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镜头浓缩桥隧建设历史 为这一天等了27年

2011-06-30 05:3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建设中的胶州湾大桥雄姿。



    2011年6月30日,这注定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人们翘首以盼的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实现通车。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回眸胶州湾桥隧建设过程中经历的风风雨雨,怎不让人慨叹沧桑变迁与时代更替,为这两项伟大的工程骄傲。

    于是,大桥、隧道从规划、审批到兴建、完工27年来的风风雨雨,就如同蒙太奇的电影片段一样,一一在我们脑中掠过,并最终定格在6个最富意义的镜头上。

    镜头1

    1984年

    开发区获批青黄盼直通

    事实上,青岛市要在青岛和黄岛之间建立海上通道的设想早在1984年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在黄岛地域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青岛市委、市政府当即提出迫切需要在青黄两地之间建立跨海通道工程,使之与环胶州湾公路连成整体,构成青岛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这一构想,青岛市政府开始向国内外征集跨海通道方案。

    一直到1993年5月,青岛市召集来自全国和本市有关桥梁、隧道、海洋、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等方面的专家28人,召开了历时4天的“青岛至黄岛海上通道工程方案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们达成了“青黄之间需建设由环湾公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多种方式组成的立体化交通网”的共识,“南隧北桥”雏形呈现。就在那一年,青岛市政府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关于建设海湾大桥的请求报告》。

    胶州湾大桥从1993年4月最初景观被具体勾画出来时,青岛市政府就请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可行性研究。一直到2004年1月,《国家重点公路青岛——红其拉甫青岛高架路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完成,3月上报山东省发改委,6月项目更名为青岛海湾大桥。

    镜头2

    2005年

    大桥获批复全球招投标

    尽管1993年的这次专家论证会未有定论,但有文件表明,“南隧北桥、先桥后隧”的初步结论已经形成。2003年10月中旬,国内著名专家云集青岛,对青黄跨海通道的选位及桥、隧方案进行论证比较。此次的专家评估意见认为,胶州湾大桥和隧道都应建设。2005年,跨海大桥最终敲定在“青岛李村河口-黄岛红石崖”一线,才使得湾口位置建海底隧道的设想再次浮出水面。

    2005年,国家决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早有准备的青岛终于迎来了这一机遇。当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青岛建设海湾大桥的报告。2006年5月,青岛市政府向全球发布了招标公告。

    在海底隧道项目的论证过程中,关于湾口位置挖隧还是建桥的争论一直存在。青岛市工程咨询院项目评估中心主任李朝雄参与了该项目的前后三次论证,据他回忆,国内著名的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就始终坚持“湾口位置不建跨海大桥有点可惜”。“当时桥梁专家们认为建桥的技术较为成熟,而国内没有建海底隧道的先例,施工风险及运行风险都比较大。”李朝雄说。

    镜头3

    2006年

    黄岛第一钻大桥先开工

    2006年12月26日10时38分,青岛胶州湾大桥第十合同段钻机轰鸣,海湾大桥第一桩桩基正式开钻,这标志着青岛胶州湾大桥项目主线工程在黄岛正式开工。该项目法人山东高速集团青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同时揭牌。

    青岛胶州湾大桥为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经营性公路。根据市政府决策,大桥采取全球公开招标确定投资人,由山东高速集团中标成为海湾大桥投资人,并成立了青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2006年12月26日,市交通运输委代表青岛市政府与山东高速签订了《青岛海湾大桥特许经营权协议》,经营期25年,特许经营期满,大桥无偿移交市政府。大桥项目概算总投资95.36亿元。

    根据设计方案,胶州湾大桥三个主航道桥(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分别采用钢箱梁双塔斜拉桥、钢箱梁独塔斜拉桥和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桥梁集群。

