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的藤蔓——从明德到崇德 青岛一所中学的变迁

2020-06-19 21: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3523)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悦

思聂楼,一栋典型的欧式建筑,红瓦,山墙,窄长条窗,浅黄墙面,点缀以大理石。它的出现,是寄托着一位母亲的哀思的。

思聂楼

时光退回到跌宕起伏的一百多年前。在胶东一带,尤其是芝罘一带,一直活跃着美国的北美长老会,“长老会在德租胶澳伊始即派罗阁等人来青岛活动”,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广顺先生说,曾经撰写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卫礼贤与近代青岛新式学校教育研究》《青岛教育史稿》等专著的他,曾对青岛的教育发展背景做过深入研究。他翻阅过胶澳总督府在1898~1899行政年的《备忘录》,“里面明确记载青岛‘除了原有的信义会、同善会和天主教会,又增加了一个美国长老会’。1908年,北美长老会在济阳路4号建堂并设置差会。

1911年,北美长老会的聂克林夫人痛失爱子聂侯,为纪念其子,她出资于阳信路2号购地5760平方米,开办了明德中学。南与观象山遥望,西处济阳路、上海路交口,交通便利。北美长老会选择在这里投资兴办学校显然是经过考量的。路口多,校门自然也就多,学校有三个校门:南门在阳信路2号,东门在阳信路中段,西门在济阳路。最初,东门是主门,有传达室,便于学生的出入管理,后来又改用南门,西门只有做礼拜和到小教堂上音乐课时使用。西门内两旁有小花园,栽有古枫和花卉,最早西花园只供牧师使用,学生不得入内,后来才开放。学校最初的在职教员只有五人,后来逐渐增加,教职员多为教徒,有小部分人才为名牌大学毕业,可以不信教。这是《山东省青岛第十一中学校志》中描述的明德中学最初的规模。而学校的第一栋校舍,便是思聂楼。“学校早期一层为食堂、厨房、浴室、校役室等,二层为教室及游艺室、医药室、教务处、事务处及商科主任办公室,三层为教室、图书阅览室及学生自治会”,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说。足以说明,当年的学校规模较小。

中学老师和口琴队合影。摘自《山东省青岛第十一中学校志》。

但无论如何,这所学校意味着,“终于在德国柏林信义会、瑞-德同善会、天主教斯泰尔修会几成竞争的办学格局中,插进了美国教会的手”,翟广顺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开始时北长老会势单力薄。在彼时的青岛,教会之争异常激烈,德国总督为了处理此事,还将大鲍岛的东山作为界限,将两块相邻的土地,无偿拨付给了两家教会。经过抽签,魏玛传教会得到了西边的地块,而柏林传教会则获取了东面的地块。这也是教会山的由来。当时教会的地位可见一斑。而租借时期学校的兴办,主要是靠教会的势力,因此,德国总督设法讨好教会。“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翟先生说。

学校最初的名字是明德中学,初创时仅有学生三四十人,招生对象是青岛的华人教会子弟,学制四年,所有常年经费和学校的行政管理,概由北美长老会负责。

崇德中学校门。

“明德中学开始是一个封闭保守的小圈子学校,只招自己教会的学生,后来才慢慢扩大”。无论学校的宗教意味有多浓厚,翟广顺先生说,学校无疑是一所华人中学,因为管理层始终是中国人。“学校的首任校长刘廉卿(思义),潍县人,是著名美国牧师狄考文的学生,毕业于登州文会馆。1912年,狄考文之弟狄乐播委派刘廉卿长校青岛明德中学”。1912年,在风云变幻的年代,刘廉卿被派往山东滕县主持“新民学校”,即墨人王守清(静安)继任校长。在翟先生看来,华人长校,是对青岛基督教自立运动的回应。

学校规模逐年扩大,1912年学生增至六七十人,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教会子弟。

然而,一个学校的命运,与时代的进程不可分割,明德中学犹如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起起伏伏、若隐若现。时至今日,学校已经多次停办、重办,或者更名,但只要旧址还在,名字尚存,毕业的学子们仍铭记在心,那么,这所学校就不会消失,一如长在思聂楼上的绿植,郁郁葱葱,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