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142案追踪丨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母亲河,多部门联合出击!

2024-04-26 20:44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64887)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鑫 王洪智 刘文

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在河内捕捞是明令禁止的行为。但是,近日有市民网友爆料,多处出现偷捕电鱼的现象,记者连日探访确实发现问题存在,经过半岛全媒体报道,相关问题引起多个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出动皮划艇清除暗藏在大沽河内的“黑网”。4月26日,记者乘船与执法人员一起上阵清理。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强巡查,严查非法捕鱼行为,守护美丽母亲河。

现场:

多部门联合巡查

驾驶皮划艇清网

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在青岛的大沽河等水域,出现了偷捕、电鱼等乱象。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多处,并将相关情况反映给了相关管理部门。接到记者反映后,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并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落实。经过走访排查,确实发现了私自下网捕鱼的现象,并于4月26日开展了清理行动。

4月26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来到大沽河胶州段东岸一处位置。此前曾有网友反映,这里曾出现有人私自下网捕鱼的情况。记者赶到时,胶州市水利服务中心的多名工作人员已经赶到现场,他们带来了皮划艇等工具。“上周的时候,我们连轴转巡查,近期并未发现电鱼现象。接到反映后,我们和胶州市农业农村局、胶州市水利局一起过来,今天在河面上再次开展巡查,看看有没有渔网。”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将皮划艇搬到河边,之后安装好发动机,携带相关工具,驾驶皮划艇进入河面。“如果从河岸上看,发现不了渔网,因为他们都将渔网等下在远离河岸的河中心附近。”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渔网太隐蔽,只能将使皮划艇近距离的寻找。十几分钟,船上的巡查人员传来消息,已经发现一些渔网,他们已经将渔网清理出水面,并装在了皮划艇上。

体验:

记者随船寻“黑网”

河中央发现“网墙”

为了进一步寻找河中私下的“黑网”,记者决定跟随执法人员上皮划艇,一同到河面上巡查。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记者穿上救生衣等,和两名执法人员登上了皮划艇。随着发动机的启动,皮划艇缓慢驶离河岸,朝着河中心前进。到达河中心后,记者并没有立即发现渔网。执法人员表示,下游他们刚刚已经巡查过了,清理了一些渔网,需要再往上游方向找一找。

皮划艇行进几十米后,一个熟悉的矿泉水瓶引入记者的眼帘。“那个空矿泉水瓶就是浮漂,底下就有渔网。”一名执法人员指着远处河面上的矿泉水瓶说道。记者靠近后发现,附近还有几个矿泉水瓶,这是下网者用来标记位置和固定渔网的,因为矿泉水瓶体积较小,如果站在河岸上,加上波浪的“掩护”,远距离根本看不清楚。

执法人员抓起一个矿泉水瓶,之后将水下的渔网拉了上来。这些渔网是一种粘网,像是假设在水中的一面墙一样,只要有鱼类碰上,很容易被“粘住”,“一般是用来抓大鱼的”。

直击:

渔网太长需要剪断

还要防缠到发动机

工作人员熟练地控制皮划艇,沿着矿泉水瓶的指引,慢慢将粘网全部拉上来。因为粘网太长,为了方便清理,拉上一段后,工作人员用工具将渔网剪断。清理完一处渔网后,工作人员驾船将渔网运到岸边,之后与岸上人员合力将渔网拖上岸。

记者注意到,在清理渔网的过程中,渔网没有网到太多的鱼,一旦工作人员发现被网的鱼,会将鱼解救下来放生。也有一些鱼因为挂在渔网上,早已经死亡。因为渔网像是迷魂阵一样,工作人员驾船清理时,非常谨慎,以防水中的渔网缠到皮划艇的发动机上。将船上的渔网放到岸边后,工作人员又驾船进入河中,继续巡查。

“大的冲锋舟进不去,有可能搁浅,只能用小的皮划艇。李哥庄靠着胶东,离着胶州主城区近,来这里捕鱼的人不少,管理难度较大。对此,我们也加大巡查力度。”现场执法人员说,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捕鱼、电鱼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这种现象并未绝迹。

治理:

合力除掉20个地笼

已清渔网1500余米

“针对市民反映的大沽河捕鱼电鱼现象,青岛市大沽河服务中心今年4月份专门下发了大沽河清网行动治理整治方案。根据胶州市的实际,我们也单独制定了我们胶州市的清网行动方案,我们从贾疃桥以北,从一个多月之前就开始逐步往北清理,到现在已经清理渔网1500余米、地笼20多个。同时针对电鱼现象,我们联合胶州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大沽河管理中心,还有我们胶州市水利局的水政执法服务科,联合夜间多次巡查,近期未发现电鱼现象。针对电鱼的现象,我们将持续开展巡查巡逻,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严厉打击。”胶州市水利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强说。

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在清理河边的垃圾。“下一步,我们结合大沽河的清网行动,对大沽河沿岸的乱扔垃圾和下网捕鱼等现象,逐步整治,保证大沽河的干净整洁和河务秩序的健康稳定。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到大沽河周边游玩休闲时,一定要爱护环境,将产生的垃圾带走。如果留在河道,清理难度会非常大。”孙强说。

