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年的德文档案原件亮相,修复师现场为珍贵档案“治病”

2021-07-15 21:2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568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实习生 李琪 唐念雨 司立双

“神秘”的档案馆库房长什么样?一张纸质档案到底有多珍贵?档案“病了”怎么办?老百姓如何进馆查档案?

适逢机关开放日暨建馆60周年活动,带着这些问题,半岛全媒体记者跟随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参观了馆藏26万卷的库房,目睹了修复师修复残破旧档案的全过程,并现场查阅档案,体验档案查询的便利。

目前,青岛市档案馆馆藏188万卷(件、册),涵盖多个门类,作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山东省特级档案馆,已经累计接待查阅21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档案  认识青岛”。

1

60载:

一个甲子的沧桑变迁

六十年砥砺前行,六十载岁月如歌。

坐落于青岛市敦化路148号的青岛市档案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山东省特级档案馆,自成立起到现在,历经六十载沉浮变迁。

1961年7月,青岛市档案馆成立,两年后与新成立的青岛市档案管理局迁入青岛市湖南路37号(后改为39号)合署办公。十年动乱时期,一度撤销停办,直到1979年12月得以恢复。1993年,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青岛市档案馆(局)迁离原址,在洛阳路等地临时办公。1997年8月6日,位于延吉路的新馆开始启用。

沧桑过后,迎来全新的发展,青岛市档案馆工商分馆2020年12月正式开馆,是全国最大分馆,实现了飞速跨越。

7月15日,延吉路148号,青岛市档案馆四楼,“走进档案  认识青岛”机关开放日暨建馆60周年活动正式举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共30余人,分享与档案的缘分,听取档案研究学者的讲座,近距离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

“我们所在的大楼是青岛这座城市档案的重要承载者,1997年启用,总面积13800余平方米,是一座造型优美、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档案馆,标志着青岛市档案馆基础建设迈上了新台阶”,青岛市档案馆姜永河馆长说,十年间,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总量增长超过1.5倍,达到188万卷(件、册),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其中,包含33万件专门档案、近47万张照片档案、10万余盘电子档案,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青岛城市发展的历程、青岛地域风貌、城市建设、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为当代青岛留下了宝贵的城市发展记忆。如今,东西海岸,青岛市档案馆本馆与工商馆双馆联通,展翅齐飞,服务全城。

数字化档案馆引领新型档案查询。

2003年,青岛市档案馆实现了从文字记录到数字化记录的新跨越,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启用数字档案馆,并带动全市13座综合档案馆相继建成数字档案馆,形成区域性数字档案馆集群,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机关共享、馆室共享、馆际共享和社会共享。除此之外,青岛市档案馆还设立了基于互联网的档案3D虚拟展厅,推出了首个虚拟展览——“青岛:1945日军投降仪式的台前幕后”,满足了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档案文化魅力的需求。这是档案馆与高科技新时代的融合,是档案馆的一次蜕变,篆刻着时代的记忆。

以前,进青岛市档案馆查询限制很多,如今,越来越方便快捷。真正实现了从传统封闭型向主动开放型的转变。

比如,零散档案得到全面规范整理,编制了各种专题目录,档案检索实现精确化、信息化,目前已经形成1700多万条,包括多种检索途径的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从破损档案托裱发展到缩微拍摄和档案数字化,馆藏重点档案抢救任务2015年全部完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21万人次走入青岛市档案馆,查档服务便捷度越来越高,如今可提供全市综合档案馆馆藏开放档案“现场通办”查档服务,与省内所有地市、部分外省市档案馆开展了民生档案跨馆联动。

正如姜馆长所说:“60年,档案部门几经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为了档案事业更好地向前,而不变的是档案人的一颗匠心。六十载春华秋实,回首60年,我们深感自豪,备受鼓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希望有更多人走进档案馆,感受档案魅力。”

2

揭秘:

“冷酷”库房里的城市温度

现场活动结束后,令人期待的库房参观开始了。

一进四楼库房,档案保管处二级调研员孙保锋就提醒半岛全媒体记者,库房有点冷,他身着长袖,外披“白大褂”,“在库房时间长了,即便是夏天,穿短袖也会冷”。

印象中泛黄的旧档案,被装入纸盒里,整齐地摆放在密集架中。它们都有身份证,是档案查询的序列号。这一层藏的都是历史档案,时间跨越从青岛建置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德国(侵占时期)、日本(侵占时期)、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到青岛解放,形成的26万卷历史档案”,孙保锋说,大多数是行政、司法、商业、工厂等的档案,基本上记载了城市从开埠到青岛解放的政治经济发展面貌,是城市历史的载体。

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德国原始档案,已有120多岁高龄,皆为德文花体字,一块块香樟木摆放在侧,防止蚊虫叮咬,为这些珍贵的档案“保驾护航”。这些资料都是历史的足迹,纸张被岁月风干,上面字迹也不再清晰,库房的任务是将这些宝贵的资料进行保存、整理、修复。

