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姓氏对应的甲骨文,也能在此找到答案!这堂课,已在岛城讲了40年

2023-12-10 23: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511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迎雪 朱佳鑫

忽如一夜春风来,“夜校”在2023年即将结束时突然间站上了风口。央视新闻11月6日报道,上海夜校的秋季班火爆到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达到一课难求的程度。一时间,夜校风吹遍全国各地,网络平台上,北京夜校、西安夜校、深圳夜校……纷纷开启了学员招募。有年轻人说:“我把夜校看作重启人生,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未完成的梦想。”

       那您可知道,在青岛就有这样一处启迪梦想的地方——

它不设听课门槛、不考勤不签到、不限授课范围、不考试不发证,华灯初上时,在上海路6号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一间宽敞的教室里开讲,至今已持续举办了40年、近1700期,先后有200多位讲师登台传道解惑,内容涉及文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医学、心理学等多门类多学科,惠及听众超百万人次,是全国范围内开办时间最长的公益性讲座,也是岛城独特的文化景观,一个全国职工群众性学习活动的文化地标——它,就是“每周一讲”。

时光倒流,回到40年前。1983年4月8日,雕塑家徐立忠走进位于上海路6号的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在一面黑板上写下了“美与生活”4个大字,由此拉开了“每周一讲”的序幕……

最初的演讲者与听众或许都不曾想过,这堂被称为“求知者的乐园,没有围墙的大学” 的讲座,从春天开始,至今已延续了四十个春天。是什么让这堂讲座坚持了40年?是什么让听众无论风雨寒暑准时出现?

有一种聆听叫求知若渴

“这期授课视频要尽快剪辑好,今晚还是要提前架好摄像机位。”11月20日下午5点多,青岛市工人文化宫(青岛市职工学校)教育培训部负责人于娜跟身边同事嘱咐着,提前来到“每周一讲”专用教室,为当晚的第1692讲做起准备。

傍晚6点16分,第一名听众已经走进教室,还特意坐到了第一排。

“天冷不是出门难题。”傍晚6点35分,84岁的冯联城与83岁的妻子翁国琛走进教室。冯联城夫妇从嘉定路坐366路公交车,坐10站到市立医院站下车,再步行到工人文化宫,这尽管一趟下来就至少40分钟,并不方便,但是他们还是坚持每周必到。

“高血压防治”“品读红楼梦”“青岛与曲艺”“古代书法中的思想”……冯联城的听讲笔记包罗万象,虽已年过八旬,老人抬头望向讲台的眼睛依旧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今年,已经是他和老伴携手相伴上课的第六年。

与老面孔相比,坐在角落里的王远是听众中的“新人”,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他从国企辞职后开办了一家就业咨询公司,事业闲暇时,在朋友的推荐之下关注到“每周一讲”,来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

“创业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听讲座就成了一种解压的方式。做一些跟工作以外的事情,能够让自己脑子更清楚,没那么累也能放松一下,属于个人时间。”王远说,“有的老师讲得实在透彻,有的老师比较含蓄,有的难以理解,每位老师风格不一样。”

当晚的第1692讲主题是《“典”亮生活·与法同行——<民法典>之合同编》,由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青岛市信访听证员迟姗主讲。王远时而埋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时而抬头凝思,因为正在做大学生就业咨询,迟姗老师讲授中涉及合同的一些常见法律案例与实际应用让他受益匪浅。

“《民法典》合同编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比方说日常的装修合同,签订大型客户合同等。讲座中老师提醒多注意细节,比方什么时候付款,房子装修完以后出现问题怎么办……能够让人产生一个合法的维权意识。”王远说,正是这些实际案例,会让他在工作中留心细节,积极与客户沟通。在他眼中,讲座的每一讲都变成了一种“浓缩”的信息。

这种“浓缩”,为听众所认可。讲座内容从最初以文学知识为主,发展到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等多门类多学科;从诗词散文到京剧音乐;从道家文化到中医养生;从人际关系到心理健康;从历史演变到经济发展;从国内改革开放到国际形势,林林总总,蔚为深奥,各有所爱。

