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大扫除!半岛全媒体记者体验潜水捡垃圾 揭秘海洋保护志愿者群体

2020-09-12 09:0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0266)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闻廷

如今,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环境的大问题,垃圾分类也正在全国稳步推开。与人人可见可感的陆地垃圾不同,海洋虽然覆盖了地球的71%,但海洋垃圾多数在人们视线之外隐秘地存在。我们在海滩上常看到被海浪冲上岸的塑料制品,只是冰山一角,至少70%的垃圾都沉到了海底。清理海底的垃圾有多难?9月9日下午3点,半岛记者跟随潜水志愿者一起深入水下,捡拾海床垃圾,探秘青岛水下环境。

记者升至水面,带出满满一袋垃圾和一米多长带铁钉子的木棍。

自2018年起,青岛一群热爱海洋并且热衷于环保事业的市民组成一支海洋环保公益志愿者团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通过洁净海滩、宣传讲座等形式致力于让海域变得更加清洁。这些活动之中,“海床清洁”便是潜水深入到海底,捡拾海床表面的垃圾。这项任务只能由团队中的持证潜水员去完成。

海底捡垃圾有多难?

潜水需执照,步步都惊心

下午3点,记者准时来到银海大世界附近的码头与其他潜水员志愿者集合。本次活动一行六人,由青岛蓝誉潜水俱乐部的壳壳教练带领着包含记者在内的五名潜水员下潜。潜水员的潜水执照级别均达到AOW及以上,即在开放水域的下潜深度可以达到30米,并且能够进行夜间潜水。记者本人因为爱好,已考出AOW执照。团队每人都有上百个气瓶的潜水经验并且潜过很多世界著名的潜点,有的在杜马盖地与鲸鲨同游,有的在仙本那于海狼风暴中央驰骋。

志愿者把海底的人字拖收进垃圾袋中。

大家带好脚蹼、面镜、BCD、潜水表等全套装备整装待发,对于这次青岛近海捡垃圾的活动信心满满。9月份的青岛海水水温在25摄氏度左右还是有些凉,所以每个人都穿上3mm厚的湿衣潜水服。大家打好气瓶并且互相进行了装备安全确认之后意气风发地走向码头开始入水下潜。然而当我这个装备齐全并且自以为技术不错的潜水员一下水,就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

受当天天气及海流情况影响,水下的初始能见度非常低,一米开外潜伴在哪里都很模糊。在潜水运动中潜伴制度非常重要,就是必须有你的潜水同伴在目及范围之内,万一出现危急情况的时候可以互相救援。如果与潜伴走散超过一分钟就需要上升至水面寻找潜伴。对于潜水员来说,保持潜伴在身边是首要的本能,所以当水下能见度仅在一米左右的时候,有种时刻需要观察我那过命交情的潜伴们是否还在身边的提心吊胆。哪怕只下潜5米,这种一下去就视线混沌不清的紧张压迫感甚至超越了在热带岛屿清澈的水质中下潜30米。

半岛记者潜水到海底捡垃圾,向上上升寻找潜伴。

除了初始能见度低之外,青岛海床的底质结构也是泥沙层较厚,这就非常考验潜水员保持住trim(身体平衡状态)的能力。因为脚蹼稍微触碰海床就会扬起沙子,使得本来就能见度低的海域更加有腾云驾雾之感,甚至会影响身边潜伴的视线,让大家都更加无法看清海底垃圾的位置。所以此时记者背负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唯恐因为自己技术不过关给整个团队拖后腿。

可能队员们都有着跟记者同样的心理感受,所以大家都心有灵犀似的潜得小心翼翼,行进速度也非常缓慢。随着下潜越深,队员中开始有人不断重复地做面镜排水的动作。正常情况下面镜排水会清洗面镜上的雾气使视线更清晰,但是重复几次的排水都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大家都慢慢接受了现实:面镜并没有雾,当下能做的只有适应这种浑浊的水质去工作。所以大家尽量靠调整呼吸来保持身体的trim状态,脸都几乎贴到了海床泥沙上去搜寻。有好几次记者只看海床向前游动,不小心一头撞在了前方混沌的海水中突然显现出来的礁石上,头发都是从礁石表面的牡蛎壳上扯下来。在海底能见度差的时候,潜伴稍微一远就看不见,伸直了手臂就几乎看不见五指,在这种海底环境中工作真的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潜水技术支撑。

