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一根绳缆串起的人生
工作、生活、爱情,34岁的郭成志,始终被一根“绳子”牵着。
14岁那年,绳子的那头是一头耕牛,那是当时一家人的生计;18岁后,绳子的那头是一个个大国重器:蛟龙号、神舟返回舱、梦舟飞船……23岁时,他娶了现在的同事赵秀川为妻,绳子把爱情和工作编织在了一起,让郭成志找到了“直径”和“承重”的平衡。
天平的两端
2024年11月上旬,郭成志刚刚完成了梦舟飞船垂挂吊索的验收,正因如此,记者与他约定的采访时间,几度被推迟。
“用于航天工程的绳缆与普通绳缆不同,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执行,并严控重量、强度,绳子的一点点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航天任务。”1.7米多的个头、一脸的严肃,眼前这位小学毕业的小伙子,让人很难与我国的航天工程联系到一起。
绳缆已经成为郭成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从16年前进入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丽雅”)后,郭成志的工作就拴在了这些国家工程上。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神舟飞船返回舱垂挂吊索的研制。
“当时根本不知道应用到哪里,只知道是国家项目非常重要,要求是直径32mm、承重近60吨。”
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
“这个绳子,一公斤的成本就要几千块,得省着用。”基于这一考虑,郭成志先做了一个直径10mm的绳缆,假设单根绳缆强力能达到10吨,基于单根的用料推算32mm的用料,它的拉力应该会远远超过60吨。
但当选用某编织方式编出直径10mm的绳缆,测试承重达标后,增加编织股数,编织成32mm的绳缆承重却怎么也达不到要求。
“要么直径达到了,承重达不到;要么承重达到了,直径超了。在这个瓶颈上卡了好久。”郭成志紧紧攥着手中的绳缆,回忆着当时的情景:直径和承重像天平的两端,他要找到那个平衡。
8年前,郭成志还住在工厂的员工宿舍,两者之间,只有步行5分钟的路程。“他每天4点起床,翻来复去、嘴里念念叨叨的。”妻子赵秀川仍记得郭成志当时的状态,“想了一会就起床下楼去车间,在编织机上反复试验。”这段5分钟的路程,郭成志不知道往返了多少遍。
一直卡了3周后,一次讨论会上,有同事突然提出能否转变思路,把此前增加纱线股数让单根绳子变粗,转变为增加绳芯数量达到整体变粗的效果。
那年5月的一个下午,郭成志和同事拿着做成的绳缆到拉力机上做最终测验。随着拉力器两端不断外拉,电脑屏幕上的数值随之增大:1吨、2吨……59吨、60吨。“到了、到了!”郭成志和同事不禁喊了出来。最终,绳缆的拉力超出了既定要求的10%。
郭成志挥动着手中的绳缆,向记者展示他的研制成果,拨开绳缆的护套,金黄的绳芯条紧密地编织着。“这是我们有史以来用时最长的一次,用了1个月,一般研制一款绳缆最多一周,快的一两天。”
该绳缆最终成功替代原来的钢缆,填补了国内航天领域的纤维绳缆的空白。
另一根绳子
20年前,郭成志手中的另一根绳子,同样意义重大。
那一年,14岁的他刚上初中就退了学。“家里穷,父母身体不好,我的学习也不好,那就早点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吧。”
从那时候起,郭成志过上了放牛、耕地的日子。“把它牵到有草的地方,看着他吃草就行。”那时,一头牛对于庄户人家的意义非同一般,是全家人生活的依靠。
就这样牵着一家人的生计,带着刚辍学的迷茫和些许兴奋,郭成志在山沟里和“牛大哥”度过了几年轻松时光。闲来无事时,家里的电器成了他的兴趣出口。首先遭殃的是那台黑白电视机。“我好奇里面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画面呢,就把它拆了,往回装的时候发现零件变多了,装不上了。”结果便是,他被父亲揍了一顿。之后,自行车、玩具枪,一个个被拆得零件满地,滚着车轱辘满院子跑,成了那段日子美好的回忆。
