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智助发展 大力构建半岛蓝色经济交通网

2011-06-24 08: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海洋人才渐成气候

  要想打造蓝色经济区,离不开人才的“助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要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重组,完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可喜的是,经过努力,蓝色经济区涉蓝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董国勋说,截至2009年底,蓝色经济区集聚各类人才总量达到99.1万人。人才结构素质逐步提高,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两院院士29人,占全省的80.5%;泰山学者76人,占全省的38.4%;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5人,占全省的40.8%。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378万企业职工中,技能劳动者162.4万人,占42.96%,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高技能人才43.1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6.57%。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成了蓝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招商引智”不遗余力

  区域发展之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之争,随着各地区对于人才的重视,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东部到中部,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人才竞争力并没有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为了争夺优秀人才,适应蓝色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山东积极开展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统筹各种资源,整体提升各类人才的素质能力,成为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新亮点。加强博士后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引智示范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人才载体建设,构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目前,蓝色经济区博士后站总数达74个,占全省的34.4%。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7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16个。建成省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32家,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9家,推广引智成果200多个,平均每年引进外国专家9000人次,派员出国培训1500多人次。这些载体和平台将在人才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人才工作的长期、持续发展。

  打造海洋人才“黄埔军校”

  蓝色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的培训一定要跟上,青岛和半岛各城市也在不断谋求打造几座属于蓝色经济的“黄浦军校”。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青岛将把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突出的世界一流综合类海洋大学;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在青岛等沿海七市建设一批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同时,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研发水平,打造国家海洋科技综合性创新平台。此外,还包括建设青岛海洋教育科普基地,打造青岛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以及建成青岛东北亚海洋人才集聚和交流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专业性海洋人才市场。

  构筑“涉蓝”人才高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人才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山东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指明了方向,山东省应努力构筑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山东省要围绕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团队建设等人才工程中,加大对蓝色经济区的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政策倾斜,尽快集聚一批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大力引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海洋优势产业开发方面的高层次外国专家来鲁服务。根据蓝色经济发展需要,着力实施蓝色经济1159人才培训工程、蓝色经济区公务员政务能力培训工程、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蓝色新兴产业人才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晓文]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