9月9日活动当天,记者与潜水员们集合准备下海。

好在领队壳壳教练每周两次的捡海底垃圾这个事情已经坚持了两年,所以对她来说这项工作已经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并且还能不断通过潜水手势去引导和安抚其他潜水员。

壳壳教练2016年开始潜水,2019年成为“打击海洋垃圾专长潜水员课程教练”。是的,海底捡垃圾是一项难度超过了休闲潜水的特殊技能,也需要特殊的教练去专门培训潜水员掌握这项技能。目前青岛市共有12名“打击海洋垃圾专长潜水员课程教练”,其中三位是女教练,而壳壳就是这三朵金花中的一朵,并且是青岛市第一批注册在案的专长课程教练,两年来她已经培训出了100多名“打击海洋垃圾专长潜水员”。

往期参加完活动的志愿者合影。

潜水捞上什么垃圾?

电池尿不湿,鲍鱼扔回去

经过海底40多分钟的脸贴地式搜寻,小到烟头大到渔船废弃的麻绳圈都被我们收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带出水面。记者提着满满的垃圾袋出水,感觉刚才所有的恐慌都是值得的,也没有想到短短的40分钟就能捡到满满一袋的垃圾。

上岸后,壳壳教练带我们对垃圾进行整理,首先把附着在垃圾上的海洋生物扔回海中,扔回海里的有瓷杯子上吸附的海螺,可乐瓶上附着的鲍鱼等等。壳壳教练往海里扔的自然和决绝程度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作为打击海洋垃圾专长潜水员,我们要做的只有净化海床环境,也就是捡垃圾,自己绝对不能做影响原有海洋生态的事,哪怕是偷偷拿走一只鲍鱼也不可以。

正在捡海床垃圾的志愿者。

有趣的是,被记者带出水面的那一坨麻绳有一半没有绑紧的部分已经长满了指甲盖大小的小海虹(贻贝),用手是抠不下来去放生了。正当大家困惑的时候,只见壳壳教练熟练地拿出潜水刀,把已经长满海虹的那部分绳子割下来扔进海里,另一部分装进了垃圾袋。壳壳告诉大家,如何评判一个垃圾的去留,首先需要评估它的生态性,已经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就像这半截长满海虹的麻绳就可以扔回海里,与此类似还有已经有章鱼在里面产卵的瓷杯子等等。其次就是危险性,即潜水员也要做好自身的保护,比如超越了潜水能够带出水面的重量、影响潜水员自身配重平衡的情况下也要选择放弃。

半岛全媒体记者潜水到海底捡垃圾。

壳壳教练告诉记者,这两年中她见过各种各样的海洋垃圾,这些垃圾常常季节性出现。比如冬天时候最常见的是暖宝宝的塑料袋包装,可能天冷时海边的游客使用暖宝宝随手就扔进了海里,夏天的时候最多见的就是饮料瓶子,另外还有尿不湿、玻璃碎片、废电池等等都是全年常见的垃圾类型。这些垃圾多数来自于岸边游客和近海渔船的随手丢弃,另外还有一部分建筑垃圾,像大公岛修码头的时候周边的建筑垃圾就多了起来,今天捡到的带着铁钉子的一米多长木棍与之比较起来都算体积小的。

做了两年的公益活动,没想到近期让海洋垃圾减少的一个因素却是疫情,说起这个来壳壳教练有些哭笑不得。因为疫情期间人类活动少了,往海洋里扔的垃圾就少了。最近随着各种社会活动的复苏,潜水发现的海洋垃圾也有跟着复苏的势头。从日常生活的塑料袋、包装纸、饮料瓶、烟蒂,到汽车电瓶、厨房用具以及巨大的渔网和工业废弃物等等,这些由人类产生的废弃物逐渐侵蚀着我们的海洋。

海底捡上来的暖宝宝包装纸和塑料瓶都不在少数。

栈桥东侧水域是青岛近海海草最多的地方,这里海草高达一米左右、茂密如头发的海草丛林会让清洁的难度再次翻倍。像塑料制品这样的垃圾是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降解的,所以如果不及时清理再实时增加的话,美丽的海岸将逐渐被垃圾包围。而我们经常看到有垃圾被海浪冲向了海岸,实际上还有至少70%都沉入了海底。那沉入海底的垃圾就离我们很远,与我们的生活无关了吗?

