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人”冲锋 同欲者凯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题“一把手”领学研修一月 战力“满格”

2020-06-20 21: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5488)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娄花 李兵

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举,非常之举要有非常之策,非常之策要有非常之人。

上个月的25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题“一把手”领学研修班开班。青岛各区市工业互联网工作分管负责人和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有关单位、部分市直企业、金融机构和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开始了对工业互联网的专题研修。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多次指出,要举全市之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开班近一个月来,学员们争分夺秒学知识,剥丝抽茧克难题,南下调研取真经,提升的自己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

6月20日,全市“工业互联网”专题“三述”暨“一把手”专业化领学工业互联网专题研修班成果汇报会举行,既是对前段时间市直机关“三述”成果的展示,也是对工业互联网专题研修班学习成果的总结。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李伟,市政府副市长耿涛,听取了“一把手学员”们的汇报。

问题分析观点独到,解决方案精准可行,学员们现场论道,在思想碰撞中掀起“头脑风暴”。

显然,工业互联网已经给这些“非常之人”带来了思维方式的自我革命,而“燃烧激情、建功青岛”活动的开展更让他们血脉偾张,豪情满怀。

在青岛抢抓城市进化风口的当下,谋事的格局、干事的方法、成事的担当加速重塑,显然是青岛人民最乐见其成的事情。

01

产业重构,垂直崛起的关键

“青岛面对的形式非常激烈,我们必须转变思考模式,在更大的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当天的活动中,副市长耿涛以铿锵有力的话语,鼓舞着在坐者的士气。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将工业互联网视为产业变革下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国内不少城市也都在积极行动。在地球仪前研究工作,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正站在更大的坐标中,以世界眼光去谋划和推进。在宏大的背景下审视自己,青岛的优势、路径、打法,逐渐清晰起来。

面对着群雄并起的格局,青岛怀揣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决心,也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战略考量。

单靠招商引资、产业转移很难从根本上提升的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重构才是城市垂直崛起的关键所在。

青岛市工信局局长卞成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青岛的产业重构。

第一个层面,是产业本身的重构,青岛要把握青岛产业核心的主逻辑,以工业互联网构建全新的上下游关系,向工业互联网开放全部应用场景,从市场的角度,而不是行政手段的角度,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思维优化产业环境。这不仅是产业的重构,也是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的重构。

第二个层面是产业布局的重构,青岛市的十区市的产业结构各具特色,给工业互联网带来了广阔的场景,在谋篇布局时,充分考虑市场发展需要和地区实际,立足于产业特色、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并结合十四五规划的机遇期时间载体,在各区市差异化布局产业,精准的激发各区市的产业活力。

第三个层面是区域格局的重构,依托工业互联网,打破区域行政划分和市场壁垒,拉开城市版图,推行半岛五市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更大的坐标系上,实现区域内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集聚和共享,半岛五市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为产生于青岛的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提供广阔腹地,可以实现跨行业、跨地域的快速资源汇聚,并推广到全国各地,向全国输出半岛样本、贡献青岛智慧。

虽然青岛已经吹响向“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冲锋的号角,但征程才刚刚起步,而且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鉴。

“也就是说,青岛已经进入‘无人区’,每走一步都将创造历史。” 对于这段征程,卞成激情昂扬,斗志满满。

02

资本之水如何流入青岛的“田间地头”?

市场逻辑,资本力量。

对于这八个字的含义,市财政局副局长李诗华有自己的学习心得。

“常规的政策、现有的财力,完全无法支撑工业互联网这一宏大蓝图,财政部门务必运用市场的逻辑来升级打法、转换招数,用足资本的力量来放大杠杆、精准支持。”李诗华表示,具体的做法就是做大资金池,做实资金链,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金融资本。

“即将出台《青岛市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财政主动制定了五个方面的20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真金白银、实招硬核。”李诗华表示,市财政局压减一般支出、优化资金投向,新设了工业互联网产业专项资金。主要是运用政策组合拳,既对应用场景进行奖补,又对互联网服务商予以扶持;既支持大企业建平台、也支持中小企业用平台,同时还对工业互联网的安保体系和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予以支持保障。

