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成精的学问,民俗文化传承的画家——牛鸿志携《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做客良友书坊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实习生 彭林海 农晨
3月11日下午,海洋文化研究者牛鸿志携新作《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做客良友书坊塔楼,做了题为“成精是一门学问”的新书签售分享会,为岛城的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创作背后的故事。分享会前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牛鸿志表示,这本书不同于科学的海洋生物科普读物,是以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创作激发更多人对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的关注。
拾贝的童年,深海的憧憬
青岛是一个海洋城市,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少年牛鸿志来说,接触海洋生物的机会并不多。牛鸿志出生在胶州湾旁的一个村庄,那里虽然靠海,但只是一片荒凉的盐滩。“一个人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治愈自己的童年……”牛鸿志谈论起自己的创作动机时,是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说的,“在我最初的世界观里,我想当然地认为,地球比我住的村子大不到哪儿去,世界上的海产也不过我们村海滩产的那几种屈指可数的鱼类。”后来,伯父送给还在上学的牛鸿志一本名叫《水下生物》的彩色绘本。“这本书直接颠覆了我的三观。”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牛鸿志与海洋生物结下了不解之缘。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部分村民开始靠捕捞海产发家,少年牛鸿志常常去垃圾堆里翻找村民们扔掉的螺壳、虾蟹、软体动物等“宝贝”。“父亲觉得我这么做有点儿‘跌份儿’,索性就领着我去当地海鲜市场……饱餐后他用贝壳串了一条‘项链’,这成了我爱不释手的玩具。”说到这里,牛鸿志有些激动,他用手比划着那条贝壳项链的形状,仿佛当年那个如获至宝的孩子。
潮汐能将贝壳带上沙滩,也能将它们送回大海。但是被海浪带走的时间再也不会回来了。牛鸿志曾经有个愿望,那就是进入海洋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海洋生物研究员,可惜没能如愿。但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牛鸿志发现了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多年来,牛鸿志依旧憧憬着广阔无垠的海洋,在沿海城市生活多年来,他也养成了一个特殊嗜好——到海滩码头“淘货”。有一次,牛鸿志在海边捡到一只蟹钳,把玩期间,他想起当地渔民传说中的蟹将军:“其蟹钳如山,渔船可以从钳缝中穿过而浑然不知”。思如泉涌的牛鸿志回到家后就画了一幅蟹将军图,还附上文字说明。后来在盛文强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牛鸿志开始了这本《海洋生物精怪图谱》的创作。
海的传说,人的故事
牛鸿志绘制的海怪已有二百余种,这些海怪的形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融合了民间传说、方志文献、现实中的海洋生物、以及作者个人经验的产物。
在世代靠海为生的地区,往往流传着关于大海的传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岛人,牛鸿志是听着老人讲海的传说长大的。“有时候生活当中最原始的一些东西,比方说从小听老人说的贴近你生活的一些东西,会在大脑当中、在基因当中形成一种烙印。”牛鸿志自言曾受到过胶东民间舞蹈的影响,在祭海仪式中,会有渔民扮演成海洋动物,随着音乐起舞,胶东俗谓之“跑海物”,用来祝祷海物丰收。在“跑海物”的狂欢中,但见蛤蜊精扇动双壳,蟹精挥舞双钳,还有鱼精往来攒动。表演者在头上套一鱼头,或在背后驮着一对蚌壳,模仿海物的姿态。这全然是活着的古典图式,活在《山海经》里,活在汉画像里,也活在晚近以来的年画和皮影里。
山东半岛存有一部海洋动物古籍,是清代栖霞人郝懿行的《记海错》。郝氏以考据家的身份介入海洋动物研究,考察海物俗名的演变,颇为可观。孔鳐俗称老般鱼,郝懿行认为“般”的古音为“盘”,老般鱼即老盘鱼,其身圆似盘,故名。如今老般鱼已经讹传为“老板鱼”,在岁月流转中几经变易的名物,失去了本来面目,音韵的衰变,古俗的消亡,皆不可不查。牛鸿志有考据癖,功夫在画外,他是古籍的阅读者,也是方志的收集者,这便使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牛鸿志坦言,书中将海怪分为鳞甲部、海虫部等五个门类,其实主要是按照民间的习惯进行划分的,并没有具体的科学标准。“大体上还是按照民俗来给它划分的,实际上,按照严格的科学标准的话,这样划分是不正确。这个还是民间传说的占主要部分,至于科学的部分,这本书的文字部分也做了一些介绍,用科学的部分来解释我们现实当中这个东西。”海怪属于神话传说的范畴,与海洋生物科学有着明确的界限,二者之间不可贸然越界。因此在创作时,牛鸿志考证了相关的科学资料,在每个海怪形象旁,都对其原型标注了学名,并且进行了科学的介绍。
“想象力有时候也会遇到瓶颈,(海怪)毕竟不是我们最常见的东西,它是存在于在民间传说中的,老百姓对他怎么认识的?要怎么样把它转换成一种能让大家接受从视觉上的形象?这是我需要考虑的。”在创作海怪的形象时,牛鸿志除了参考其原型和相关传说,还在海怪的角色设定上参照现实中的人物。这些海怪来自龙宫水府的基层岗位,甲胄兵刃从自身的硬壳与芒刺中化出,似乎是在模仿中古时期的武将。其中有些海怪的服装不限于古装,而是亦今亦古,双髻鲨的英伦风大衣,俨然来自现代都市;犁头鱼精的旗袍和半高跟鞋,则是民国风貌。“有时候找不到灵感,我就看看身边的人。”牛鸿志对海洋里的生物有着独特的情感,在他看来,海怪何尝不是人类?海怪虽然生活在海底世界,却也有着和人一样的工作和职位,有着和人一样的想法和愿望。而在牛鸿志笔下,它们被赋予了和人一样有着丰富而饱满的形象。
以现实中的海洋生物为原型,一个个海洋精怪的形象跃然纸上。现实与神话杂陈并置,民俗传统与个体经验兼顾融合,牛鸿志的这本《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向人们诉说着那些相传于渔民口中、发生在浪潮深处、掩埋在历史之下的故事。
描绘海怪图谱,续写文化新篇
“毕竟我的我的水平还是非常有限的,我希望将我自己这块砖头抛出去,然后能激发起更多的人来做这样一件事:把我们国家一些民间的也好,传统的东西也好,把它继续延续下去,并且让大家都接受。”牛鸿志谈到当今我们的民间文化式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看国外的作品,忽视了我们本土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很多精美的作品,我们有水墨画、板画、文人画,这些艺术需要有人来传承和发扬。”牛鸿志从自己热爱的海洋入手,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民间传说中的神仙精怪,用一幅幅插画告诉我们他心目中海洋深处的模样,用自己的作品践行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在这本《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出版以后,牛鸿志和出版社的编辑正计划着重绘《山海经》的部分插图。牛鸿志的笔下,那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将会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民间艺术美,会喜欢上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长久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