保存档案,就是保存历史财富。

档案馆自1997年搬迁到延吉路后,四层至十一层都有库房区,全馆总共16库房,目前已经启用14个,每个库房的面积达256平方米。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财富,每个库房都恒温恒湿,保障消防安全,“温度控制在22度到24度,湿度是45到60度左右。夏季是控制湿度的重点。”

作为国家一级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馆藏特色很多,包含德文档案、日文档案、英文档案、日文档案,以及商会档案、海关档案、行政司法档案等,其中最早的原始档案是康熙十年(1671年)的捐草簿。

半岛全媒体记者已经在青岛市档案馆查阅档案7年多的时间,这是第一次进入库房,有工作人员笑着说:“别说你,我们有同事工作了十几年,都没有进过库房。”库房为何如此“神秘”?

孙保锋解释说,档案不同于图书和青铜、瓷器,它们大多数都是批量生产,即便留存不多,但还是有复制品。档案却不同,大多数都是唯一的,“档案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唯一性,进而带来真实性和原始性。比如一条任命训令发放后,虽然内容相同,但发给不同的机关单位,都有不同的价值”。

为了让“唯一”的档案不被破坏,所以库房成为重地,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出。

不过,档案资料是服务大众的,档案馆也不会为了保护档案而杜绝普通百姓与这些珍贵资料接触。在现代化的今天,档案馆将资料数字化,库存的大量缩微胶卷便是保护档案的一种方式。档案馆启动“馆藏开放档案‘现场通办’查档服务”。在一楼文档服务中心,老百姓可以查阅各种馆内资料。

“查阅档案,大家可以带着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军官证等,一切可以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于工作日期间到档案馆一楼,登记查询,打印、复印材料均免费。如果单位、组织查询,要携带单位的介绍信,不过为了保护档案利用,禁止拍照”,档案利用处处长李正香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当然,如果确实需要原件,也可在馆员的帮助下查阅原始资料。

档案利用,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

3

“治疗”:

修复师的妙手回春

原始档案,毕竟是故纸,“生病”破损在所难免。于是,档案医生——修复师登场了。

二楼档案修裱室里,三张“手术台”(长方形的桌子)上面,摆放着“手术”也就是修裱的工具:纸、棕刷、浆水、镊子……左手边是木墙晾干区,右手边是浆糊制作区。

一张1950年的手工业营业证,由时任市长马保三亲手签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后,青岛经济复苏的见证者,这张原件自然珍贵异常。

但61年的存放风化,它已经开始泛黄,边角破损,中间有一条裂痕,透出微弱的光线。它的确“病了”。

修复师、档案保管处四级调研员刘玮向大家介绍说,档案修复采用的是传统修裱技术,它以浆糊为粘合剂,运用修补或脱裱的方法把选定的纸张补或脱在档案上,以此恢复纸张的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延长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社会利用服务。

话音刚落,便开始动手修复:把档案放在一张塑料波摸上,用喷壶喷上适量的水,从而更好地展平纸张,不时地用高丽纸把多余的水分吸干。随后,用排刷刷上“浆糊”,浆糊是用小麦粉制作的,但不能直接使用,要根据根据脱裱档案纸的厚度和破损程度再进行调制,这张档案纸较厚,用的是稀浆水。

只见刘玮双手利落麻利,力度适中,涂抹均匀后,将皮纸覆盖在档案背面,动作轻柔,边盖边刷,保证充分贴合。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即便周围有众多观众围着,刘玮仍有条不紊,认真细致。再一次用高丽纸把多余的水吸干,轻轻拿起档案,吸掉桌面水分,正面朝上,取下薄膜,在纸张的四周涂上稀浆水,贴上胶贴,最后平整地贴在墙上,一套工序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将是两至三天的等待,等档案自然晾干后即可揭下,一张焕发新生的档案就可以入库保存了。

整个过程大约十分钟左右,这对档案修复师的技术要求很高,考验耐力和体力。

刘玮在随后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现场只是简单地演示修复过程,背后的准备工作同样繁琐,“首先要开始登记需修复的档案,然后检查去污、拆卷、编页码,还要整理、制定修复方案、选择合适的纸张,再熬制浆糊、准备各类工具,之后才是修复工序。整个过程需要1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十分谨慎,喷水的时候要适量,不能多也不能少,刷平纸张时要掌握力度,浆水浓稠要适应修复的纸张……”

作为修补“历史”的“医生”,容不得半点马虎,而且档案修裱与书画装裱工作不同,书画装裱追求美观,而档案修裱则力争还原文档真实的面貌。

一份档案,记录着一段历史,而档案修复师是它们的守护者,用双手将它们的生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