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海阳大秧歌的年轻人

2024-03-05 13:41 大众新闻客户端阅读 (1763364) 扫描到手机

一听到铿锵的鼓点响起来,董志远全身每一个细胞都会忍不住躁动起来。作为秧歌队的指挥者“乐大夫”,大三寒假一放假,他立马回到家乡海阳,回归秧歌队,马不停蹄地排练起来。2月份,他有一大半时间都在扭秧歌,有时候一天最多能参加12场演出。

在山东海阳,“没有秧歌不叫年”。距今有着600年历史的海阳大秧歌,是这里逢年过节必有的娱乐活动,承载着海阳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而忙活了一年的秧歌爱好者们,也会在春节的召唤下,从四面八方迅速集结,组成一支支秧歌队,为千家万户送去祝福和欢乐。这其中,不乏像董志远这样青春洋溢的年轻面孔,他们为秧歌队伍注入更多活力,也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被秧歌填满的寒假生活

2月27日,去栖霞演完两场海阳大秧歌后,22岁的董志远才匆匆收拾行李,准备返校。整个寒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件事——扭秧歌。

初次遇见董志远,是在2月14日。海阳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正在举行海阳招虎山首届新春庙会。很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公园内外的停车场全部爆满。

海阳大秧歌是新春庙会上的重头戏。在公园内的舞台上,尽管工作人员手持麦克风不断广播着下午场的海阳大秧歌表演2时开始,但是下午不到1时,看台上已经坐满了观众。招架不住观众的热情,工作人员临时决定将秧歌表演提前1小时。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下午1时,由大宝秧歌艺术团带来的海阳大秧歌热闹上演。三名“乐大夫”身着白色彩绸衣服,腰系红色腰带,头戴红绒球帽冠,口含哨子,腿扎绷带,左手抱令旗,右手执甩子,踩着鼓点儿走在最前方,带领着所在的秧歌队铿锵登场。伴随着欢快激越的鼓点,在“乐大夫”的指挥和带领下,秧歌队一会儿“小龙摆尾”,一会儿“大龙摆尾”,随后又来个“二龙戏珠”,现场高潮迭起,欢声雷动。

22岁的董志远扮演的就是“乐大夫”,一场秧歌扭下来,他的脸颊上都渗出了汗,脸上的妆面也有些花了。“这是今天的第四场了,有点小累,但是很过瘾。”董志远说,尤其是听到现场观众的叫好声,扭起来格外起劲。

休息间隙,董志远也坐不住,跟另一名扮演“乐大夫”的好朋友王伟旁若无人地斗起秧歌来。

“乐大夫”在秧歌队伍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指挥大秧歌队伍、活跃气氛和点报节目的作用。不仅要通晓各种走阵,还要懂得调节现场气氛,控制演出节奏的快慢。根据董志远的经验,“乐大夫”与秧歌队要想配合默契,至少需要一个周的时间来磨合。

今年春节前,董志远还没放寒假,在学校里就接到了秧歌队负责人的催问电话。对方问他何时放假,已经给他报上了扮演“乐大夫”的名,让他一放假立马归队排练。在董志远看来,临近春节就像是秧歌队的集结号,“进了腊月二十,各个秧歌队都就集结起来了,加班加点排练,都想在过年期间拿出最精彩最有看头的演出奉献给大家伙儿。”

同为“乐大夫”的王伟,今年19岁,在济南一所职校上学。他也是在1月30日一放假,就投入到秧歌队的排练之中。每天睁开眼仿佛耳畔就萦绕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只要锣鼓声家什一敲起来,他也就立马精神起来,一场接一场地排练。

从大年初一开始,他俩就跟随秧歌队到处演出。“串村拜年、汇演、秧歌贺年会、受邀演出等,活动特别多。”董志远掰着手指头算起来,大年初一、初二演了12场,初三演了5场,初四10场,初五4场,初六3场,初七5场,初九2场……“算不出来了,六七十场能有吧。”

王伟开学早,为了能多演几天,“过过瘾”,他把自己的演出排期一直排到了初九,上午演完两场后,下午匆匆忙忙去赶火车返校。第二天坐在教室里上课时,脚还不自觉地打着拍子。

回忆被扭秧歌填满的寒假,他形容是“累并快乐的日子”,“早上4点就起床化妆,然后集合一起去演出,晚上回到家就五六点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浑身酸爽,根本顾不上玩手机,一躺到床上就睡着了。”

对秧歌的热爱刻进骨子里

大宝秧歌艺术团春节期间参加演出的秧歌演员有40多人,平均年龄在50多岁。作为00后,董志远和王伟是队伍里最年轻的面孔。不过,两人可不是新人,而是均有五六年的秧歌演出经验。他们对海阳大秧歌的热爱,更是在小时候就刻进了骨子里。

“在海阳,很多村自己就能办起秧歌队,或者邀请别的秧歌队来村里演出。”董志远老家所在的盘石店镇潘家沟村之前也办过秧歌,他的父母曾在秧歌队里打鼓和耍扇子。

在董志远的童年记忆里,小时候对于过年的盼头就是看秧歌。他记得,六七岁起,每到临近春节时,他就会跟着父母去排练。海阳大秧歌人物角色多,表演形式丰富,有货郎与翠花表现乡间小商人串乡走村、村姑挑挑儿卖小百货的生活情节,有锢漏匠与王大娘相互周旋,有丑婆与傻小子逗闹嬉笑,诙谐热闹。董志远常常被这些有趣的角色吸引,一看看上半天。

