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硬核科技搭起东方“幻影宇宙”!电影“十四五”开局 中国影人在青岛闷声做大事

2021-12-01 06:2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69481)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悦 图/东方影都提供

开心麻花史上“最强之作”《超能一家人》剑指2022年春节档,国内首部“空中犯罪”电影《危机航线》刚刚杀青,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流浪地球》第二部拍摄正酣……这些代表中国电影工业顶尖水平的视效大片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在青岛拍摄。

近日,《“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锚定文化强国目标,聚焦电影强国建设,对未来五年中国电影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

《规划》对电影创作生产更加繁荣、市场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电影科技能力显著增强等硬指标写进了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版图中,那么作为中国科幻电影创史之地的青岛,正在发生着什么?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期待?

●《规划》提出,大力扶持科幻电影和优秀动画电影的创作生产,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加快电影科技创新,推动电影摄制提质升级,加快电影特效技术发展。

“三幻”电影的首选拍摄地

“科幻让想象力升空,也助推电影技术不断进步。科幻电影既是对未来图景的描绘,也是‘科技美’和‘艺术美’的结合。”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如是说。走在东方影都的影视大道上,你会被现代工业化园区的庞大与科技感所吸引,几乎每个国际标准的摄影棚、置景车间里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

“中宣部重点影片《731》正在园区紧锣密鼓地拍摄,该片用了6座摄影棚,超过16000平方米的置景;乌尔善导演执导的奇幻动作大片《一人之下》也即将开机……”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招商管理部总监索雷用“厚积薄发”来总结今年的影都气象,“今年已经签约45部大体量影视项目,创造了运营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在影视综三大领域承包了一整年‘热度’。”院线电影方面,年初的《刺杀小说家》打破了国产工业电影拍摄的天花板,揽获了第34届金鸡奖六项大奖提名;中秋档《峰爆》脱颖而出,惊心动魄的水戏再次证明了青岛东方影都水下制作中心的硬实力;剧集方面,《号手就位》《舍我其谁》《真相》等在市场上都掀起了不小的水花;综艺方面,《2021爱奇艺“为爱尖叫”》、优酷的《“拳”力以赴的我们》《这!就是灌篮4》以及即将亮相的腾讯视频《你我皆王者》,三大头部视频平台都是“回头客”。

“园区营业3年,拍摄过的影视剧超60部,综艺节目13部,大型活动34场,各类广告27个,目前累计上映的电影票房已近120亿元。”索雷介绍道。

东方影都水下制作中心

这两年,许多中国电影匠人都在这里闷声干大事,包括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李依璠的《鬼吹灯天星术》、开心麻花团队的《独行月球》《超能一家人》以及赵小丁导演的影版《斗破苍穹》等,东方影都已然成为了国内科幻、奇幻、魔幻,“三幻”大片的首选拍摄地。

而眼下备受瞩目的则是《流浪地球2》的开拍。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横空出世,由此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今年“地球”再临,从第一部的起航点西海岸新区银沙滩再度出发,续写科幻新世界。

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不仅可以代表一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平,也是打通产业上下游的利器,还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在孙恒勤看来,当前中国的科幻影视刚刚起步,需要大量资金支撑、人才储备,但随着越来越多电影人加入,未来充满希望。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

由艾伦、沈腾主演的《超能一家人》,是开心麻花史上制作投入最大、难度最高的电影。导演宋阳带领剧组跨国拍摄、辗转六地,超1700个特效镜头。孙恒勤告诉记者,2019年10月,东方影都与电影《超能一家人》项目结缘。为了一场影片中的“重头戏”,剧组启用了园区的10000平方米单体摄影棚。这座影棚高达22米,具备充足的物理空间,剧组在棚内运用多自由度平台+机械臂拍摄,这也成就了开心麻花影业走向“工业喜剧电影”的一次创新尝试。

“影片将于2022年大年初一上映,相信大家能看到中国工业喜剧电影的进阶。”孙恒勤说。

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

●聚焦建成电影强国远景目标,《规划》提出,国家电影高新技术研究实验室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电影科研成果更加丰富,电影工业化基础更加牢固,特效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影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虚拟化制作的“科幻”现实

前不久,法国电视二台记者来青岛采访,感慨地将“东方影都”称作“中国坞”,与好莱坞比肩。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也成为东方影都的巨大机遇。

用《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编剧、制片人龚格尔的话说:“科幻电影拍摄与其他电影不同,动辄几百上千人的团队不可能多地区反复移动拍摄。东方影都这种周边设施完善的影视基地不仅为科幻电影制作提供了专业、高端的硬件拍摄基础,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剧组工作人员的成本消耗。”采访中,许多制片人、导演都表示,之所以选择这里,看重的就是东方影都以高新技术为支点撬动影视工业化发展的实力。

