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 、水井坊,这是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要保护的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成都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区域。然而在2008年建成的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在今年三四月被拆除,中间存在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使用过。为什么耗资数千万元的仿古建筑,建了不用,还要拆掉呢?
建成到拆除仅用三年 6月初的成都,幽静的大慈寺周围,工人正在准备材料搭建围挡,围挡内有房屋刚刚拆除之后留下的荒地。附近市民告诉记者 ,“刚刚拆的,那个地方全都拆了。”
据了解,被拆掉的仿古建筑,在2008年建成,当时成都媒体的报道形容,“一座座两层式的川西风格院落,以青灰色为主调,精心雕刻的廊柱和挂件,平添了一些活泼跳动的元素”。而今年3月的报道又说,“‘突突突’的机械声打破这里的宁静……碎石机的铁臂不停砸向两间院落的墙体,砖瓦俱下……地上堆满了刚拆下的雕花窗棂和木门 。”从建成到拆除的三年里,这些仿古建筑几乎没有使用过。
原因是政府不满意 对此,大慈寺所在的锦江区危旧房改造中心副主任文劲解释说,仿古街建出来的效果跟政府对这个片区发展预想的要求有差距,也不符合该片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大慈寺之前,成都市已经建成了宽窄巷子和文殊院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从游客、学者和政府的角度来看,都是宽窄巷子更胜一筹。但政府官员和专家也都坦承,宽窄巷子的水平和效果很难超越。
地皮卖了20亿元 在新建的仿古街区闲置两年多之后,去年年底,包括仿古街区在内的大慈寺片区和东大街9号地块,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范围,被著名的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联合买下,成交金额超过20亿元。大慈寺街区的建设从政府主导,转向企业经营。
记者走访锦江区统建办,3年前曾经在媒体上介绍大慈寺街区建设的工程科负责人田先生,现在却否认统建办跟此事相关,拒绝回应。不过根据锦江区危改中心提供的数据,拆掉的仿古街区建筑面积将近一万平方米,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应金华介绍,成都地区仿古建筑施工成本是每平米四五千元,由此推算,造价是四千多万,这跟此前媒体报道的“仅土建就将花费四千多万元”能够吻合。一建一拆,四千多万的投入化为乌有。锦江区外宣办解释说,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20亿的购地款当中,还包括地面这些仿古建筑的价钱,政府并没有损失。
不过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谭继和认为:“当然也许政府没有损失,但是说穿了这些直接间接损失都是老百姓的损失。”钟广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