“如果说专项资金是财政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基本盘,那么我们最近又准备祭出升级版的新招实招,做大资金池,释放资本的力量。”李诗华介绍说,市财政局首先将主动对接创投风投机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杠杆作用,力争撬动社会资本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基金,重点扶持工业互联网的示范项目和解决方案服务商,这是引领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穴位。其次,发挥中电信5G基金、中航智能制造基金、海创千峰母基金等400亿元基金群的优势,以资本为纽带,拉长产业链,促进更多的人才、技术和项目在我市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快集聚。除此之外,市财政局还将充分发挥财通集团的投融资平台作用,整合政府资金、资源、资产,通过债权融资、股权投资、上市交易等方式,让不动的“资产”变成活跃的“资本”,为全市工业互联网提供持续雄厚的资金支撑。

“这样的话,在青岛工业互联网的资金池里,有上亿级的财政专项资金,加上100亿级的基金,再加上400亿级的基金群,资本的力量可说是呼之欲出。”

然而,李诗华认为,眼界不能停留在此,还可以极目远眺,站在未来看现在,运用市场逻辑谋划工业互联网加速推进、加快突破的现实路径。在政府主导的资金池之外,还有更浩渺无边的资本新蓝海。

“资本是最聪明的市场要素,无论是风投资本还是私募股权基金,资本的偏好永远是追逐风口、但最终落脚的是处于价值链顶端的具体项目,精明的社会资本不会搞大水漫灌。”李诗华认为,在全国各地千军万马厮杀工业互联网的时候,青岛一定要聚焦产业靶向、用活市场逻辑,企业应该立足市场价值筹划产业项目,区市应该用市场化思维去遴选和储备项目库。

德国工业4.0计划与金融配套实施项目、美国工业互联网计划与金融平台、被誉为“中国硅谷”的深圳金融支持政策……会议现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杨伟伟借助他山之石,分析了金融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路径思考。

杨伟伟认为,从金融助力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的角度,应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长短期期限搭配、传统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风险资本交替使用、政策性资金和社会资本协同的综合融资方案。此外,从工业互联网赋能金融业发展的角度,金融需要积极、深度参与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培育和促进以金融科技支撑下的产业数字金融业发展,打造产业数字金融的先行示范区。

03

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必须靠人

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首先要把青岛打造成为培养、吸引、集聚工业互联网人才的高地。

目前,青岛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08万,拥有近70万专技人才,100余万技能性人才。在青高校,每年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毕业生5万人左右。但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聚集地相比,青岛存在着工业互联网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新锐人才集聚很不充分等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那么,人才短缺必将制约前进步伐,成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瓶颈和堵点。

青岛要放眼全球,精准施策,全方位打造出一条稳定而持久工业互联网人才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黄同华表示,要大力支持驻青高校、职业院校办好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学院,对接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抓紧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聚焦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建设100个左右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型基地(企业),培训1000名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万名以上企业技术技能骨干人才。

黄同华在“三述”中重点提到了青岛将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主体的尝试。

具体来说,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将自主权交给企业。按照企业税收贡献、风险投资额度、成长速度等情况,赋予企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和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高成长机构,可自主推荐“新锐”人才和“拔尖人才”。对缺乏人才奖项和人才称号的产业高端紧缺人才,以薪酬水平和价值贡献为依据,纳入人才认定范围。对薪酬达到50万元以上的,由企业自主认定办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对获得国家、省市级大赛重点奖项的,纳入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对获得创投风投机构关注和资金投入的人才项目,配套给予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和研发补助。采取市场化手段猎聘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对引进的工业互联网领域顶尖人才和顶尖团队予以优先支持,到2022年,面向全球引进集聚10个左右顶尖人才(团队)、100名左右全国行业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海内外青年英才。着力引进全球TOP200高校、自然指数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毕业生和高端专业人才。

