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员观看各个监室。
拥有高墙、铁窗和电网的看守所让人望而生畏又充满着神秘感,里面的在押人员过着怎样的生活?有没有牢头和狱霸?带着疑问,6月28日上午,趁城阳看守所开放之际,记者实地探访了看守所,了解在押人员的生活,看守所管理严格,为了防止出现“牢头狱霸”,各个监室装有报警装置,里面还有15亩绿色蔬菜基地用来改善生活。据介绍,对于犯人,看守所管教们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还在心理上进行引导帮扶。
设施 两个大门不会同时打开 城阳区看守所位于204国道,占地70亩,目前羁押人数可以达到700人,为大型看守所,自1992年至今,连续18年实现安全无事故。6月28日是城阳看守所成立以来第一个开放日,包括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媒体记者在内的有关人员参观了看守所。
监区大门设置A门和B门,两个大门上面有铁丝网,为了安全两个门不能同时打开 。这里硬件设施比较完善,讯问室、教育室、视频监控室、诊疗室、劳动车间等功能室一应俱全,监室内宽敞明亮透光比较好,还有太阳能热水设备,每个监室都装有一台彩电,民警告诉记者,28平方米的空间内可拘押10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在押人员每天晚上可看3小时电视。
看守所还专门设置医务室,三名专职的狱医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为病人看病,如果出现重大病情会立即把病人送到城阳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生活 绿色蔬菜基地“自给自足” “主食是馒头,我们馒头管饱。”看守所民警告诉记者,看守所伙食不能像普通居民家那样丰富,但一般每顿都有荤有素,一般说每顿都会有一个菜,主食主要是馒头,考虑到不同人生活习惯不同,有时候会有米饭。看守所还设置了劳动车间,在押人员在里面加工一些手工艺品,“在押人员干活都是自愿的 ,绝不勉强。”看守所刘所长告诉记者。
走进看守所后院,一大片绿油油的菜田呈现在眼前,地瓜、大葱等长势非常好,民警告诉记者,这片农田有15亩,原本是看守所二期工程,现在趁着还没有建设,民警把这些农田改造成蔬菜基地,里面种植了蔬菜,用于改善在押人员的生活,“这里面都是绿色蔬菜,绝对无公害。”民警说,他们平时工作之余在这里干活,在押人员也在这里劳动。
措施 民警管理防止打架滋事 一些影视剧中描绘出的看守所里面有牢头和狱霸,动辄就会对同室人员殴打,媒体上还报道过“躲猫猫”的事件。对此,刘所长告诉记者,牢头和狱霸是困扰着看守所最大的问题,但他们这里都是民警在管理在押人员,不存在“犯人管犯人”的情况。
刘所长介绍,他们会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出现“牢头狱霸”,看守所监控室每天有4位民警值班,利用24小时监控录像随时掌握监室内动向,每个监控室有监控探头“记录”监室内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在押人员欺负同室人员,民警通过监控发现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制止。另外监室内还设置有报警装置,在押人员遇到不公平事可以按报警设备进行投诉。
此外他们看守所设立了举报箱,确保了在押人员投诉、举报渠道的畅通。对在押人员投诉、控告、举报的问题指定专人逐一登记,同时,实行监区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驻所检察室执法监督系统联网,实现对监管工作的实时监督。
■真心帮助 民警捐钱捐物感动诈骗嫌犯 “这次开放是增加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城阳公安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民警介绍,他们会对患病人员予以“特殊照顾”,每天配送牛奶、鸡蛋等病号饭。提及看守所管教对他们的教育和帮助,一些在押人员心存感激。
涉嫌诈骗罪的高某某来自菏泽,曾经是某银行业务经理,因为狂刷12位客户的信用卡被刑拘,据民警王希建介绍,高某某进看守所后情绪十分低落,拒绝与管教人员交流,通过管教民警耐心教育疏导,他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高某某妻子过世,留下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五岁,家中老父患有腿疾不能下地干活,老母亲更是多年卧床,全家人靠着低保维持生活,自己一进入看守所,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
管教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向上级汇报,组织动员全所民警捐助衣物钱财,送到高某某家中。高某某被实实在在的关爱所感动,坚定了重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我真的很感谢民警,他们为我家奔波。”高某某告诉记者。
文/图 记者 徐新东 刘鑫 本报通讯员 栾云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