第1441讲:国学类《网络时代国学的现代性思考》

王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来听讲座,因为同龄人的话题相投,也能有更多资源分享。

“每周一讲”可以说是一所开放型的“综合大学”,“听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不分年龄、性别、学历,最初以青年职工为主,如今则多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老少三代结伴而来。”于娜说,她知道听众中有每周一次跨海往返从黄岛赶来的,有听众10余年里除了一次骨折必须卧床养伤外从没落下听讲……“每周一讲”让人们对“知识就是力量”一次次再认识、再感悟。

11月27日晚,“每周一讲”第1693讲——《中国汉字古今趣谈》开始前,青岛东胜路小学5年级学生朱子琪正在埋头写作业,是当晚现场最小的听众,家住错埠岭小区的她,在妈妈带领下已经坚持听“讲”5年。

“起初我是偶然间看到讲座通知,和同事来过一次,印象很深,然后就开始了学习之路。只有在老师讲的时候才慢慢地体悟一些东西,如果不去学,可能根本不会思考这些事儿。”朱子琪的妈妈孙秋静说,“有很多知识领域是一片空白的,听这个老师讲一点,那个老师讲一点,虽然听进去的不多,但发现有些问题,如果不是听课的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去思考。但是听完之后,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子的,然后就开始分析自己。”

从第一次听讲座之后,孙秋静就带着孩子根据每期预告内容,有选择性地来听讲座。她最欣赏的就是讲座带给人知识的拓展,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她的语言组织能力,因为自己从事销售工作,与人沟通表达特别重要,而“每周一讲”就成了她的“加油站”。

“就是之前不知道的,一下就知道了。”孙秋静回忆,有次她组织春节答谢客户活动,当时客户孩子的一个问题无人解答,她马上出来给孩子答疑并讲了历史典故,还给孩子们补充了一些民俗知识,让她收获了很多客户青睐,而这都源于“每周一讲”的积累,“要不然自己去网上搜都对不上。”

40年,1693讲,“每周一讲”的老师在轮换,听众在变化,但循循善诱和孜孜以求的姿态没有变。

第一讲提纲手稿徐立忠:《美与生活》

有一种坚持叫风雨无阻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家宋文京想起为“每周一讲”30周年生日撰文时提及的这句名联,从1994年迈进“每周一讲”的讲堂,他曾创造过听众最多的纪录,“当一切都变成如烟往事,因知识结缘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褪。”

11月27日晚7点,“每周一讲”的第1693讲,也是2023年的最后一讲,由宋文京老师开讲。学贵有疑,教学相长。在讲座开始前,宋文京特意收集了现场每位听众的姓氏,在讲座中穿插着分析每个姓氏的甲骨文由来。

宋文京在白板上写下形形色色的甲骨文,每一笔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勾勒出知识的精妙轮廓,与此同时,让大家猜测甲骨文单字读法,穿插着一些古今历史故事,时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我对自己有一个课堂要求,让听众15到20分钟之间能够笑一次,这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能够让听众保持精力集中。”宋文京不但运用风趣幽默的知识渗透让每一位听众沉浸其中,更为听众准备了互动小礼物,是他亲手写的字。当晚,现场26名听众都收到了宋文京的祝福,小听众朱子琪拿到了“学”字,老听众冯联城接过了“寿”字。

“能够超越前辈,这也算是我的志向。”宋文京计算着,30年间,他已在“每周一讲”授课78次,在众多主讲人中,仅次于已故的金再新老师的96次,“这样还需要6到8年的时间才能赶上。”

“每周一讲”延续至今,一代代讲师的初心大爱是绵绵不绝的动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岛文化讲坛,有“二金”之美誉,就是金又新、金再新两兄弟。他们一位擅长外国文学,一位在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们的课常常人满为患。金再新老师自从1983年开始就在“每周一讲”授课,直至去世;有一年,金又新老师大病初愈拄着拐杖来到讲座现场,听众全部起立,掌声不断……

1993年5月9日晚,第428讲,当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在交通几乎中断的情况下,远洋学院的孙翠霞老师从头到脚全部湿透,按时赶到工人文化宫,为14名听众讲了难忘的一课……