进展:

回应关切开展专项行动

死鱼和垃圾被清理干净

“前几天死鱼已经被清理了,现在基本找不到了。”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在大沽河即墨段出现了不少死鱼,现场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这几天已经被清理了。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大沽河即墨段相关负责人张先生,他告诉记者,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也是重要的水源地,针对接到群众和媒体的反映的问题,他们即墨区大沽河管护中心快速响应,用行动回应社会关切。管护中心聚焦河道“四乱”问题,组织养护单位在河岸、滩地开展了专项清理行动,专项行动中出动清理人员15人,巡查执法车辆3辆。累计清理死鱼80余条,清理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7袋,劝离钓鱼人员100余人。这次专项行动效果比较明显,清理出来的死鱼被妥善处理,河道附近的垃圾被清理干净,恢复了河道原有的面貌。

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开展常态化河道“四乱”治理,在重要河段盯紧电鱼、捕鱼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巡查管制力度,积极探索执法联动化、巡查科技化机制,实现监管力量全参与、管理看护全天候,守好、护好青岛母亲河。

呼吁:

河中放生莫随意

乱扔垃圾不可取

“偷鱼的非常狡猾,给执法带来了难度。”执法人员表示,非法捕捞一般都是晚上行动,虽然他们加大了巡逻力度,但是整个大沽河河面很宽,他们附近有放哨的,等执法人员赶来的时候,他们就躲闪到一边,由于晚上视线不好,执法人员很难找到他们,执法人员提醒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电鱼捕鱼等非法行为。

采访中执法人员透露,也有人在大沽河附件放生,科学放生水生物种能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不少人因为随意放生、滥放生导致物种入侵、水质下降、放生物种不适应环境死亡等,间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过去已经出现多例因为随意放生导致物种入侵,破坏生态链,影响生态环境的案例。随意放生不是爱护生命的表现,很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杀生”。执法人员提醒放生要在严格的科学标准下进行规范放生,随意放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生态保护无小事,4月26日记者在大沽河走访看到,河道不少地方都安装了禁止捕鱼、游泳、倾倒垃圾的警示牌,但是也有些人对此视而不见,随意丢弃矿泉水瓶卫生纸等垃圾,对于河边出现垃圾的现象,执法人员提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守护美丽母亲河。随着气温的升高,到河边休闲露营的人增多,但是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这一问题,网友纷纷表示担忧和不满。他们认为,应该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保护好环境的整洁与干净。在网上的一些露营攻略中,也不难发现,有许多网友在自己总结的“必备物品清单”中,特别强调了要携带足够的垃圾袋。同时,也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单位加强宣传和管理,以引导市民形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

据了解,打击非法捕捞,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就“中国渔政亮剑”执法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电鱼不区分品种、大小,对水生生物一网打尽,是一种竭泽而渔、断子绝孙的毁灭性捕捞方式,要坚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持续严打重罚电鱼行为,清查取缔制造电鱼器具的黑窝点、黑作坊。

声音:

为了牟利

“‘非法盗捕’能造成巨大破坏力,很多鱼虾都不见了。”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家住城阳的郑先生告诉记者,他之前经常带着孩子在大沽河附近游玩,可以在岸边看到河内不少大鱼出没,非常喜人,而自从有人非法捕捞岸边出现死鱼后,以前见过个头很大的鲫鱼草鱼等很少看到了。

“说白了是利益,如果是小打小闹捕几条鱼自己还好说,关键是他们非法捕捞是为 贩卖牟利了。”采访中黄先生告诉记者,大沽河水质好这里产的野生鱼也颇受市民青睐,大沽河野生鱼营养价值高价格也是一路上涨,给非法捕捞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一些人看到了商机,为了牟利铤而走险,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非法捕捞者利用机动性好、隐蔽性强的违法手段执法人员很难查获,一些非法捕捞者存在着侥幸心理,需要相关部门加大人防和技防等方式来强化管理,这也是大沽河非法捕捞屡禁不止的原因。

如何加强对大沽河生态系统的保护?,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国际创客基地主任王可锋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需要我们制定完善的地方法规;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对非法捕捞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针对夜间作案“打游击”等违法行为,要加强执法装备和能力条件建设;大沽河保护不仅仅要依靠执法部门,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该号召更多志愿者参与进来一起保护母亲河;最后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设立有奖举报热线,执法与普法同步推进,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征集:

“真探”等您来爆料

新闻媒体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党和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为响应省委、 市委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的要求,也为更好践行社会责任,发挥舆论监督对群众身边难题解决的推动作用,半岛传媒重磅推出全 媒体调查栏目“真探”。

如果您身边有热点、难点、堵点、痛点,欢迎拨打半岛热线96663,或者发送电子邮件到bandaozt@163.com。半岛全媒体记者 将深入基层一线,关注热点事件、倾听百姓呼声、探寻背后真相,架设起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用笔和镜头践行社会责任。

“真探”,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