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赴胶州、莱西 考察三秋生产

2019-09-19 16:18 半岛网阅读 (113801)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9月19日消息 9月17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一行赴胶州市、莱西市,实地考察三秋生产情况。活动中,青岛市农机中心副主任徐兆波、农机处处长李松坚等领导深入考察了青岛馥谷园粮食专业合作社、青岛春天味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区、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莱西兄弟农场等单位和项目。各单位负责人就今秋生产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莱西兄弟农场的一处花生种植区

  考察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引进农业技术,指导农户使用农业技术。在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区,记者看到,该试验区正在使用滴灌等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实现2-4人管理500亩地。

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实验示范区的滴灌设备(图中黑色管道)

实地考察一:青岛馥谷园粮食专业合作社

  青岛馥谷园粮食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120万元,现有社员102人。馥谷园以“生态农业践行者,安全粮食供应者”为使命,秉持生态有机、环境友好,专业专注生产绿色农产品,让生活更自然更健康。

青岛馥谷园粮食专业合作社加工区

  馥谷园位于青岛最具生态环境村镇——胶州市洋河镇房家村东,园区占地500亩,地处北纬36°。整个园区山环水抱,生态环境优越。基地种植豌豆50余亩,主要用于豌豆鲜荚果采摘,干豌豆磨粉后加工豌豆挂面,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馥谷园着力构建生态循环系统,经考察羊粪的营养成分最全最好,非常适合种谷子、豌豆。由此,我们建成存栏基础母羊1000头、年出栏肉羊1500头的羊场作为馥谷园的“发动机”,实现了园区玉米秸杆全部青储,经过羊群过腹转化成为有机肥料,土壤有机质不断提升,出产的小米、豌豆味自甘香。

  馥谷园坚守传统,采用人工除草,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化肥,不用转基因种子,既生态又环保,产品更健康。努力把馥谷园打造成一个生态的田园综合体,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生态的绿色农产品。

实地考察二:青岛春天味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013年,刘青波、王书青夫妻二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青岛春天味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以加工地瓜产品为主的集农工科贸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拥有种植基地1000亩,主要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

考察人员相互交流地瓜地瓜生长情况

  2017年初,刘青波、王书青夫妻二人在里岔镇成立了胶州分公司薯干加工厂,建立了2条生产线开始地瓜干的加工研究,并于年初在与里岔村农户签订了800亩的地瓜订单种植。由于第一年种植,为打消农户顾虑,刘青波对订单农户给出的订单条件是,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农户可以自由选择买家,若市场价格低于订单价格,公司按订单价格全部收获。之后公司对订单基地实施耕种管收标准化管理,为农户提供专用脱毒种苗,基地完全不准使用农药化肥。

  据了解,里岔村种植地瓜的基地全部是岭地,水浇条件差,常年小麦玉米产量不高,效益不理想,种植的地瓜平均收益超过3000元,远远高于种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的收益。

  经过一年的运作后,2018年,刘青波、王书青夫妻二人筹备成立省级红薯联合社,为各红薯专业合作社、种植户提供专业的产业化运营服务,推进红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打通和拓展产业链条。以共享为核心,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实地考察三: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一家致力于通过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实现从农业废弃物食药用菌基质化利用,到高品质、高附加农产品开发,再到菌渣配方土壤改良有机肥研制,努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

益菇园工作人员介绍食用菌种植情况

  益菇园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7月,现有社员109人。合作社拥有设施齐全的育种实验室、菌种生产流水线,可年产食用菌菌包300万包,合作社种植示范基地租赁及流转土地410多亩,有冬暖式大棚10座,可进行各类食药用菌的栽培试验示范,可辐射带动种植食药用菌1万余亩。

  益菇园食用菌基地是山东省农业厅和财政厅设立的“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在青岛地区的唯一一个试验示范实训基地,由首席专家、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资深专家万鲁长亲自挂帅,全省遗传育种、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控、产后加工、菌渣利用等岗位的优秀专家共同参与,集成示范推广团队的科研成果,重点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闲置林地食药用菌种植等的试验示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从事食药用菌产业并实现增收致富。

  2017年,由首席专家万鲁长入站成立的“青岛市大球盖菇秸秆栽培专家工作站”获得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批准(青人社办字【2017】210号),研究“秸秆循环利用种植大球盖菇及林下大球盖菇轻简化种植”集成技术,采用玉米秸、玉米芯、麦秸、麦糠、稻壳、杂木屑等不同配方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种植一亩大球盖菇可消化20000斤左右,相当于30-50亩地的玉米所产生的秸秆,大球盖菇的产量为每亩地4000-6000斤。大球盖菇属珍稀菇种,在北京、上海、广州及青岛市场十分抢手,批发价格为15-20元/公斤,是高档酒店、饭店的名贵菜肴,市场前景很好,保守估算,农户种植一亩地大球盖菇,可获利5000-8000元。同时,由于大球盖菇种植方法简单,可以生料栽培,而且可以利用现有树林空间、贫瘠耕地等进行栽培,既不占用耕地,又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出菇期间浇水还可促进树木的生长,出菇后的菌渣,可直接还田用作有机肥,与配方菌剂结合,可以解决蔬菜的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等病害,一方面改善对土壤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费用使用和支出。

  2016至2018年,益菇园基地先后在胶州市铺集镇、里岔镇、洋河镇林下种植大球盖菇、葡萄、蓝莓套种大球盖菇、采摘果园套种大球盖菇等栽培试验,都获得了很大成功。

  益菇园合作社理事长刘军与首席专家万鲁长通过做客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直播间等形式,宣传推广大球盖菇种植技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也进行了转播,推动了这一技术的推广。

  益菇园基地与省食用菌创新团队摸索出的“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经营主体”的新模式得到了山东省农业厅姜卫良副厅长的充分肯定。2017年7月,姜卫良副厅长带领全省26个岗位50多位专家,及农业厅、科技厅的专家领导一行80余人,一同参观了益菇园林下大球盖菇种植基地,品尝了合作社开发的大球盖菇蘑菇酱、蘑菇脆片等深加工产品。(2017年7月7日,姜卫良《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秸秆轻简化种植大球盖菇技术”被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列为“2018年全省农业主推技术”(鲁农科技字【2018】32号),益菇园食用菌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2019年,为解决小麦秸秆、麦糠等的综合利用及蔬菜大棚夏季闲置和连作障碍问题,益菇园合作社引进草菇新品种,一方面在纯玉米芯种植原料基础上,开发试验出纯小麦秸秆、小麦秸秆与玉米芯、小麦秸秆与蘑菇菌糠等七种栽培基质配方,全方位解决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同时,试验成功蔬菜大棚轮作草菇新模式,在设施蔬菜大棚夏季闷棚闲置时段提供轮作草菇技术,为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草莓提供夏季增收的途径,也为蔬菜大棚提供改良土壤、抑制连作障碍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合作社计划在未来5-10年的时间,以创新团队+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撬动两个支点,即:一方面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抓好食药两用菌的源头——优质菌种的培育和研发,培育出适合当地原料基质、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为栽培种植提供保障,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提高农户的收益。另一方面,发展订单农业,树立自有品牌,把控产品质量和产量,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深度合作,辐射、带动、服务当地的食药用菌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种植产业,高效利用当地的农作物秸秆,让废料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以开放的心态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及合作各方搭建合作平台,整合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旅游等各方资源,在当地打造一个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基地,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小蘑菇,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 梁湘

   [编辑: 王君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