“市场上一堂心理讲座授课费至少1000元,我们只有70块钱。”曾经的“每周一讲”负责人曲阳介绍,尽管如此,众多讲师不计报酬加入义务授课的队列。

40年,放在历史长河中不过须臾一瞬,但若是放在每个人身上,却可使人从血气方刚走向稳健成熟。有人从一线职工成长为企业高管;有人从普通教师成长为行业领军专家;有人从这里起步治学,有人从这里走向全国。“每周一讲”的影响是“无形”的,但也“有形”。

第1375讲:心理类《亲密关系的魔咒》

“十年间,我从‘每周一讲’的听课者到授课者,讲座深深触动了我对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一个城市与文化共生相融的鲜活样本。”在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的提文凤,2010年刚从外地调到青岛工作,为了能够快速了解这座城市,当时就带着5岁的孩子来听“每周一讲”。

后来,当得知提文凤的具体工作,工人文化宫专门发出邀约,请她登台做了一次《青岛名人故居、世界遗产知多少》的讲座,并首次创新性地将室外展览与室内讲座相结合,让听众在现实中感受青岛老城区文化,认识到老城申请文化遗产是这座城市所有人的“工作”。

像提文凤这样听众变讲师的不在少数,1996年,研究生毕业的李克富回青听了“每周一讲”,主动找到当时的负责人“毛遂自荐”当讲师,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如今,李克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心理咨询师,知名心理学专家。

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讲师们为共同培育的这方文化热土无私倾注着心血。

“我欣赏这个平台,敬佩听众的坚持,特别渴望自己掌握的知识也能跟大家分享。”迟姗是“每周一讲”的“新人”讲师,当初是学校同事向她推荐了这个平台。让她最感动的是,讲座中老师听众一起同堂交流,激烈讨论,“这是当今大学课堂都难有的专注与求知。”

有一种期许叫初心如故

40年,寒来暑往,这期间教室搬迁过,有人工作调动过,但是“每周一讲”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从未耽误。

现在“每周一讲”的教室最多能容纳120人,可老登记簿上的手写记录显示,1984年一场讲座实到170名听众。而最早的教室,是当时工人文化宫的阅览室,为了开讲座临时改建的,讲座时间是周日晚上;如今,教室里不仅有多媒体设备,还有开水间随时为听众供应热水,时间则改在了每周一晚上。

翻看一本本登记簿,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小黑板,一间旧教室,一下子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于娜2016年进入工人文化宫工作,已是“每周一讲”的第六任“班主任”。而在此之前,王惠生、曲阳、孙彩莲等专职负责人为讲座选热点、找讲题,四处延聘高人,是众多老听众和讲师难忘的“纽带”。

曲阳从1999年开始接手组织“每周一讲”。当时网络并不发达,讲座题目的信息大部分来自报纸杂志,为了找到报道中的有关人物担当主讲人,曲阳需要先拨打114查号台,再通过单位总机热线转机到个人办公室,“最难的是大学教师不坐班,固定电话联系不到,而那时候手机也并不普及,因此找到一位老师需要打很多通电话,也需要进行大量沟通。”

“我的手写电话薄更新了三代,从座机到手机,划了又划,改了又改。”作为 组织“每周一讲”时间最长的负责人,曲阳曾特意为了寻找讲师整理过电话薄,从岛城各大高校、市委党校、机关单位等联系讲师,从心理到法律再到文学艺术等科目分门别类整理。

小听众收到“学”字祝福

安排讲座是一门学问,众口难调,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文学历史,也有人关注法律经济,为了满足大众口味,就需要从百姓关心的事入手。曲阳回忆,诸如城市发展、房屋改造、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选题,每一任负责人都不会糊弄。此外,他们还会找一些特别人物开讲,例如2001年有一期是《一个女博士的求学生涯——我在日本的3650个日日夜夜》,2004年有一期是《动荡中的东帝汶——联合国维和警官的亲身经历》,在当时座无虚席。

