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领域”,李沧区不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12-28 14:3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914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通讯员 王飞

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李沧区司法局以“规范化正规化数字化”建设为引领,坚持以调研开路、向问题开刀、以破题开局,聚焦司法所工作、社区矫正工作、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三大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扎实开展有深度、有价值、有实效的调查研究,不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锻造基层司法铁军

立足新时代司法所职能定位,李沧区聚焦司法所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大力开展司法所队伍岗位练兵专项行动,推动司法所工作人员强弱项、补短板、夯基础、提水平,真正实现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融合发展,为基层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通过健全人员双向交流、干部培养选拔等机制,全方位做好司法所队伍业务指导和靶向培育。加大机关和司法所干部挂职锻炼、交流任职力度,每年安排部分机关青年干部到司法所挂职锻炼,同时抽调部分司法所人员到机关顶岗实训,既增加机关干部基层历练阅历,也锻炼司法所干部驾驭宏观问题的能力。

推进社区矫正标准化建设

李沧区司法局结合实际工作,下发《关于落实〈山东省社区矫正工作分析研判办法〉的通知》,召开李沧区社区矫正工作分析研判会议,通报市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巡回检察情况,听取各司法所矫正工作分析研判形势汇报,要求各司法所按照《山东省社区矫正工作分析研判办法》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重调查研究、重问题导向、重隐患排查、重动态预测、重整改措施、重实际效果,确保社区矫正分析研判制度落实到位。

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掌握辖区重点人员思想波动、生活状况和现实表现,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人员清、台账清,强化分析研判,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对重点人员采取定人定责、一人一策的管理措施,严防脱漏管和极端事件发生。在严格信息化监管的同时,加强与社区、监护人、家属等对接,强化线下管理,时刻掌握人员位置、动向,尤其对外出请假人员,实时掌控行动轨迹。主动与公安、街道、社区对接,确保面对应急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并处置。

为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扎实见效,李沧区成立了市、区联合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编制《青岛市(李沧区)社区矫正工作标准》。积极探索先进典型,完成青岛市首例社区矫正对象减刑案例。社区矫正改进建议纳入青岛市政协常委会基层治理专题审议,该建议得到参会领导、委员广泛认可。社区矫正案例入选司法部优秀案例库,积极发挥优秀案例的指导示范作用,提高教育矫正质量效果。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李沧区司法局开展司法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两所共建”,充分整合司法所职能和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目前,全区7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基层法律服务所签订服务协议,剩余4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服务协议。选派优秀法律工作者,为辖区居民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协助司法所开展其他司法行政业务工作。

同时,将全区88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部纳入“李沧区社区法律顾问人才库”,实行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双向选择,目前,共有17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26个社区的法律顾问,与律师队伍相互补充,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此外,李沧区还建立了区、街道、社区纵向贯穿的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统一名称标识、工作流程、办公设施、档案卷宗,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健全行业部门横向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在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做好规范化建设、业务指导、人员备案等工作,扩大调解覆盖面。深入挖掘社区骨干及退休政法干警、律师等专业人才创立个人品牌,打造嘉顺警务调解工作室、“蒿大姐”调解室等26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调解室。

截止到目前,李沧区共建成调解组织174个,其中区级调解中心1个,街道调委会11个,社区调委会127个,行专调委会35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902人,今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