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川的演员和岛城市民为灾区明天祈福。
羌族小伙子为恩人们献上羌红。
地震后来青的夏湘君一家对岛城充满了感恩之情 。
5月 12日晚,由本报和绵阳晚报、市南区委宣传部、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江宁会馆等主办的青岛首届羌族文化艺术节中,山东青岛援建北川工作人员代表以及志愿者等,走进劈柴院江宁会馆,与北川羌族民间艺人一起,祭奠地震遇难同胞。
12日晚7时,江宁会馆内一片凝重,在主持人的组织下,现场上千人默默站立,为“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随后 ,灯光暗了下来,20余名北川羌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手捧着红色的心灯,与现场所有人一起,为灾区的美好明天祈福。
山东青岛援建北川的援建工作者代表来了,志愿者来了 ,在青岛的四川老乡来了……曾经在北川战斗了两年的援建工作者赵连久说,在北川的几年时间,让他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感受到了无边的大爱,“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008年,北川桂溪乡树坪村的夏湘君和父母来到青岛。三年过去了 ,青岛带给他们一家人太多的感动。5月 12日晚,夏湘君和父母也来到江宁会馆。夏湘君的父亲夏奎走上舞台几度哽咽,“一句谢谢,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但我们相信,因为有你们,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而夏湘君则用稚嫩的声音说,“谢谢青岛,谢谢青岛的叔叔阿姨,是你们让我延续了我快乐的校园生活。”
12日晚,在祭奠仪式之后,艺术团的演员们敲响了羌族皮鼓,传递出坚强的精神风貌。多声部演唱、羌笛独奏,展示的是经过保护后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的羌族文化,一曲《重生》,唱出了北川羌族儿女走向新生活的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晚会结束时,北川羌族艺人们向到场的山东亲人们捧上羌红,表达内心最朴实的感恩。
■链接 面塑艺人送特别礼物 “送给你,希望你快乐生活每一天。”5月12日晚,在青岛劈柴院江宁会馆,青岛市面塑艺人高志远将一个面塑人像,赠送给随团来青的北川电视台女记者陈厚西。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陈厚西的父母双双遇难。这几天的演出中,陈厚西始终都是乐呵呵的,但在5月12日上午,陈厚西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想起了父母而突然变得沉默起来,中午时还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但很快就坚强起来,继续忙着自己的工作。这个细节被在一旁摆面塑摊的高志远发现了,经打听得知陈厚西的遭遇后,他特别感动。随后,他决定要送给她一份特别的礼物——面塑。
高志远说,他没有去过北川,但从报纸上他知道北川同胞都搬进了新居,生活也比以前更好。而他这几天从这个北川姑娘身上,更真实地体会到了灾区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一个面塑算不了什么,但我希望尽一些微薄之力,给她留下一份关于青岛的特别记忆。”收到高志远给自己捏的面塑,陈厚西特别激动,表示将带回北川珍藏起来。
文/本报记者娄花 杨冰 图/记者 陆金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
汶川5.12地震三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