海洋垃圾有何危害?

看似不相干,命运紧相连

青岛海洋生态研究会副理事长孙凯告诉记者,一个人在石老人海滩随意扔下一根吸管,这根吸管就可能会随洋流、季风漂往世界各地,它可能被太平洋彼岸的大金枪鱼误食造成死亡,也可能让一只菲律宾的鲸鲨胃溃疡,这就是环保之中的蝴蝶效应。更为残酷的现实是,即便这些动物死亡了,那些无法降解的塑料依然坚挺,它们会逐渐升级成了一种新的污染——微塑料。

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附着力强且难以治理,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游荡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生物等低端食物链生物吃掉,而贻贝、浮游生物会再被食物链上层动物吃掉,所以这些微塑料污染物都逐渐进入了上层动物体内。

记者潜水把捡到的电线放进垃圾袋。

食物链一个特征是“富集”效应,也许在底层动物体内有害物质只有1%,但是到上层就变成了20%,这样会使大量的食用微塑料的生物生病或者死亡。而往往自诩立足食物链顶端的正是人类自己。这就是:垃圾不会消失,它们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再回来。

孙凯说,海洋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废弃的鱼网,它们有的长达几英里,被渔民们称为"鬼网"。在洋流的作用下,这些鱼网绞在一起,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全球每年都会缠住和淹死数以万计的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其他海洋生物例如海龟就特别喜欢吃酷似水母的塑料袋;海鸟则偏爱打火机和牙刷,因为它们的形状很像小鱼,可是当它们想将这些东西吐出来反哺幼鸟时,弱小的幼鸟往往被噎死。海洋生物的大量非正常死亡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被打乱。

海洋垃圾做成的“移动博物馆”。

另外,海洋垃圾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废弃塑料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特别是被称为"魔瓶"的各种塑料瓶,它们会损坏船身和机器,引起事故和停驶,给航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孙凯告诉记者,其实生态就是一个圈,那些看似远在海底的垃圾其实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捞上垃圾如何处理?

多数被运走,少数成展品

在青岛发起潜水员清洁海床活动的负责人韩汉告诉记者,两年来他们打捞起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垃圾,绝大部分被环保部门收走去重新做垃圾分类和处理。韩汉笑称,这两年他最亲密的伙伴就是沙子口和王哥庄垃圾处理站的工作人员。

除了绝大部分被运走做分类处理的垃圾,志愿者何述浩还带领大家挑选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垃圾做成了“移动博物馆”。从2018年开始,志愿者们向社会征集募捐了20多个废旧的行李箱,他们把海里捡到的渔线、浮球、人字拖等等做成了行李箱里的艺术展览品,即“移动博物馆”。两年来,移动博物馆的数量已经增加到40多个,它们跟着志愿者们进校园开展公益讲座,嘉峪关路小学、宁夏路小学、崂山实验二小等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孩子们在一堂堂生动的公益课堂上丰富了海洋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并且不断提供小小少年的奇思妙想,让后来制作的移动博物馆更具观赏性。

海洋垃圾做成的“移动博物馆”。

何述浩还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一件衣服和腰包,当记者反复端详也发现不了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何述浩骄傲地说:这是用我们志愿者捡来的塑料垃圾做成的!原来被志愿者们捡回来的塑料垃圾,然后经过清洗、烘干、熔化、过滤等20多道工序后,可以加工为“再生人造纤维”。人造纤维织成的布其实和普通布料没什么区别,经过重重严格把关和过滤,衣服也绝对没有卫生方面的问题。而这个腰包也有它特殊的名字,它是以24个再生塑料瓶为原料做成的,所以它叫24Bag。事实上,塑料再生面料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在欧美国家畅销的再生环保产品,尤其是废弃塑料再生的材料,很多都是“中国制造”。

24个塑料瓶做成的24Bag。

壳壳教练穿着海洋垃圾降解后做成的衣服。

人物:

从生物老师到“美人鱼”