东方影都数字影音中心

作为全球范围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综合项目,东方影都是国内首个经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拥有40个世界顶级摄影棚,世界最大的单体万平米摄影棚,世界唯一的室内外合一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制作的数字影音中心。

产业园5号棚内还有最具前瞻性和市场开拓性的数字科技影棚项目——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包括虚拟拍摄、LED拍摄、可视化剧本、动作捕捉、面部扫描、CG内容等技术,能满足不同电影拍摄及非影视行业的CG内容制作需求。

“平台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采集现实世界的高精度三维数据,包括人物角色、场景、道具的几何形态,人物角色的动作数据,摄像机的三维位置信息和镜头信息等。对这些三维数据进行二维投影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平面内容中的数字部分。”索雷举例介绍,传统电影制作过程通常是线性的,包括开发、预制作、制作和后期阶段,迭代极具挑战性并且代价高昂,开发工作常常彼此孤立,资源使用不兼容。而虚拟拍摄和可视化剧本能帮助制片人提前把控全局、控制项目预算。电影制作人能够以协作方式对视觉细节进行实时迭代,制片阶段即可制出高质量画面,实现资源相互兼容,从视效预览到最初输出过程中均可使用。

东方影都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

索雷表示,《流浪地球2》就应用了可视化剧本技术。按照正常的逻辑,一部电影的完成,导演一般先通过剧本的解读,勾画分镜、场景和演员,做有效的结合,然后演员拍摄。但是到了实际拍摄过程中,剧本从纸面到了现场,会发生很多不可预料、不可实现的变化,那么现场再找场地,再调整布景、配置演员的话会造成很多人力和时间的浪费。而剧本可视化,打破传统的拍摄流程,采用了预拍前置的流程,能够最大程度地完成一些作品的试错和流程调整,通过提前的表情捕捉、动作捕捉、光学捕捉等,进行数据建模,把拍摄场景、画面进行预演,可以有效规避浪费。

“我想象,未来可能剧组就一个摄影棚,500平米就够。大家进去就像上班一样,大部分的场景、道具都可以用虚拟引擎建模,不用浪费时间转场。”《理想之城》导演刘进的畅想也许不久就能在青岛实现了。

即便已经拥有如此多的顶配硬件,东方影都依旧还在进行技术迭代,一个天花板级的LED棚呼之欲出。孙恒勤透露,“我们正在进行全新的实验和探索,针对新一代LED拍摄技术进行尝试和突破,以期在电影内容生产中发挥作用。”

东方影都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

●《规划》提出,提高电影基地(园区)建设水平。引导各地科学规划发展电影基地(园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支持重点电影基地(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服务能力,以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基地企业与旅游、传媒、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内涵和综合效能。

以“科技影都”引领电影工业

“《规划》在不同维度给东方影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孙恒勤告诉记者,“东方影都一直围绕‘全产业链配套的电影工业化生产基地’这一核心定位来发展,‘打造科技影都,引领电影工业,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文化强国’。”

在产业链上游,东方影都以电影为纽带、以金融投资为依托、以产业为核心,汇集国内外影视企业和金融资本,推动双方紧密务实合作,搭建起一个可供影视产业与金融投资领域交流合作的专业平台。11月中旬的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上,海发集团与华人文化签约,希望未来孵化出更多“青岛出品”的项目。对此,孙恒勤表示,“招商方面虽然吸引了不少头部项目,但远远不够,我们一直在创造优渥的营商环境,希望全球的影视投资、制作公司都能汇聚于此。”

末那特效工作室人员正对演员进行化妆工作。

服务配套环节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高端“链头”项目在此集结,不仅保证了园区电影制作的水准,同时也反哺了自身。如满天星(青岛)服装道具场库,包含两座置景车间,其中陈列的服装、道具达10万多件,不乏《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大制作留下来的珍贵道具;曾参与《长津湖》《独行月球》《金刚川》的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与《寻龙诀》《封神三部曲》《刺杀小说家》合作的末那特效工作室以及专注于影视配音、播客领域的冠声文化,倍视传媒、全视角公司、宝荣宝衣、先力器材等,能为剧组提供30余项服务业务,完全覆盖从剧组入场到离场的各个环节,让剧组实现零转场、一站式拍摄。

在孙恒勤看来,影视创作是一门综合艺术,而工业化不仅需要一套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同时需要合作形成一种默契。比如,末那特效工作室跟着《封神三部曲》来到东方影都,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认同,而是关于美学的统一。再比如,满天星(青岛)服装道具场库,不仅租赁道具,从开发设计到营运都有,综艺节目《这!就是灌篮4》拍摄完毕,道具满天星可以回收,其他剧组再来可用,一个高能影视产业生态已然形成。

