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冰上勇士+冰刀舞者+冰雪传奇!这些硬汉五年磨一剑,将从青岛出征冬残奥会

2021-07-19 06: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9044) 扫描到手机

本期撰稿/半岛全媒体记者 杜金城

摄影/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国信滑冰场,十多辆钢架冰橇车在冰面上飞驰。“砰”的一声,两名身穿“CHINA”字样训练衫的运动员撞在一起,连人带车摔出十多米远。没有任何抱怨,两人熟练地用手中的球杖撑地,翻滚着爬起来又投入滑行中。

  2021年7月10日,队员们在青岛国信冰场进行最后一次集训。

场地边,两辆轮椅与几条假肢格外扎眼,一些关于“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冰球比赛”的横幅还没有撤下。眼前的这支队伍,正是2016年才组建的中国残疾人冰球队,他们肩负着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代表中国出战冰球项目的重任。

  2021年6月10日,残运会冰球决赛在青岛举行,最终山东队夺冠,这是赛后队员们进行庆祝。

冰球,被誉为世界上攻防转换节奏最快的集体球类项目,残奥冰球更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奏响生命最强音!

  2021年6月7日,残运会冰球决赛在青岛举行,山东队胡光剑替换下场后,赶紧用冰水浇脸,降低一下热度。

逐梦冬奥

“我期待在北京书写自己的传奇!”

“现在就算对阵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超级强队也有信心和对手掰掰手腕。”

……

距离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开幕只剩半年多时间,7月12日清晨6点,国家冬残奥会冰球队队员们收拾好行囊,离开训练了4年的青岛国信滑冰场,奔赴北京。

  2021年7月12日清晨六点,冬残奥会冰球队员收拾好行囊,即将奔赴北京。

从车祸到运动员

36岁的崔玉涛走在人群中没有丝毫异常,只有坐下跟人聊天,不经意卷起左腿裤管的时候,假肢会显露出来。18年前的那场车祸,让他失去了左小腿,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2021年7月10日,冬残奥会冰球队长崔玉涛训练结束后,拿着自己的义肢,准备回到更衣室。

“其实当时也没当回事,根本没想过未来会怎样,感觉跟得了感冒发烧一样,好了就没事了。那时候装假肢的师傅还和我说,给你装上假肢就和普通人一样了。”让崔玉涛慢慢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眼光。

崔玉涛出生在平度市旧店镇河西芝坊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车祸后肇事司机逃逸,巨额的治疗费用让原本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男人的成长与成熟总需要生活的磨炼。为了补贴家庭,崔玉涛安装了假肢,还学会了为残疾病友安装、维修假肢。他开始出外跑业务打工赚钱,生活的千沟万壑让这个身体有了残缺的小伙愈加坚强。

与体育结缘完全是巧合,“之前压根没想过自己还能从事体育运动。2010年我回老家换《残疾证》,平度残联的马大姐叫住我说,小伙子,看你身体挺壮实,想练体育吗?我也没多想,当时自己创业干得也还不错,但总想再闯闯,她就给了我一个青岛残联领导的电话。”

  2021年6月10日,山东队夺冠后,崔玉涛赛后庆祝。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崔玉涛来到市残联,正好赶上青岛市要组建残疾人自行车队,参加山东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主教练宋年春一眼相中了这个浓眉大眼的平度小伙。很快,崔玉涛正式入选青岛市残疾人自行车队,从此开启运动员生涯。

一开始,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崔玉涛还不懂得骑车的技巧,只会用蛮力,每天进行上百公里骑行训练。训练结束后,崔玉涛的残肢常常会血肉模糊、疼痛难忍。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挨到床边,脱下湿透的裤子和桶鞋,看着被水泡白的脚趾,心中总是感慨万千:“练自行车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只有意志坚定,才能成功。”

除了体能训练,难度更大的是技巧。“对于运动员来说,‘蛮’是一种魄力。”教练认为,崔玉涛很刻苦,还是一个悟性很高的运动员,提高踏频、增加耗氧量、爬坡训练、冲刺训练……每项训练他都能心领神会,将技巧同训练有机结合,很快就成了领骑员。

  崔玉涛在房间内。

2010年8月,山东省残运会自行车比赛,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车技,崔玉涛一举夺得场地四公里个人计时赛金牌和大组赛银牌,向5个月以来日日夜夜挥汗如雨的自己致敬。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练了两年自行车,崔玉涛又被残疾人游泳队看中并选了过去。起初成绩提升很快,但毕竟快30岁的年纪,再想冲击高水平有些困难,“当时就选择退役了,退下来找工作、结婚,后来有了大女儿,感觉一切都稳定下来了”。