后来,村里不办秧歌了,董志远就跟着父母去看秧歌。一听到铿锵的鼓点,他也会忍不住跟着扭起来。遇到秧歌队休息或者候场的时候,热心的秧歌队员们看到爱扭秧歌的孩子,也会现场教一教。

一直到上高中,每年春节镇上的秧歌演出,作为观众,董志远场场不落。在他眼里,“当锣鼓家什敲起来的时候,秧歌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都闪闪发光。”

很快,他也成了主角。2018年寒假,董志远的发小参加了秧歌队,扮演“乐大夫”,也拉着他一起去。虽然没有上场演出,但在秧歌队里董志远正式拜师学艺学起了扭秧歌。在闲暇的时候,他也会从网上刷视频自学,钻研各种技艺。2019年寒假,董志远通过毛遂自荐,加入一支秧歌队,演起了“乐大夫”。此后,假期里他经常跟随秧歌队排练演出,边练边学,直到自己能独立担任此角色。

也是在2019年的秧歌演出中,董志远结识了王伟,一个同样从小便热爱扭秧歌的同龄人。与董志远经历相似,王伟最初接触秧歌是源于他的父亲。小时候,最让他感到“扬眉吐气”的一件事,就是他的父亲在秧歌队里表演花鼓,“而且还是头鼓”。上初中的时候,王伟便加入了秧歌队。

第一次一起担任“乐大夫”参加春节演出的经历,让两人至今难忘。“我们参加的那支秧歌队,一共四个‘乐大夫’,全是不到20岁的青少年。秧歌队里的其他演员大多在五六十岁,相当于四个小孩领队,他们很信任我们,大家配合很默契。”董志远补充道,“我们四个演得都很卖力,那种感觉特别好,很神气。”

进校园教中小学生扭秧歌

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从明代起一路演绎至今,已有600年历史,且经久不衰。在海阳,只要秧歌队出动,就能看到男女老少争相围观的盛大场面。像董志远、王伟一样,很多人自幼受到海阳大秧歌的熏陶与影响,爱上了扭秧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传承着海阳大秧歌。

出生于1996年的于华征,是海阳市华东传统大秧歌艺术团的创始人。作为一支在海阳当地知名度很高的秧歌队,其规模达到了约130人。其中,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7岁。而30岁左右及以下的年轻人,能占到35%。

“这些人大都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别看于华征只有28岁,却是扭秧歌的“老人”了。他从3岁开始学扭秧歌,学的第一个角色就是“乐大夫”。“当时我家旁边就是老年活动中心,那里最多的活动就是秧歌排练、表演。耳濡目染,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于华征说,看到小小年纪比划得有模有样,扭秧歌的大人就会手把手教他。再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师父,教会了他许多角色表演技艺。

“小时候演得好不好不知道,反正从幼儿园开始,就经常跟着社会秧歌艺术团参加各种演出。”20多年来,于华征参加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秧歌表演,也多次走出海阳,去外地展演。现在,除了腰鼓“不太入门”,秧歌队里的所有角色,他都演过,也都教过。

这也是董志远和王伟崇拜于华征的原因,“他演什么像什么,几乎没有不会的,像是为海阳大秧歌而生。”董志远说,于华征也是他学习海阳大秧歌的榜样。

现在,于华征经营着一家个体门店。业余时间里,义务教大家扭秧歌。“只要不刮风下雨,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在社区广场上扭秧歌。只要喜欢大秧歌,就可以随时上场跟着扭,不会我们现场教。”于华征希望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同时能让更多人爱上海阳大秧歌。

于华征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进校园教中小学生扭秧歌。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赓续海阳大秧歌传承,近年来海阳市大力推进“秧歌进校园”普及推广工作,目前已在海阳市成立10多支中小学生秧歌队,培育了一大批青少年受众。

于华征被海阳市两所中小学聘任为海阳大秧歌校外辅导员,教学生们学习海阳大秧歌。“每周两节课,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上。”每当看到上课前一大群孩子们兴奋地拥进体育馆,上课时十分投入地学习,于华征会感到特别开心,教起来也劲头十足。

在课堂上,于华征发现了许多“一点就通”“十分痴迷”的孩子,让他在心里常常感叹“后继有人”。他也经常为孩子们创造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今年春节期间去龙口汇演,于华征就特地带了5名学生,担任秧歌队里的“乐大夫”以及花鼓、唢呐、腰鼓表演等。

于华征说,未来,他会在教授更多的孩子们学习非遗文化、习得非遗技艺的同时,尽可能地去挖掘民间失传的秧歌传统项目,让海阳大秧歌这一承载着民族文化和记忆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今年春节期间,他还开通了短视频账号,直播海阳大秧歌的表演,“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海阳大秧歌”。

作为秧歌队伍里的年轻人,能够将海阳大秧歌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也是董志远的心愿。他说,不管将来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不管身在何处,他都会一直坚持扭下去。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秧歌队,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海阳大秧歌,加入其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海阳大秧歌的独特魅力。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据了解,海阳市每年组织开展“送智”“送教”活动,各传习展示所培训“乐大夫”“花鼓”“锢漏匠”等各类秧歌角色2000余名,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秧歌队员,推动秧歌人才梯队持续性发展。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