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大黄鱼又回来了” 追踪报道:大黄鱼捕捞强度要合理控制

2022-01-20 14:12 光明日报阅读 (39161)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追踪报道!大黄鱼捕捞强度要合理控制

象山渔民一网捞出2450公斤大黄鱼的新闻,连日来,在东海海域荡起了一波又一波涟漪。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是东海大黄鱼资源密度较多的一年。今年捞鱼的人,也多于往年。”浙江省象山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站长任其浩说。

一网打上这么大的野生黄鱼,船员杨天胜开心地笑了。象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个消息让人既喜又忧。”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首席专家严小军表示,喜的是,这表明经过多年的努力,东海的海洋生态、渔业资源正在恢复中;忧的是,在没有对野生大黄鱼的恢复状况作出科学研判之前,捕捞强度不应过大。

资料显示,大黄鱼属于暖湿性近岸洄游性鱼类,具有集群习性,在生殖季节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形成鱼汛。冬季,因为温度、水系、潮流等条件,东海的外海海域变成了大黄鱼的主要集聚地。东海大黄鱼的寿命在30年左右,需要3年才能从幼苗长到繁殖期。

严小军的团队已经从象山拿到了16条大黄鱼做实验样品。“对大黄鱼最科学的捕捞数量应该在每年7万吨,这样才能维持平衡。”他介绍,上世纪70年代,因为大量围捕——甚至出现了数千渔船一起“围猎”的情形,一年捕了14万吨,造成鱼种濒临灭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得以恢复。“但是,目前看,这种恢复还在起步阶段,区域在哪里、产量如何、洄游路线是否变化都需要研究。希望研究结果能给科学捕捞提供依据。”他说。

“东海作业的渔船来自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在这个海域作业的渔船有近4万艘,其中24米长的大型渔船近半。大黄鱼是中国近海渔业的象征符号,是海洋文化记忆。对它的捕捞强度不能超过它的恢复能力。”浙江省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渔港管理处处长林建国说。

(本报记者 曾毅)

【短评】保护,须臾松懈不得

1月17日,本报大黄鱼一网2450公斤的消息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网上“人不负海洋,海洋定不负人”“厚待海洋就是厚待自己”的留言获得了大量点赞,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大黄鱼又回来了”的由衷欣慰。

今天这则消息,让我们在兴奋之余,又添些许隐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保持适度的捕捞量,只有合理地“耕海牧鱼”,才能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我们才能年年有大黄鱼吃。

其实,大黄鱼的整体生态链依然脆弱,以全国八大渔场的吕泗渔场为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毁灭性破坏后,休渔至今,大黄鱼的整体恢复仍未见明显起色。可见,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之后,恢复起来绝非易事!正如专家所说,当下东海大黄鱼的恢复,仍处于稚嫩的起步阶段,还需要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对海洋渔业资源恢复进程的保护也是一场大考。科学的研究、缜密的规划、坚决的执法、精准的行动都十分重要,须臾松懈不得。在这场考试中,怎样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认真思考。

(作者:周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