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丨取款2万以上需派出所同意引热议!守护群众“钱袋子”,不能限制储户取款自由

2024-06-12 22:0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0205) 扫描到手机

6月11日,有网友反映,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家吉林银行取款,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才行。12日,吉林银行涉事支行以及所属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均表示,此举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防止居民被电诈。

取款2万以上需派出所同意

据报道,6月1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母亲携带了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前往长春市吉林银行取款,总金额不到10万元,被银行告知需派出所同意才能办理,该网友表示,因另一家银行存款利息较高,其母亲想将吉林银行的钱转入到另一家银行。最终,他们等了很久,派出所审核后,才在银行窗口成功转账

网友的汇款单

11日下午,记者尝试联系当事人,截至发稿未获得相关回复。据该网友在评论区发布的汇款凭证显示,此事发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银行长春遵义路支行。

12日,该支行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辖区派出所要求,取款2万元以上,需要支行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备,派出所对客户账户核实后,便可以取款。

主要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转账以及客户被骗。”该工作人员介绍,核实客户身份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客户表明取款需求后,支行工作人员线上向派出所说明,公安人员线上审核通过,客户便可办理,“有的客户也会遇到需要派出所工作人员到支行现场处理的情况,每位客户遇到的具体审核情况可能不同”。

该支行所属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居民有取款需求,确实需要向银行说明用途、明细等,银行会将相关信息提交到派出所,工作人员核实后方可办理。

“主要是核实卡里的钱有没有问题,防范电信诈骗,看取款用途也是防止居民被电诈。”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仅吉林银行,目前多家银行均有相关要求。

吉林银行客服表示,目前银行内部未出具上述网友提到的相关取款规定,不过有网点应辖区派出所要求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何取款需按网点实际情况来。

保护居民的钱袋子不能限制储户取款自由

这就说明,银行取款需要“派出所同意”是存在的,不是银行在采取不当方式阻止客户取款。报道还称,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不仅吉林银行,辖区多家银行均有相关要求

辖区派出所为了防范电诈,保护居民的钱袋子,可能会根据辖区一些高发的情形,临时采取一些措施,这可以理解。毕竟,居民取款需要他们审核,可以起到事先防范的作用,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治理电信诈骗,事前防范总比事后处理要好很多。

问题就在,银行和派出所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顺畅的沟通机制,让取款的居民“无感”或者减少他们等待的时间。报料网友称“最终等了很久”,说明该网友有意见的,未必是取款要经过派出所审核,而是对花费太多时间表示不理解。

如果说,辖区出现过多起电诈案例,都与受害人在银行取款有关,相关部门有必要在营业厅或相关网站公布相关信息。这样,既能起到警示作用,也能达到告知客户、减少误会的目的。

目前,电信诈骗还远远没有绝迹。公众对电诈的防范之心,依然不能有丝毫马虎和大意。电信诈骗的手段也不断地在进化升级,一些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临时措施,有可能会带来不便,但也不必过度解读。

对有关部门来说,政策的实施,首先要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让公众知情,“取款需要派出所”的必要性在哪里?在公众提出疑问之后,有关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媒体来具体说明,“为了防范电诈”的笼统说法,恐怕难以服众。

而且,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最根本的还是要方便居民为主。这也提醒,防范电诈关口前移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应该精准发力,通过技术措施和手段,来识别高危账户,减少对居民正常存取款的影响。否则,产生误会不说,还有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耽误银行正常的业务开展。

诸多限制背后是政策面上的持续收紧

在6月前后,多家银行相继暂停了无卡取款业务。例如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表示暂停无卡存取款业务中预约取款或其他部分功能。

农行在公告中称,为了提供更便捷、高效地服务,该行于2024年5月9日(周四)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

中信银行则表示,自5月17日起关闭现金自助设备授权码取款功能。

交通银行发布公告,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该行将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

然而这并非是对无卡业务的全面取缔,自助设备无卡存取款的收紧更多的是出于安全性考量。

之后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现金是最常见的洗钱通道。因为部分无卡存取款业务存在难以准确识别取款人身份等缺陷,业务发生时无法准确识别客户身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对客户利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了较大损失,加大了银行监控的难度,这是银行进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因。

今年5月初,央行行长潘功胜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修订草案)》的说明,这是自2007年1月起施行的反洗钱法将迎来首次重大修改。修订草案中明确全面贯彻了“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其中明确开展洗钱风险评估、要求金融机构不得采取与洗钱风险状况不匹配的风险管理措施、应基于风险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等。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相关业务调整可能会给部分用户带来不便,但金融业务的严监管仍会是大势所趋,特别是电信诈骗高发区,相关规定会相比其他地区更加严格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界面新闻、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