也许正因如此,当18岁那年被姐姐引荐到海丽雅时,郭成志第一眼就被车间里近百台高速运转的编织机吸引住了——“仿佛一台台嗷嗷待拆的玩具”。
为了搞懂这些“玩具”,工闲时,郭成志成了机修老师傅的“跟屁虫”。“有时候机器坏了,师傅还没来,我就蹲那自己鼓捣,反正已经坏了,也不会有心理负担了。”胆子大、好奇心强是同事们给郭成志的一致评价。半年之后,郭成志如愿以偿,通过竞聘成为了一名维修工。
然而,兴趣驱动的梦想,却被学历和文化水平拦住了去路。
干了两年维修工后,打绳缆样品、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作品”的技术员岗,让郭成志心生向往。“想成为那样的人。技术员的工资较高,这对农村娃很有吸引力。”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技术员不仅要了解设备,更要懂材料。只有小学文凭的郭成志一度很自卑。工闲时,他远远地看着技术员制作样品,“不敢上前,怕他们笑话我。”
赶走这只“拦路虎”,只有不停地学习。郭成志借来纱线方面的书籍,熟记10余种原材料的材质、性能等,比着书中内容和原材料一一对应,一周时间就将这些内容熟记于心。他又陆续完成成人自考中专和成人自考大专,如今已经拿到了大专学历证书。
20岁时,郭成志终于如愿以偿。一根绳索,从选材到完成,要经过测试材料性能、出理论报告、做样品、加捻、上机编织等近十道工序,郭成志每道工序都精通,也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绳缆。“有时候公司技术中心的专职技术人员有问题,还会向我请教。”这让郭成志很是自豪。
牵来的姻缘
绳缆不仅为郭成志带来了事业上的成功,也为他牵来了一段美好姻缘。
妻子赵秀川现在是海丽雅绳缆生产检验部班长,两人同岁、同为莒县人。初见赵秀川,是在工厂车间二楼,她正在检验产线送来的一批绳缆。“我生产完她检验,反正生活、工作她都能把我轻松拿捏。”说这话时,郭成志满脸通红,但笑得很幸福。
郭成志(左)和妻子赵秀川正在检验绳缆
赵秀川大概1.5米的个子,肤色白净,声音洪亮、语速极快。
“我们主要检查绳缆有没有脏污、断头或者密度对不对等,包装的辅料也要审一遍再审一遍,绳缆要一米一米地全检。”赵秀川说,有一次,因为一名新员工操作不熟使绳芯打了接头,被他们验出来了,“我抄起电话就给他打了过去,很严厉地质问他。”
其实,赵秀川知道郭成志肯定做了要求,由于人员众多,也会有关注不到的时候。但只有自己严厉的质问才能给大家以警示。“所以有时候大家还有点怕我。”
郭成志、赵秀川成为生活、工作中的战友
郭成志与赵秀川的相识要追溯到他刚来青岛时,2008年,18岁的两人经人介绍成为QQ好友。
那时赵秀川在李沧一家服装厂做缝纫工,“服装上经常有些绳子带子,她就向我请教一些问题,我总能对答如流,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话题。”郭成志笑得合不拢嘴。就这样,同乡的两人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2013年两人结婚。
婚后两人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负责他那个部门,我负责我这个部门。”
“之前有朋友和我聊天说她和老公经常会拌嘴,我就开玩笑说,你俩还有空打仗,我俩连打仗的精力都没有。”
赵秀川说,郭成志身上有一股韧劲,遇到问题肯钻研。“在家里他就经常自言自语,这个差多少,自己在那比划念叨。”
每到夏季,郭成志的衣服每天都要湿好几个来回;遇到急订单工厂24小时不停,中午郭成志会替同事值车让同事去吃饭;郭成志的手机24小时开机遇到问题立马解决……这些在郭成志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赵秀川看在眼里,也给了她无形的影响。
“我们检验也要非常严格,数万米的绳子也要一一检查,每一批绳缆都要检查三四遍,确保万无一失。”
现在郭成志已经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青岛工匠荣誉称号,赵秀川说这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觉得我更应该好好干,不能给他丢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