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华学校教师董翠红:在“蜕变”中把更好的教育带给学生

2021-03-03 11:13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81355) 扫描到手机

“最大困难是教学中出现瓶颈、想突破又突破不了的时候,内心是很彷徨的。其实,我明白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次的像蝉一样的蜕化。”正因如此,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第12年,董翠红选择从公立学校来到潍坊文华学校。她说,来文华的半年,她有机会和优秀的老师进行交流碰撞,更专注地去打磨教学,还第一次当起了班主任,重新找回了热爱和充实。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从每个汉字、标点的表现,到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再到思想的传递......每个环节,董翠红都严格要求自己,她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凡事力求最好,希望把最好的教育带给学生。在文华,董翠红目前负责高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高一年级的教研组长。专注、打磨、呈现、反思、再打磨,身兼多职的她却并不觉得累,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奔赴在自己热爱的教学事业中。

一直以来,董翠红给自己的定位都是“向名师靠近”。她经常主动去听专家教师的讲课,学习名师们的教学设计,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她总是第一时间去学习提升。“名师的课程很多地方都设计的非常巧妙,一堂课听下来,真的会给你茅塞顿开的感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还差得远呢。”每次学到新东西,董翠红都会认真记录下来,然后揣摩、反思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随之在教学中应用。她说,文华就有很多“高人”。在日常的教学和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她很乐于和各位老师交流碰撞,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除了教学上的兢兢业业、辛勤打磨,董翠红还努力突破自己,当起了班主任,从更高的教育视角勉励学生成才。“原来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都鼓励我当,我就接下来了。做了半年,原来自己也可以,责任确实会大一些,因为你不仅要做好教学,还要照顾到学生情绪、状态等方方面面,考虑的多,花费的精力也大,不过我有信心能做好。”面对当下和未来,董翠红信心满满,奋力攀登在更高的教育阶梯上。

让学生每分每秒都不虚度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短时间的努力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长期有意识的的积累、思考、锻炼和总结。“我能做的就是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学生用好的方法扎扎实实地去学,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每分每秒都不虚度。”抱着这种态度,董翠红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知识以更新颖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爱学。

多年的一线教学中,董翠红打磨出一套教学法宝——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待优生,她更注重细节的纠错和引导,引导学生更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对待后进生,她更注重交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和每一滴进步。“利用早读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一起背,用表格进行记录,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经历‘不喜欢—不讨厌—挺喜欢—喜欢—成绩提升—更喜欢’,良性循环就开始了。”董翠红分享道。班里学生实现语文成绩从倒数第二到第一名的跃升,理科班学生成功喜欢上语文......都是董翠红用心耕耘的成果。

重学科素养培育,授学生以渔。在典范教材阅读上,董翠红不断锻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并学会分析人物、环境、背景以及所反映主题,鼓励学生多练习、多体会、多提高。“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科素养的考察,但‘语文素养’不是立马就能形成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积累不够。”董翠红说,就拿作文来讲,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必须要去见识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师一优课“国家级优课”、国家青年教师赛课“潍坊市一等奖”、教研成果奖、“潍坊市优秀课件”、“优秀指导教师”、在省级刊物《读天下》上发表论文......自2009年从事教学以来,董翠红身上满载荣誉,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从不放弃自己的成长,努力突破。2020年,她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从公立高中来到潍坊文华学校。“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当你想突破又突破不了的时候,内心是很彷徨的。我知道文华有很多高人,我很愿意跟他们进行碰撞。对于自己,对于学生,都是负责任的。”董翠红说。

10余年漫漫从教路,虽有云雨,但热爱不退。“到了学校,学生就是我的天。天气有阴有晴,有云有雨,有雷有雪,很多时候我的情绪常常跟学生有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什么问题,董翠红总能遇到解决的办法。坏情绪来袭时,她会去试着发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此而高兴。

“都说教学相长,很多时候,孩子们也给我鼓劲儿,给我力量。因为一些情况而失去信心时,但学生们会告诉我‘可以的,没问题’!整个人立马就有精气神了。”董翠红回忆,2016年,她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得了一师一优课“国家级优课”,而这次的成功就源自于学生的鼓励和配合。这让她一生难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我给自己的要求更高了,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设计的精准、有趣,把更好的教育带给学生。”董翠红的眉眼中满是坚定,她将秉持着教学上的工匠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把更好的教育带给学生。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立洲 邹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