直到2016年,一通电话打破了崔玉涛原本平静的生活。

“当时青岛市组建残疾人冰球队,教练打电话跟我说,看过我的资料,觉得我条件不错,让我去试训。”但已经年过三十,加上拥有稳定的生活,崔玉涛没有过多考虑,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邀约。

也许是被崔玉涛过往的运动成绩吸引,也许是觉察到崔玉涛的确是个练冰球的好苗子,冰球队教练一连给他打了三四个电话。“最后教练才和我说,是当初选我进自行车队的宋年春教练推荐的我。那可是我的老教练,是我的恩师,他的面子我必须得给。约好了时间,我就来青岛这边试训了。”

有些事情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崔玉涛清楚记得自己试训的那天是2016年的4月11日,“就试训了一个周末,包括领导找我谈话,把这个项目建立、发展,以及未来要参加残冬奥会的事都说了。我觉得冰球这个集体项目非常有意思,再就是能参加冬残奥会,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2021年7月10日,队员们在场上积极训练,场外的摆着他们的出行工具——轮椅。

回家之后,崔玉涛面对媳妇却犯起了难。孩子刚一岁多,练习冰球的话,家里的大小事包括孩子,都只能由爱人一个人来操心照顾;冰球队刚成立,队员们工资待遇都不高,甚至还要动用家里积蓄……我媳妇就和我说了一句话:“你自己选择吧,我们都支持你。”

残疾人冰球的正规名称是“冰橇冰球”,队员依靠的工具就是冰橇车,在车上保持平衡、行动灵活自如是最基础的要求。但冰橇车底部靠很薄的冰刀支撑,前进则完全依靠队员利用带齿牙的手杖来撑地获得动力。所以,残疾人冰球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上肢力量,以及很好的平衡能力。

  2019年8月15日,队员们在健身房内训练体能。

从自行车项目转到冰球项目,崔玉涛等于从零开始。起跑、正滑、倒滑、转弯、压步、急停……每个动作既要有力还要可控,需要身体平衡和上下肢协调,唯一的途径就是多练习。

  2019年6月27日,当时出国集训比赛临近,冰球队员们训练十分刻苦。

每天坐在冰撬上持续滑行几百公里,他常常会摔得鼻青脸肿,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有一次还把右脚踝摔成骨裂。即便这样,他仍旧打着石膏在冰场训练。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几乎每次回家都劝他放弃。“确实是很苦,又挣不到钱,媳妇不忍心看到身体有残疾的我再去遭罪,为了逼我退役没少跟我放狠话。”

  2020年10月30日,训练中队员们汗水淋漓。

可认准了冰球这条道路的崔玉涛却像着了魔,身体上的伤痛与精神上的折磨都没能阻挡他追逐心中的冰雪梦。“和我一批进队的队员大部分都离开了,媳妇说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可能就是我的性格吧,不过现在看,我这条路算是选对了!”

书写自己的传奇

从2016年把青岛选做训练基地,中国残疾人冰球队经常来国信滑冰场驻扎。

每次上冰训练前,残疾人冰球队的20多个小伙子会聚集到更衣室,一边换衣服,一边等待外籍主教练尼古拉来布置战术。趁着教练还没来的空当,大伙喜欢放几首节奏明快的歌曲调动气氛,而拥有音响播放权的正是崔玉涛。

  2020年10月30日,国家队冰球队主教练尼古拉,他是一名场上严格、场下幽默的教练。

《青苹果乐园》《向天再借五百年》《咖啡》这些很有年代感的歌曲,这时便会从更衣室里传出。“听习惯了,这些歌符合我们队长的年纪,没办法,毕竟快40岁的人了。”年轻小队员咧嘴笑着说。

听到年轻队员调侃自己,崔玉涛一点也没生气,把运动装备使劲绷紧,“我现在就是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了,年龄最小的队员(18岁),比我整小一半,和这些年轻小孩在一起,感觉自己心态很年轻。”

上冰前,崔玉涛和队友们把冰橇和身体紧紧捆绑在一起。残疾人冰球比赛的规则与正常冰球比赛几乎一样,比赛时允许合理冲撞,运动员可以用肩、胸、臀冲撞对方控球运动员。所以,这项运动的激烈对抗程度非常高,也是冬残奥会为数不多的极具观赏性的项目。