04

科技赋能,“重仓”风口

美国GE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年产值将达到2250亿美元,将超越消费互联网的1700亿美元年产值,未来工业互联网有望影响46%的全球经济,到2040年推动全球GDP增加10到15万亿美元,其中至少为中国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

工业互联网这个风口的风力之强劲,通过这组数据可见一斑。然而,风口不会坐等每一个仰慕者,它呼啸而来,稍纵即逝。青岛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认为,当前正是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大规模扩张的前夜,整个窗口期不会超过三年,青岛抓住风口“重仓”,创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出来,这将是青岛发展的里程碑。

科技赋能,打造生态。青岛正在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生态环境,科技链是重要一环。

对此,市科技局正在着力坐实打造发展泛人工智能的生态、科技金融赋能工业互联网、成立工业互联网学院、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造建筑、食品、文旅和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五件事。

泛人工智能产业是支撑工业互联网基础,这方面青岛在全国城市排名第十七位。市科技局通过引进“中国智谷”项目,建设泛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强化科技支撑。项目拟选址李沧区楼山后地块,占地面积约1900亩。通过导入实力央企资源,集聚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五大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目前,已深入沟通京东数科、京东方、浩鲸云、搜狗、和而泰、国联股份等近200家泛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落地。

此外,市科技局会同市教育局、市工信局等部门进行调研,计划在海大、山科大、青大、青科大4所高校,设置工业互联网学院。并将按照“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定位,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建立“1+1+N”人才培养体系,即一个人才规划、一个云教育平台、N个实训基地;建设工业互联网智库,形成具有政策研究能力和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端咨询人才队伍;建立专业人才梯次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氛围,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工作落地落实。

“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发布后,西海岸新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生态集聚、分类引导推进、技术创新引领”四大行动。据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隋斌介绍,西海岸新区正在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高性能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新技术,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软硬件基础。此外,西海岸新区也在深入实施“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把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到2022年,新实施技改项目300个,创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3家。

05

“非常之人”冲锋,同欲者凯旋

“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要在更大的格局协同发力。”副市长耿涛指出,工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大,无论是工业互联网本身,还是工业互联网这种生态系统的建设,都还处于初步的阶段,还需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推进,提升参与工业互联网主动性、系统性,形成协同作战的格局。

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更是对“协同性”格外看重。深入开展“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活动,在全市掀起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自我革命,是市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也是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思想保证,“三述”已经成为提升干部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打造“三化一型”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流程再造、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平台。

他表示,用“三述”的方式,总结汇报“一把手”领学研修班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成效,从理论、政策、典型不同的维度,深刻的思考青岛市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实现路径,不仅形势新颖,也增强了各个部门工作协同性,有利于把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

开展一把手研修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单位一把手带队,结合工作推动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开展个性化、菜单式的研究,以上率下带动的本单位、本行业的工作,进一步的掌握领域内的前沿理论,拓展思维、拓展人脉,提升专业化的水平。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李伟表示,各部门一把手要注重对学习成果的消化吸收,及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进工作的措施。

日前,青岛市委组织部刚刚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开展“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举,非常之举要有非常之策,非常之策要有非常之人。

燃烧激情、建功青岛!面对决定城市未来的道路,面对百年未有变局中的时代机遇,青岛向干部发出一道“总动员令”!

一把手真学真赶真研修,通过开展“三述”提升谋事的格局、改进干事的方法、强化成事的担当。“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来,达成共识、凝聚合力,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魄,主动出击、敢闯敢干,真正让实绩成为标尺,让实干成为风尚。”市工信局局长卞成的发言极具代表性,在刚刚结束的工业互联网专题“一把手”领学研修班中,这股奋力拼搏、激流勇进的豪情正在传递。

“非常之人”带头冲锋,上下同欲者凯旋!青岛一定能够把握机遇,乘风破浪,笑傲工业互联网的紫禁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