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沟街道│清廉文化展:老物件背后的家风情怀

2020-10-22 07:28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5050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通讯员 徐峰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文明的推动;一个个人的成长,需要家风的哺育。家风作为一种言传身教的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一件件带有时代记忆和历史痕迹的老物件,厚重了岁月积累,刻画了沧海桑田,承载着满满的优秀家风传统。没有特别的展台,工具、灯具、日用品、家电、玩具等十余件老物件有序陈列在水清沟街道文化展厅内,如同一个个老人,一坐下,就说起了故事。

针线筐——浓浓亲情的寄托

绣着花的针线筐是居民陈月芝捐赠的,它从陈月芝的母亲手里传了下来。虽然是纸糊的,有些简陋,针线篓却曾是陈月芝的“宝贝”,里面曾经装满了各种针线头、碎布、纽扣、顶针、锥子、鞋样、软尺……就像是一个沉甸甸“百宝箱”。

孩子们小时候的汗衫、棉衣、鞋垫都是老人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老人家好像无所不能,却从未听过一次她关于生活的抱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她把亲情装进针线篓、缝进衣衫里,胜似千言万语。对生活的勇敢担当成就了老一辈面对艰辛的从容,在辛苦的劳作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恬淡、无私,平平淡淡地传递着亲情,让人永远难忘。

缝纫机——艰苦朴素的印记

鹰轮牌老式缝纫机是辖区一位居民主动向街道捐赠的,因为搬家不便带走,却又舍不得扔掉它,便把它作为一份纪念存放在街道文化展厅。缝纫机经历时间洗礼被磨得透亮,却依旧能够运转如初,可见它的主人是多么爱惜。

它见证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历史时期,向人们诉说着老一辈艰苦朴素的家风。上世纪80年代布票有限,国家提倡穿戴要朴素,节约用布,人们外衣坏了都要补,小孩子长大些,小了的衣服就穿到里面做衬衣用,剩下的下脚料再用缝纫机按照不同颜色做成穿的衣服。

在那个物资还不丰富的年代,妈妈在家踩着缝纫机为孩子们修补衣服的画面已经被岁月定格,唤起年轻一代的记忆,将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黑白电视、茶具——邻里和谐的孵化器

居民张承贞捐赠的电视机是当年她结婚时用票买的。80年代,黑白电视是一家人用勤俭节约积攒下来的钱,才能买下的“奢侈品”,是当时的“三大件”之一。

那时候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丰富,谁家要是买一台黑白电视机,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一到晚上,大半条街上的人都跑到他们家去看电视。日子简简单单,和邻里聚一起看黑白电视剧的时光,想来就是“小确幸”。

朴实的百姓人家好客,客来奉茶素为传统礼仪,居家过日子,一把茶壶、一套茶具显得尤为重要。厨房里旺旺的柴火,“呜呜”的烧水声串联起了绵长温暖的岁月。

老式收音机——好学不倦的动力

居民王秀准捐赠的春雷牌老式收音机,是当年她为儿子结婚置办的,它在上世纪70、80年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物件,谁家有一台收音机是很自豪的事。

家家户户用它收听新闻、戏曲、故事、音乐、电影、评书等,大大丰富了精神生活,可以说老式收音机为人们及时了解时事、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增添了色彩。如今科技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老式收音机渐渐淡出生活,但它带给人们的美好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墨斗——勤劳能干、遵规守矩的象征

改革开放初期,木工是很多人从事的职业,木工们几乎人手必备三件套:墨斗、刨子、凿子。其中,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的工具,由墨仓、线轮、墨线、墨签组成,主要用于测量和房屋建造中做长直线。墨仓蓄墨,墨线濡墨后拉线弹下,墨签标记。几经岁月更迭,那黑漆漆的墨仓、粗硬干燥的墨线,依稀间,还能闻到一丝墨香,仿佛看见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屋宅拔地而起。

古语云“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就栋梁材”,木要成器犹如人要成材,都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政党、国家,都必需树立规则意识和规矩意识。守纪律、讲规矩不仅是对党员立身处世划出的界线,也是对党员党性修养的一种考验。只有筑牢规矩意识,时刻将纪律规矩铭记心中,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紧握纪律准绳,才能实现持续的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

老物件,小故事,承载着亲情,诠释着从容、节俭、勤奋、和谐、守纪的好家风,这也是最宝贵的“传家宝”,值得我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