鸯蝴蝶梦》的开头部分,就是诗仙李白在古代名楼“谢朓楼”作的一首送别诗;比如今年年初时备受好评的《武家坡2021》,就是从京剧经典剧目《红鬃烈马》中改编而来的;比如“长亭外、古道边”这首近代名僧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作的《送别》,被改编的次数可能早就数不过来了。

       中国传统文化及由此诞生出来的海量作品,绝对是一座值得现在的文艺工作者认真挖掘和充分汲取的富矿。这次刀郎改了《聊斋志异》里的《罗刹海市》,把要表达的思想性又提高了一大截,说是相当程度的文化突破一点不为过。大概也正是因为延续了,又不同于以往的经典名篇改变,所以很多人才对《罗刹海市》这首歌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

       最后必须再说说算得上文学大师级别,却因为写的都是鬼怪短篇,所以总是缺乏应有知名度的蒲松龄。无论是70后80后小时候都看过的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还是在港片中的拥有殿堂级地位的经典电影《倩女幽魂》,都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

       不知道淄川人蒲松龄在他那个年代吃没吃过淄博烧烤,他在崂山上清宫和太清宫小住过一段日子搞创作是确定的史实,在崂山浓厚的道家文化熏陶下,蒲松龄文思泉涌,也写出了一些跟崂山密切相关的故事。来青岛旅游的朋友,不妨到崂山找找蒲松龄的印记,在《罗刹海市》之外,还有更有趣更曲折的故事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