现在志愿者团队中注册在案的队员有200多人,他们当中有大学老师也有全职妈妈,有中科院的博士也有小学生,总之只要你热爱海洋、热爱环境,都可以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最让志愿者们感动的是,他们见过80多岁的老大爷领着5岁的重孙子郑重地在横幅上签名,以后要做一个随手捡拾海滩垃圾的人。

志愿者们在沙滩上宣传环保知识。

青岛57中学的生物老师孔恬恬是志愿者中的资深队员了,她原本只是想制作一些教学素材用在自己的生物课上,没想到自2016年从仙本那考取了第一张潜水员执照之后便开始深入海洋保护这个课题。回青岛参加的一次潜水活动更是让她看到了青岛的海洋环境和国外著名潜点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尤其是在小港码头附近海域下潜到10米的时候有一片尿不湿在她眼前,这让她下定决心投身到青岛海洋保护志愿者的行列。两年来,孔恬恬不但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各种洁净海滩、洁净海床的活动,还把自己身在一线的第一手资料做成课件在生物课上与学生们分享。孩子们受到孔老师的感召也会在课余时间跟老师一起去海滩捡垃圾,家长们都特别支持。孔老师坚持举办海洋环境的公益讲座,还参与编写了一本叫做《海之妙》的初中生物海洋主题课程图书,由她的学生们给图书画上充满想象力的封面和插图。孔老师已经将海洋环保融入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并且尽可能多地去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而走下讲台,孔老师已经是考到救援潜水员级别,过硬的潜水技术让圈内好友都称她为美人鱼老师。

孔恬恬的环保公益讲座现场。

小学生参与到“洁净沙滩”活动中来。

孔恬恬的好友徐姗姗也是一位有趣的志愿者。作为铁路列车员,徐姗姗的日常工作就是“诗和远方”。她在长途火车上的工作时间非常长,长时间在闭塞车厢里的工作让她更喜欢辽阔的大海。所以虽然工作很忙,忙的时候会长达一个周来不及回家,但是徐姗姗还是一有空就想去大海里扎猛子。受孔恬恬的影响,徐姗姗也开始接触潜水并且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开始参加海洋保护活动。两年来,徐姗姗已经考取了国家职业潜水教练资格证,下潜捡拾海床垃圾对她来说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对她来说能把自己喜欢洗海澡、扎猛子的爱好和公益结合起来,还能给家乡环境出一份力,这简直太棒了。

心愿:

让移动博物馆有个“家”

石老人海滩、三浴海滩、小麦岛等等都是志愿者们的线下宣传阵地,志愿者们带着自制的宣传物料向市民发放,并且以身作则在海滩上进行洁净海滩的清洁活动。两年来,每个周都开展的线下公益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的理解和支持,也不断有人参与进来一起捡拾垃圾,这是志愿者们最开心看到的事情。不仅仅是海滩上的游客和市民,教育行业、新能源行业等等单位也向志愿者们发出邀请,希望能进行公益合作。

越来越多的市民受到感召,参与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来。

志愿者们在麦岛湾和大公岛还设立了固定监测点,每个月至少一次将监测到的相关数据上报给环保部门,这些数据有的还被联合国环境署采用,韩汉很高兴地说,每次活动哪怕只影响到身边的一个人也是好的,少随意丢弃一个瓶子也是好的,更何况看到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愿意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这让他对一直以来坚持的这份公益事业和家乡的海洋环境都越来越有信心。

壳壳给学员颁发“海洋环保卫士”荣誉证书。

谈及未来,韩汉期待他们的移动博物馆能够有一个固定的家,这个固定的博物馆不光展示海洋垃圾,还要摆上咱潜水员拍回来的青岛海底图片和资料,让大家看看咱青岛真正的海底世界。韩汉美好地畅想着,志愿者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海洋垃圾做成的“移动博物馆”。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还有合作的公益项目:麦岛湾24小时水下直播。如今看手机直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休闲习惯,志愿者们期待当大家刷手机的时候也能刷到咱青岛的水下直播。看看咱海底下的鱼礁生态环境,看头发一样茂密的海藻如何随着海浪漂动,看小鱼小虾如何在海草中穿梭嬉戏,看投喂一小块饵料能吸引来什么样的神秘大鱼......让更多的普通市民都对海洋产生兴趣从而了解海洋、保护海洋,是志愿者们最期待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