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个月 1700余盏路灯“上岗”!今年青岛已整治提升路灯设施5590处

2021-10-26 07:26 青岛日报阅读 (94571) 扫描到手机

平度市上海路已实施完成路灯亮化工程。  王冰洁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路灯亮了,再也不怕走夜路了!”近日,平度市上海路的路灯齐刷刷地亮起,不少路过的市民群众纷纷称好。一盏盏明灯不仅照亮了居民的回家路,也让整个城市更有温度。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今年我市将“整治提升路灯设施3000处”列为市办实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提升路灯设施5590处,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市内三区新建及改造路灯1700余盏

一辆橙黄色的路灯高空作业车停靠在路边,工作人员站在操作平台上,戴着绝缘手套,娴熟地打开灯盖查看路灯情况,并更换新灯具。对于上述场景,市民并不陌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数百位路灯维修师傅每天奔波在路上,最大工作量时每天每人要更换灯具20盏。

“为了确保早日‘让路灯照亮群众夜行路’,今年我们加快实施进度,除了提升改造主次干道到期和超期服役的路灯外,还对背街小巷、有路无灯区域进行新设、增补、更新,并修剪挡光严重路段树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设施建设处三级调研员陈忠信告诉记者,针对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市政道路照明管理维护实际情况,前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各方人员进行实地踏勘,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将存在的问题分为“有路无灯需新设、路段缺灯需增设、老旧设施需更换”三类进行整改,目前今年市内三区新建及提升改造路灯达1700余盏。

据悉,今年我市着力解决了徐州路甬道、蒲台路、菜市二路、沈阳支路等背街小巷的路灯遗留问题;在朝城路、观城路、长春路、宁安路、宾川路、惠水支路等新设或更换灯杆灯具;协调解决镇平一路未移交路灯设施长期不亮等问题,进一步消除道路照明暗区和安全隐患,提升了城市夜环境品质。

路灯虽小,但建设任务并不简单。实地勘察、制定方案、手续审批、基坑开挖、基础浇筑、路灯安装……记者采访获悉,在克服了天气多变等因素影响下,今年市内三区路灯整治提升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压茬推进,在做好充分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千余盏路灯从启动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了不到三个月。

“智慧灯杆”为道路做“减法”

如今行驶在城阳区硕阳路上,两侧的多功能智慧灯杆十分“吸睛”。通过数字化管理,一个个灯杆变为兼具5G网络服务、道路照明、交通红绿灯、交通指示牌、LED信息屏等多重功能的智慧前端,服务于照明、交通、公安、城管、环保等多个场景,为道路做“减法”的同时,也成为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

着眼智慧灯杆建设,城阳区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记者了解到,未来3到5年内,城阳区将分步启动辖区内28条主要新建改建道路的智慧灯杆建设,合计里程超过80公里。截至今年9月份,已开展试点项目7个,建成银河路、硕阳路、中城路多功能灯杆820基。目前还将继续推进靖城路、环城北路、亚洲杯比赛场馆周边三条道路(泰城路、民城路、规划路)约1000基多功能智慧灯杆建设。

记者采访获悉,城阳区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发挥区属国企运营优势,积极推行“阳光合杆+智慧应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企业运行模式,不仅充分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也减少了财政支出压力。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发了智慧灯杆综合管理平台,统一数据和接口标准,形成开放共享的“1+2+2+N”(一杆、两网、两平台、N维应用)系统架构,可实现多功能灯杆、物联网和云平台的有效结合。目前,该智能监控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此外,城阳区还编制印发了国内首个区级智慧灯杆技术导则,填补了我市多功能灯杆建设技术指导空白,为全市推广应用提供了标准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