青岛影视外景地

与先进的摄影棚相呼应,外景地也成为影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距离东方影都40分钟车程的藏马山影视外景地,投资50亿元、占地1500余亩,拍摄与旅游商业一体化,包含古装拍摄区、民国老上海和老青岛街区、欧美街区、民国老北平街区和石库门建筑区等五大功能板块,可谓有山有海有历史印记,《封神三部曲》《鬼吹灯天星术》都是在那里拍摄完成,与园区形成了双城联动发展格局,成为山东省“1+N”影视产业基地布局的核心园区。在影都不远处的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已建成运营,计划到2022年集聚高新视频企业超过300家,其中头部企业50家、重点实验室8个;青岛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也将于今年竣工……

据悉,自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剧获得备案立项的项目总数达到了80余部,而正在热映的《铁道英雄》票房破亿,由杨紫和王千源主演的《猎毒》正在拍摄,逐步实现由青岛拍摄到青岛出品的转变。

此外,青岛交通的发展更是拉近了和重要城市的距离,青岛到北京高铁最快3小时到达,地铁1号线南段即将通车,整个东方影都片区的居住、教育、医疗等设施越来越齐全。“电影之旅”的品牌化之路意味着将聚集更多优质资源填补山东省“影视产业+文化旅游”的综合空白,使青岛市文旅产业更加丰盈,形成影视文化为核心的全新文旅产业平台。“园区将来要建一批大师工作室,希望行业大腕能够住在东方影都,让东方影都更具灵魂、更加有创作氛围。人员、技术、信息的交流会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方便。”孙恒勤说。

>>记者手记<<

地利人和,加持电影之都

这两年,青岛推出了空前的补贴政策,为落地西海岸新区的影视企业、项目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扶持,整体兑现补贴资金已经超过1.6亿元人民币。今年8月,西海岸新区又修订出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影视企业、重点项目、影视融资、优秀影视作品创作、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等八个环节进行扶持,贯穿产业全链条。

青岛还设立国内首个地方影视管理服务机构——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与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剧组和企业提供“一窗受理、全流程跟进”服务。服务平台以“保姆式、专员化、店小二”的理念,围绕影视企业和剧组需求,梳理出涵盖行政审批、海关、公安等部门的20余项影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涉及企业注册、剧组人员备案、外籍人员签证办理等审批事项,实行零收费、专员化代办服务。

另外,平台还引入第三方机构,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低价、透明、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和财税记账服务。对社区、医院、风景区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资源,协调公安、卫健、教育、街镇等部门,为影视剧组提供资源支持和取景服务。

《流浪地球》剧照

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转设并揭牌的青岛电影学院,也将为影视人才的储备提供便利。影视教育需要更多实践,专业电影学院的出现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作、制作能力。东方影都的设施更是为学校实践教学方面提供了硬件保障。

“这边的人实在太好了,我在全国其他的地方还真没见过。”丁黑导演曾在《警察荣誉》杀青的时候说,“这次很多戏是在乡镇拍摄,当地的老百姓好得让我感动,街头巷尾的阿姨叔叔,洗了葡萄、西红柿,切了西瓜,还有自己家种的黄瓜,不止一次送来给剧组,西海岸这边的民风实在太好了。老百姓自觉自发地为剧组做好事,提供方便。”

孙恒勤对丁黑导演这段话记忆犹新,他表示,口碑是口口相传的,现在包括乌尔善、郭帆、路阳再回来拍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就是青岛的财富。

《刺杀小说家》剧照

青岛西海岸新区制定了影视文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案,开发运营影视政策网上申报一体化平台,政企合力谋划实施一批锻长板、补短板重点项目,聚力稳链固链,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出品、拍摄制作、发行放映、基础设施、影视金融、5G高新视频、影视+”等分链,已然成为影视项目孵化、成长、发展的沃土。孙恒勤说,目前遗憾的是缺乏“青岛出品”,希望未来青岛电影行业强的地方更强,短板的地方补齐,能够真正把“科技影都”品牌打响。

青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13个电影之都之一,也是中国首个“电影之都”,应以《“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契机,顺势而为,进一步延伸电影产业链条,充分发挥电影产业的杠杆作用,利用电影产业,撬动和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老牌影视基地横店、象山也在发力,而苏州、厦门、海南也出台了一些列的优惠政策,青岛想笃实“电影之都”的名片需砥砺前行,如何构建影视产业文化与城市软实力之间的良好互动,这是政府层面在文化方面要思考的问题。相信在迈向影视强国的征程中,青岛将会持续贡献生生不息的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