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要出门跑公共厕所解决“大小问题”,排队是常有的事儿,厕所里没有自助冲水系统,便池要几天才清理一次。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忆苦,而是瑞昌路青岛染料厂宿舍、嘉定路青岛晶华玻璃厂宿舍等地的平房住户每天都要经历的生活细节。有人曾说,要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只要看它的厕所设施和清洁程度即可。如今青岛市内的公共厕所大多已更新换代、光鲜干净,可仍有40座卫生条件落后的旱厕散落在四方、李沧的老工厂宿舍区以及城中村片区。使用这些厕所的人,有曾经的国企老工人,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外地来青务工的低收入租住户,他们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些几乎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在家属院里的公共厕所方便,吴老太太跌过好几次跤。70多岁的她常年有病,腿脚不便,一到晚上或者冬天 ,上湿乎乎的厕所就成了令她胆战心惊的事。“这都怪我们住的地方差 ,连茅房人家都不爱管,经常没人修没人清理。”吴老太太抱怨说。
吴老太太并没住在农村,她所说的“茅房”以及她的家,就在四方区嘉定路晶华玻璃厂宿舍,那一片是曾辉煌一时的老工业区,那里的人们,曾在同辈人羡慕的眼光中拿国家的工分、分集体的住房,吴老太太的老伴儿吴槐山就是其中的一个。上世纪60年代,他们一家如愿分到了房,虽然没有单独卫生间,只有集体公厕,而且大家的住宿条件也都一样,人人都认为分到的房子是好房子。
公厕就在职工宿舍大院里,家家户户都靠它解决方便问题。每天早上在厕所门口排队,是生活之必需,也是邻里们每日寒暄问候的第一个站点。厂区宿舍大院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公共”的味道,当初没有人觉得这不妥帖。
可惜这妥帖的房子、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旧、变落伍。一晃过了三四十年,人们发现,随着企业的衰落、收入的锐减,老工业区的基调日益变得灰蒙蒙的,曾经的福利房成了陋房危房,没有厕所成了无可挽回的缺憾。留在职工宿舍里的老住户年纪越来越大,去公共厕所的人越来越杂,那里脏乱差不说,冬天里常常黑灯瞎火、路面结冰,有时连如厕人基本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
吴槐山和老伴儿每天要去的厕所是啥样?记者跟着老人走了一遭。20多年前在儿时老家的记忆被小部分地唤醒了:一座简单的低矮砖房,里面三个被半截瓷砖墙隔开的蹲坑,坑四周地面上布满了污秽物,气味很难闻,基本的卫生都难保证,更不用谈个人隐私……一位在此路过的年轻姑娘走了进来,一看这光景,又皱着眉头走开了。
除了吴槐山家旁的老式厕所之外,市内还有条件更差的厕所。记者从市政公用局市容环卫处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内四区有公厕300多处,绝大部分都是上下水设施齐全的新式厕所,但仍有旱厕40多处,它们多分布在四方、李沧老工业区的职工宿舍区以及城中村里,另外还有一小部分老式厕所,尽管有下水系统,是改良型旱厕,但因缺少维护和清理,其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使用它们的人仍旧在称呼它们为“大茅房”。
谁还在繁华的都市里使用这些“大茅房”?是一些像吴槐山这样的老企业职工及其亲属,还有大批外地来青的低收入租住者 。他们都曾经或正在参与着为城市增添繁华的工作,但他们似乎不是繁华的最大享用者 ,看看那些厕所就知道这一点。
有人说,比起吃上饭、住上房、就好业等等“大事”,上厕所根本就是提不上台面的“小事”,公厕好不好不打紧。
也有人说,公厕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体现着人的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变革进步。对待厕所的态度,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乃至伦理标准。吃喝拉撒睡,样样皆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厕所并不是一件小事。希望“吴槐山们 ”家门口的“大茅房”,能够早一天变成干干净净、走上去不用怕摔跤的公厕。
文/图 记者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桑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