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007年12月31日讯(记者 刘颖)12月30日凌晨2时许,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津巴布韦服务队第二批志愿者吴绪永回到岛城老家。至此,我省选派的首批援外青年志愿者(共15名队员)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胜利回国。今天下午,刚刚回国的吴绪永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津巴布韦的酸甜苦辣。
两个星期才洗一次澡
今天下午,记者在香港中路一家咖啡厅见到了青岛大学团委副书记、刚刚从津巴布韦归来的志愿者吴绪永。“回到家的感觉真好。”刚刚回家见到分别一年的亲朋好友,吴绪永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2007年是津巴布韦最困难的时期,通货膨胀率世界第一,年初我们刚到的时候,1美元可以兑换4500津元,到年底回来的时候,1美元可以兑换200万津元。今年6月份,由于政府对商品限价,很多超市的货架全空了,我们买不到油、鱼、肉、米,只好委托黑人到乡下高价购买生活必需品。”
吴绪永告诉记者,当地人说英语带有浓厚的津巴布韦味儿,刚开始大家很不适应,有时候学英语学到凌晨,只有苦学才能很好地跟他们交流。另外,饮食也不习惯,很难消化。“虽然当地也有中国菜,但由于交通不便,去餐馆很困难。另外,与亲人联系也很费事,电话打两三次才能打通,网速也特别慢,到网吧上网一个小时得十几元钱。”
除此之外,最令志愿者们窘迫的是,停水停电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停电,一停就是三四个小时。停水也时有发生,为了应对水荒,平时我们用所有的瓶瓶罐罐灌满凉水作为储备,严重的时候,两个礼拜才能洗上一次澡。”吴绪永告诉记者,尽管如此,当地人能吃的苦,他们大家也能吃。
当地人态度很友好
作为首批援助津巴布韦的中国志愿者,吴绪永和来自山东的14名队员一道于2007年1月23日抵达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我被分配到哈拉雷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上半年教60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下半年教计算机系的18名大一学生,他们对中国很向往,经常向我提问题,‘中国是不是很大’、‘中国是不是也很美丽’等等,以后上课前的十几分钟我都会教他们说一阵汉语。”
吴绪永说,那里的人多属于绍纳民族,性格非常温和,对人谦恭。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阵喊声“中国朋友,你好!”,循声望去,只见学校附近的建筑工人停下手中的工作远远地向他挥手。“以后,每次经过这里,我们都互相问候。”
令吴绪永印象最深刻的是,2007年2月9日,他和另一位志愿者董源庆正在哈拉雷科技大学的宿舍里贴窗花,邻居Kranga和妻子好奇地走过来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俩解释说,2月18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贴窗花是为了过节。“得知这些精美的窗花是手工制作的,他们夫妇更是赞不绝口。后来大家还写起了春联:‘桃李芬芳满天下,中非友谊地久长’。”
愿为中非友好做贡献
“从非洲回来,我们每个人都瘦了十几斤,皮肤也都晒黑了,但这次志愿服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收获,我们感受着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历史文化,深深被津巴布韦人那种隐忍、快乐的心态所感染,不虚此行。”吴绪永说。
吴绪永告诉记者:“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向来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在津巴布韦的志愿者如果能够为进一步增进中津了解、加深中津友好、促进中非合作做出贡献,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编辑: 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