    镜头4

    2006年

    引爆第一炮隧道随后到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就在胶州湾大桥开工第二天,胶州湾隧道项目在薛家岛正式开工。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等出席了开工仪式,为隧道铲起了第一铲土,并为项目开工引爆了第一炮 。

    青岛胶州湾隧道为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城市道路。2006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了《关于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

    隧道采用上下行分开的双洞形式,中间设服务隧道,全长7800米,双向六车道 ,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 8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项目全部投资36.59亿元。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负责海底隧道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经营期25年,经营期满海底隧道无偿移交给市政府。

    镜头5

    2010年

    海底被打通青黄手拉手

    “3!2!1!”2010年4月28日上午10时33分许,随着最后一声爆破,320公斤炸药扫除最后“障碍”,胶州湾海底隧道全线顺利贯通,青(岛)黄(岛)不接的历史被彻底打破。标志着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隧道后续施工步入快车道。

    当天上午,参加贯通仪式的嘉宾乘坐客车从隧道团岛端进入右线主隧道。在距离青岛端3.65公里的海底,隧道贯通的最后一处“障碍”只剩下4.5米。负责该项目的中铁二局项目部安全总监师国强介绍,这里距离海平面约78米。

    当天上午10时许,工作人员开始清场,大家都撤到离爆炸点约五六百米远的地方。10时33分,贯通仪式现场开始倒计时,阎启俊、夏耕与建设单位中铁隧道局的工人代表姜军伟以及薛家岛端居民代表薛洪强、八大峡端居民代表任志强共同启动了爆破按钮。一声巨响传来,在经过安全检查后,两边的施工人员拥进贯通处,激动地挥舞着旗子,庆祝胜利会师。

    镜头6

    2010年

    合龙贯通后串起青黄红

    青黄一线牵,天堑变通途。2010年12月22日上午11时05分,随着最后一片混凝土箱梁的成功浇筑,胶州湾大桥主线合龙贯通。这标志着通过一座海上的纽带,青岛 、黄岛 、红岛被连接到了一起 ,三地的空间隔阂被正式打破,百年梦想在一朝得以实现,“大青岛”格局从此形成。

    在贯通仪式上,山东高速集团总经理王玉君表示,青岛胶州湾大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交通设施,建成后将重新塑造青岛拥抱胶州湾的“大青岛 ”城市框架,为山东乃至华北地区的深度发展开拓出新空间。

    贯通仪式上,市交通运输委主任张洪训表示,大桥通车将缩短青岛至黄岛间路程近30公里,节省时间20分钟,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届时,青岛行政区域内将首次形成无障碍一小时生活圈。

    ■胶州湾隧道大事记

    1984年,青岛市要在青岛和黄岛之间建立海上通道的设想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3年5月,青岛市召集28名专家,召开论证会。

    2005年9月19日,青岛市政府批复,同意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为胶州湾隧道工程项目法人,确定经营期限为25年。

    2006年1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核准胶州湾隧道工程项目。

    2006年4月25日,胶州湾隧道海域地质勘察工作在团岛和薛家岛两端海域同时开钻。

    2006年12月27日,胶州湾隧道薛家岛端开建。

    2008年4月30日,胶州湾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云南路主隧道明挖段开挖。

    2008年6月26日,胶州湾隧道团岛端工程正式开工。

    2009年12月18日,胶州湾隧道服务隧道顺利全线贯通。

    2010年4月28日,胶州湾隧道全线贯通。

    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胶州湾大桥大事记

    1993年,市政府首次组织海上通道方案专家论证会,形成“南隧北桥、先桥后隧”的结论。

    1999年8月,完成了胶州湾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10月26日,青岛市正式将胶州湾大桥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核准。

    2005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青岛胶州湾大桥建设项目。

    2006年9月,山东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胶州湾大桥项目。

    2006年12月26日,胶州湾大桥开工建设。

    2010年12月22日,胶州湾大桥主线合龙贯通。

    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文/记者 连茂明 成跃文 图/本报记者 王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