  2021年6月10日,残运会决赛在青岛举行,山东队对阵河北队。

崔玉涛在场上司职前锋,主要任务就是进攻,从2015年进入山东残疾人冰球队开始,他和队友几乎组成了一支“常胜之师”。除了2017年的全国锦标赛决赛被河北队击败外,在其他所有国内赛事中,他们从未让金牌旁落。

国际赛场上,以山东队为班底的中国残疾人冰球队同样战绩不俗。在2018年举办的世界残奥冰球(C组)锦标赛上,他们以不败战绩获得冠军,这也意味着我国残奥冰球队首次成功晋级残奥冰球世锦赛B组。今年9月份,他们将出战B组比赛,只要获得挑战A组队伍的机会,就会给中国队参加2022年冬残奥会积累最大的信心。

  2021年6月7日,残运会冰球比赛在青岛举行,山东队队员邱殿棚在比赛中胳膊被撞脱臼,无奈只能下场进行紧急治疗。

练习冰球五六年,崔玉涛也不记得被其他人的球杆打伤过多少次,流过多少血,缝过多少伤口。“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做到冰撬、球杆、人融为一体。”从山东队队长到国家队队长,身披23号战袍的崔玉涛一路走来扎实稳当。“23号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人生,只有拼来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通往梦想的路即使遍布荆棘,我也不能选择逃避,我期待在北京书写自己的传奇!”

练冰球如鱼得水

31岁的徐金强来自山东济宁。26岁转到残疾人冰球运动项目前,他练过射箭和赛艇,也修过手机、卖过彩票,还干过视频剪辑。

  2021年7月10日,残奥冰球队在青岛进行最后一次训练,这是副队长徐金强在更衣室内,准备去冰场训练。

2016年初接到山东省残联的电话,让自己到哈尔滨去参加残疾人冰球队选拔时,徐金强一度以为遇到了骗子。“那时候在北京做视频编辑,每个月有8000块钱左右的收入,后来市残联相熟的领导再给我电话,我这才相信,当时也没想着能成,就抱着‘权当过去旅游’的心态去了。”

诞生于1960年的残疾人冰球运动,直到1994年才在冬奥会上亮相,2015年正式引入并确定参加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徐金强这批队员是第一批接触这个项目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山东是第一个开展了这个项目的省份,而青岛更是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后来还与中国残联签订了发展残奥冰球项目协议,共建国家残奥冰球队。

徐金强当初放弃射箭是因为项目太枯燥,“天天站在太阳地里一个人练,想和队友聊个天都不行,影响别人训练。”这样的情况对性格外向的徐金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虽然也拿到过省内的射箭冠军,但再想往上提成绩就难了。

“冰球项目完全不一样,我刚一接触就喜欢上了,有力量、有速度,关键是要和队友不断交流,这种集体项目非常适合我。”徐金强说,接触到冰球项目后,让这个济宁小伙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没练冰球前,徐金强脾气很暴躁。残疾带来的伤痛加上性格比较烈,生活中经常与人产生矛盾。就算刚进冰球队那时候,徐金强也没少和人打架。“当时不知道教练咋想的,非让我当队长,我这脾气一上来,自己都控制不住。”

  2018年5月17日,副队长徐金强在体能房训练。

20多人的大集体既像一个大家庭,也像一个修炼场。做了队长的徐金强很快发现,自己不能再由着性子来做事了。“不管训练、生活还是比赛,你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这个集体,我从当了队长那天起,除了和对手打过架,和队友从没有动过手。”

  队员们上场前,手指贴上胶布,避免训练时被磨伤。

磨炼了心性的徐金强不仅在山东队挑起了大梁,也成了国家队的主力。但为冰球项目吃的苦,只有他和队友们知道。“每天六点多起床就上冰滑大圈,七点多吃早饭,稍微一休息就开始上午的训练,中午休息一段时间,下午再练两三个小时,晚上还经常加练。”

这样“家常便饭”式的训练计划,徐金强和队友们坚持了六年。

  2018年5月16日,残奥冰球队员在训练中,义肢摆在一旁。

有付出自然有回报,山东残疾人冰球队从2016年成立,在国内赛场罕有败绩;中国残疾人冰球队在国际赛场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成长为一支国际上的准强队,“现在就算对阵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超级强队也有信心和对手掰掰手腕,这可能就是我们坚持付出的结果吧。”徐金强信心十足地说道。

最怕女儿躲自己

徐金强永远忘不了13岁出车祸那天的情形,自己坐在农用三轮车的后斗上,开车的小伙伴不经意的打闹嬉戏间,一辆货车与他们的小车撞在一起,徐金强瞬间失去了右腿。

“很自卑!”回忆起刚出车祸那段时间的心情,徐金强狠狠地吐出几个字。不上学、不出门,甚至不愿下床。但每次小伙伴们放学的时候,他又会偷偷地溜到大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

