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互联互通,奏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大合唱”

2021-10-19 20:58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95400)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李红梅

  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下,实现高质量互联互通是能源合作、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平台作用,推进能源高质量互联互通,并合力推动绿色能源投资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绿色复苏?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围绕“高质量互联互通助力能源贸易投资”展开深入交流,带来不同观点与发展路径的碰撞。

中国企业,能源合作的重要支点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

  “道路通,百业兴”。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降低国际经济活动成本与促进国际经贸增长的关键路径。在打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瓶颈方面,中国企业展现着责任和担当。

  在巴基斯坦,默拉项目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直流输电技术,对巴基斯坦畅通南北电力大动脉,降低国家电网损耗,优化电力布局,推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巴基斯坦见证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

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能源贸易投资专项论坛高端对话环节

  能源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加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用清洁能源支撑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8年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性优先领域,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公路、铁路、航空、海运、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基建领域的合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高质量互联互通的密码

  能源合作的高质量互联互通,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连”,更要把握如何“通”以及“通”的内容。

  在“一带一路”的广阔版图上,加强能源合作符合区域国家的共同利益,为区域各国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但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也使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高质量的互联互通,需要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相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能源贸易投资专项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要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行业政策的调整,随着各国气候目标的逐步完善,如何实现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是能源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发表主旨演讲

  近年来,大国博弈对绿色基础设施行业发展产生影响,部分国家政策壁垒增加,行业政策连续性以及行业开放度有所下降。

  “加强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的愿景,应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对话中,积极引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权。”她认为,建立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传播体系,建立国际舆情监测分析机制,未来可以考虑在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建设区域办公室,传播绿色投资经验和最佳实践,吸收更多的沿线金融机构加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研究设立绿色担保基金等。

拥抱更加开放的青岛

  当下,青岛的高水平开放正在向纵深拓展,“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合作,也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期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携手共同发起能源绿色发展务实行动,联手打造国际能源绿色发展合作新平台。

  在此机制下,将推动相关企业联盟、智库联盟和产业基金的建立,吸引更多技术、资金、人才的汇聚和项目落地,并将于2022年召开国际绿色发展促进大会成立仪式,为促进绿色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加强绿色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介绍了上合示范区在拓展能源合作方面的积极行动,将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新平台,发挥上合国际能源中心的政策及资源优势,推动上合建设成为国内外能源企业集聚中心、能源合作商务活动中心、能源发展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以点带面助力上合建设成为具备一流服务水准的国际会客厅和连接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