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4日,记者在薛家岛端隧道出入口拍摄到的画面。
莘县路立交桥直通胶州湾海底隧道。
胶州湾海底隧道正在调试红绿灯。
在海底开建隧道,难度可想而知,而要将它做成在全世界都上数的一流隧道,更是难上加难!然而,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不仅做到了,而且采用多项“首个”的纪录也是无人能及。全长 7800米 、跨海域部分4095米 、主体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70米 、总投资36.59亿……这就是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国内第一、世界第三长的海底公路隧道。6月30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百年隧道全国第一 胶州湾隧道全长7800米,跨海域部分4095米,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三长的海底公路隧道。作为我国第一批开建的海底隧道,其开挖跨度和建设规模均居世界之最。隧道采用上下行分开的双洞形式,中间设服务隧道,双向六车道,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全部投资36.59亿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全部投资36.59亿元。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负责海底隧道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经营期25年,经营期满海底隧道无偿移交给市政府。胶州湾隧道建设资金由项目法人国信集团自筹解决,融资手段不是依赖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而是通过发行企业债、申请软贷款和技援贷款、发行信托产品等运用金融工具组合。隧道平均每公里造价约5.18亿元,低于厦门翔安隧道(6.78亿元/公里)等国内同类隧道。
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 “海底隧道主体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70米,隧址处于火山岩及次火山群地带,覆盖层较薄,断裂带密集,环境及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国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隧道共穿越18条断层破碎带,超大断面最大跨度达28.2米,高度18.64米。建设过程中,海底隧道在国内首次采用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首次采用C50耐久性模筑混凝土,首次采用多重防腐锚杆,全部采用超细水泥进行预注浆,首次将温拌与阻燃技术首次组合运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系统性地确保隧道达到海水环境下的隧道百年使用寿命。
混凝土抗海水侵蚀 海底隧道的创新不比大桥少。建设方从原材料、配合比、喷射工艺、质量控制和喷射混凝土机械化作业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出了满足抗海水侵蚀的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并在国内首次采用。
海底隧道施工还首次采用多重防腐锚杆,确保隧道使用寿命;首次运用新型防排水技术、工艺和材料,建成可维护防排水系统,提高了隧道防排水系统性能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首次将风险管理纳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国内首次取消二次衬砌,将喷锚支护作为永久性结构,应用到隧道工程中;首次将沥青混凝土的温拌技术和阻燃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到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首次建立全方位耐久性系统。 文/本报记者 连茂明 成跃文 图/本报记者 陆金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