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巴拿恰如今已聚集了众多人气。
这是一条全长582米的道路,这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史上的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这里将成为新北川人重新创业的希望之路。
2009年12月,威海市和济宁市的援建者们汇聚原安县黄土镇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启动了给北川建造一个“造血”平台的宏伟工程。连砸10套不如意的样板房、与5个月的雨季抢时间、破解传统羌寨安全性低的难题……2010年10月,山东的援建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10个月建造一条顶级商业街的奇迹。如今,这条名为北川巴拿恰的道路,已经帮助4000余名新北川人解决了就业难题。
山东人送来新地标 4月30日下午,永昌河畔车流如织。一辆辆挂着“川”、“渝”、“甘”的车辆,尽管来自不同方向 ,但去处却是同一个——位于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永昌河东岸的北川巴拿恰。
在那里,偌大的停车场上难寻一个空车位,收费员不断地劝说着一个个焦急的司机:“再耐心等等,马上就有车位了 。”话音未落,一辆拉着100位“成都小记者”的大巴车又准备驶进停车场,急得收费员冲着大巴车司机连连摆手。在北川巴拿恰入口处做生意的张小燕告诉记者,4月20日北川巴拿恰开门纳客时,来了4万多人,而看上去4月30日当天的人流,比开业那天还要多。
“巴拿恰”,在羌族的语言中是集市、市场的意思。顾名思义,北川巴拿恰就是北川的商业街。这条街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羌文化的韵味,与此同时,又处处散发着时尚的气息:有咖啡店、酒吧、西餐厅,还有各种品牌服装的专卖店。
“我在北川老县城生活了20多年,从来没想到北川也能有一条自己的商业街。”看着如此热闹的景象,“老北川”张小燕坦言,有时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北川历史上的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也是山东人送给北川的新地标。”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唐红梅告诉记者,北川巴拿恰位于北川新县城的中轴线上,由威海市和济宁市共同援建,于2010年10月竣工,全长582米,宽130米,由27栋单体的建筑、7座碉楼和一座大型广场构成。在山东援建规划中,北川巴拿恰是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北川新县城的门户。
绵阳市官方宣传语中,北川巴拿恰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唐红梅说,有了这条街,北川有信心把它打造成与丽江四方街齐名的旅游名街。
10个月建成商业街 看着如今繁华的北川巴拿恰,又有谁能想到其建造过程中的艰辛。“根据北川的重建规划,新北川将来的发展要以旅游业为主。咱也考虑着要给北川留下一个‘造血’平台。最终,省里与当地达成了一致意见,要给北川造一条国内顶级的商业步行街。”时任威海市援建指挥部总指挥的于胜涛告诉记者,经过国内知名规划大师的规划,2009年12月份,威海市和济宁市的援建者们云集原安县黄土镇,启动了建造北川巴拿恰的工程。
然而,就在建造初期,山东的援建者们就遇到了难题,“咱们从来没有见过羌寨,如何能让建筑体现出羌族的特点?”时任威海市援建北川巴拿恰项目负责人的于涛告诉记者,为了将工程做得像模像样,援建者们与当地工匠反复协商,到成都、绵阳四处考察、学习,期间样板房就建了10次,整整花费了2个月的时间,才建造出一座令当地老羌族人都挑不出毛病的样板房。
“当时,计划工期只有10个月,建样板房就花了2个月,剩下的8个月我们是加班加点地干,吃住都在工地上,大家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于涛告诉记者,到了2010年5月份,援建者又遇到了新难题。“5月到9月份是北川传统的雨季,几乎每天都要下几个小时的雨。那时,我们天天都关注天气预报,一看没有雨,就抓紧时间浇注,有时候一浇注就是一个通宵。那时候北川到处都是工地,混凝土用量大,配给紧张。所以,我们对混凝土的浇注严格到了‘分’,计划几时几分浇完就得几时几分完成,要是拖上几十分钟浇不完,下一批混凝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拉回来。”于涛说。
“传统羌寨是木石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筑抗震性低,为了让‘北川巴拿恰’更结实,咱们发明了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装修采用木石结构的建造模式。但这样又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羌寨的石材都是整块整块的片石,咱们只能在外墙贴上片石装饰,可片石太重,万一掉下来怎么办?后来,便有了新发明,外墙上抹上砂浆后不直接贴片石,而是装上钢丝网,钢丝网外再抹一层砂浆,然后再把片石贴在砂浆上,这样片石与砂浆之间就等于有了钢筋支撑,解决了既要美观,又要安全的难题。”于涛介绍说。
2010年10月,凝聚着山东援建者汗水和智慧的北川巴拿恰如期完工,山东人创下了10个月建造一个大型商业街的奇迹。
“肯定成北川王府井” 漫步北川巴拿恰,感受到的不仅是那股浓浓的羌族风韵,更有那浓得化不开的山东情结。
在一家名为“禹妃丝绸”的丝绸织品店里,老板曾明昌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而话题怎么说,也绕不开山东人的豪爽和朴实,“怎么想也想不到,我有一天也能开起这么大的店面。多亏山东朋友够意思,设计建造出这么好的商业街,让我们自己创业致富”。
曾明昌原本在北川县城有一家小店面,那时的他与众多的北川养蚕人一样,辛辛苦苦地缫丝,然后卖到成都或是绵阳的丝绸加工厂,“也想自己做成品,可那时北川消费能力有限,又没有多少外地人到这个山区中的小县城旅游。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做原材料的供应商,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积攒不了几个钱。”
2010年,曾明昌无意中来到新建的北川新县城,北川巴拿恰的规划让他眼前一亮,这个精明的北川汉子立即意识到,这里将来肯定会成为北川的王府井。他根本不必为没有客流量而发愁。随着北川巴那恰开门纳客,曾明昌的预想变为现实。“开业10天,北川巴那恰天天游人如织,店里每天都能挤进上千人。”创业前,曾明昌面对记者立下的目标是年收入100万,而仅仅10天后,他已经将这个目标改到了 200万元。
采访时,记者还从唐红梅那里得到这样一个数据:已开放的一期店铺已经解决了4000余名北川人的就业问题,随着后几期店铺的开放,这个数字还要飞速上升。
■声音山东人民给我们输了血 “沂蒙山的小调绕着我,趵突泉的水滋润着我,泰山石的坚韧激励着我,孔子学院的书声感染着我……我的身上流淌着齐鲁兄妹的血,我相信,我又活过来了,我是北川!”这样情真意切的诗句不是出自哪位多情的诗人,它的作者正是北川巴那恰街一家名为“寺格堂”的药店老板刘胜燕。而在她的身边,还有她亲手写下的“感谢山东人民”的条幅。
学医出身的刘胜燕,曾在安昌镇上开了两家中药店,大地震来临之时,虽然全家幸运地逃过一劫,可两家中药店全被震毁,其中一家店铺内价值10余万元的药材全被随后而至的大雨泡坏。创业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刘胜燕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那段日子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感觉自己怎么做、做什么都没有希望。”刘胜燕说,这种没有奔头的日子让她备受煎熬,直到看到当地报纸上一则关于北川巴那恰招商的公告,她才重新在内心点燃了希望。“我是学医的,知道输血对一个病人的重要性,可我也知道自己造血更重要。山东人民给我们输了血,如今他们又留下这样一个‘造血’的绝佳平台,我无论如何也要把握住。”说这话时,刘胜燕神采飞扬。
文/特派记者 李兵 图/特派记者 刘延珉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
汶川5.12地震三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