为了让儿子将来能维持生计,徐金强的妈妈决定送孩子到济南读书,“离开伤心地,去济南学习了组装电脑,还学习了修手机,可后来成品电脑已经很便宜,智能手机也流行起来。”徐金强学习的东西几乎都没派上用场。

  2019年6月27日,青岛国信冰球训练场内,徐金强正在积极训练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济宁当地招募残疾人赛艇运动员,体格壮实的徐金强被相中。随后,射箭队那边又缺人,他又被征调了过去。眼神不错的小徐还真射出了点名堂,在山东省比赛里拿到过射箭冠军。可毕竟是半路出家,比起那些打小练习这个项目的高手来,徐金强进步的空间已经很小。

在射箭这条路上看不到希望,徐金强决定到社会上闯闯。他去了北京,做起了视频剪辑。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在牵引着他,“打从练冰球第一天起,自己就喜欢上这个项目,为了练冰球吃再多苦也愿意。”

  2021年7月10日,队员们在青岛国信冰场进行最后一次集训。

不过心中的热爱时常会被现实冷却,山东残疾人冰球队起初组队的时候,队员们工资很低,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那点钱真不够大伙出去吃顿饭。那时候我已经成家了,每次和老婆打电话都得给她做工作。”

后来徐金强和爱人有了爱情的结晶。2020年元旦出发到国外比赛,回国后赶上疫情肆虐,徐金强和队友一起过上了封闭隔离训练的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没能回家,“虽然平时也视频,但孩子那时候太小了,根本不认识我,好不容易回家,一个劲躲我,我心里那个难受啊……”说起过往的那段经历,徐金强差点掉下眼泪。

  2020年10月30日,冰球队员胡光剑与孩子视频连线。

干吗不开开心心的?

结束一个上午的训练,坐在酒店房间的床铺上,徐金强摸了摸自己的拐杖。“以前觉得老天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我遭受这样的惩罚,但后来我看到了比我惨的人,心理上突然有点知足的感觉。那时候就想,原来老天对你很眷顾啊,出车祸的时候,给你留下了半条命,要不然命都没了,还练什么冰球,哪还有现在和队友们一起备战奥运会的经历。”

  2021年7月11日下午,徐金强在这个酒店住了四年,第二天就要出征前往北京,一直待到明年比赛结束。

出车祸那会儿,徐金强经常认为眼前的生活是一场梦,等这场梦醒了,自己还是以前那个能蹦能跳的徐金强。

“我在医院的时候,小伙伴们来看望,我蒙着头告诉自己快点醒过来,使劲掐自己大腿,但谁知道,这个醒不过来的梦一做就已经18年了。”说这话的时候,眼泪在徐金强的眼里打转。

从悲观到乐观,从怨天尤人到积极向上,是冰球运动和团队改变了徐金强。“从打冰球开始,越来越发现不能怨天尤人,哭哭咧咧也是过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干吗不开开心心的?这个团队给了我很多正能量,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小到上下车拿行李,大到训练比赛,我们20多个人都是互相依靠、互相帮助。”

如果没有中国在2022年拿到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办权,徐金强和崔玉涛很有可能不会被命运牵领到冰球这条道路上。同样,也是他们的努力成就了中国残疾人冰球运动的攀升与辉煌。

  2021年7月12日清晨六点,冬残奥会冰球队员收拾好行囊,准备离开青岛。

“趁着年轻得好好拼拼,奥运会拿不到成绩都没脸回家,这个机会特别难得,别的项目练10年不一定能去奥运会,我们练了5年时间,就要去打奥运会了,你说我们能行吗?”

残奥冰球简介

残奥冰球原名冰橇冰球,是冬残奥会两个冰上比赛项目之一。该项目在第一届冬残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在第六届冬残奥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冰球比赛设一枚金牌,将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冬残奥会冰球比赛共有8支参赛队伍,每队可由15名男队员参赛,或者最多16名队员参赛,其中至少包含一名女队员。双方各派出包括守门员在内的6名队员上场,比赛中可随时换人,且没有名额和次数限制。每场比赛共进行3局,每局15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若3局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加时赛一旦进球,比赛即结束。加时赛结束如仍平局,双方将通过射门比赛决出胜负。比赛分为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其中,预赛分为两组,进行单循环赛,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进行交叉淘汰赛,胜者将进入决赛,决出冠亚军,负者决出第三、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