“当时整个工人文化宫大楼就一台电脑,需要排队使用。”曲阳说,为此,她每个星期都要糊讲座的预告牌,都是人工绘制。

“从一开始,讲堂就对所有市民开放,但要凭票入场。”曲阳说,最初是收门票的,从1分钱、5分钱到后来涨到3毛钱、5毛钱,最后到2020年前的3元“封顶”,门票并不是为了挣钱,是因为座位有限,用票来保障现场秩序,防止有人来了中途随便离场,如今“象征性”的门票已经停售。

2000年,工人文化宫进行基建改造,按规定所有活动都要停办,但“每周一讲”还讲不讲却成了需要专门开会讨论的事情,领导们经过再三考量,决定——接着讲!在曲阳看来,“正是因为那次没有断,才能让这堂讲座保留人气,要不然重新恢复人气实在是太难。”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每周一讲”这个风雨不辍的老文化品牌迎来挑战,摸索开设网络讲堂,讲师提前录制授课内容,经工作人员后期剪辑,再把每期讲座视频发布到齐鲁工惠APP、“每周一讲”公众号、腾讯视频等多个网络平台播出。虽然讲座并没有中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三年之后,“每周一讲”回归线下,老听众依旧风雨不误按时进讲堂,虽然昔日“满座”场景难现,但仍有新听众慕名而来,带着新的“求知”。

对于“每周一讲”来说,最难的就是创新,既不能一成不变,又不能完全打破原有的传统,丢失四十年传承积淀的情感。想要继续散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与时俱进”是方向。  为此,“每周一讲”走出课堂,搬上电视荧屏,实现了录播常态化,更把课堂搬到展览现场,进行访谈式讲座,走到企业和文化场馆中去。现在,结合5G、AI等新技术手段,市民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手机随时随地收看“每周一讲”,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点击“每周一讲”短视频,做到随时随地学习。

2023年的“每周一讲”已经落下帷幕,崭新的2024年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讲题。对一座城市而言,“每周一讲”早不只是工人文化宫的事,也不只是工会的事。奉献心,求知心,责任心,向心而问,其惑自解。

雕塑家徐立忠老师今年已经八十多岁,在他家中还留存着“每周一讲”的第一讲《美与生活——怎样从生活中认识“美”》入场门票。2007年5月28日,徐立忠主讲了“每周一讲”第1000讲;现在,他已经在想第2000讲时能够讲什么题目?

虽然距离第2000讲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是一个期许,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期许。正如宋文京老师所述,“回头想来,真不容易。40年风云变幻,商品经济大潮来袭,网络游戏电子阅读冲击,娱乐方式休闲模式分流,房租水电改制等等压力,‘每周一讲’依然在那里,故人依然在那里,这也许就是意义。”

年年岁岁,雨雪风霜,寒来暑往,总有人来拿钥匙开门,总有人挟讲义上台,总有人怀揣梦想聆听,风雨故人来,着实不容易。祝愿这束光,一直亮下去!

真情告白

这里也有我青春的见证,同样是讲课,我总能感受到这里与学校课堂的不同,开放的氛围中有更加强烈的求知力量,热切的互动中有一个共同成长的强磁场。

——“每周一讲”主讲人潘玲

与国内诸多名城相比,我们青岛仅仅是建埠百余年的年轻城市,历史与文化积淀均缺乏厚度,依靠什么支撑起一座现代城市的文明与发展?一座大城市尤其需要人文、精神品格的培育,或者说除了物质繁荣之外,唯有对于精神、思想和文化的坚守,才能提升城市的品位。

——“每周一讲”主讲人贾贵亮

这是因为她的根深植于群众需求的沃土,每时每刻都有时代同步,春夏秋冬都在踏踏实实地每周一讲,在传播科学的正能量。

——“每周一讲”主讲人李克富

每一次的“每周一讲”内容都精彩纷呈,尽管每次“每周一讲”都是1.5小时的课程,感觉很快就下课了,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就是学习的幸福感觉吧。

——“每周一讲”听众崔大伟

这不是雨点,不是春蕾,这是催人奋进的鼓点,我参加了无数的讲座,写了下厚厚的八个笔记本,使我的文化知识得到升华,使我这棵老树发了新芽。

——“每周一讲”听众刘广福

我的大学——“每周一讲”,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沿海城市,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居然能让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儿童,安安静静坐下来聆听老师们的讲座,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每周一讲”听众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