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配上助老大食堂,居民纷纷前来尝鲜
一个社区,平均每10户就有2.2户残疾家庭,有5户低保家庭,全部是困难家庭。这样一个特殊的新社区在备受瞩目的廉租房项目康居公寓成立了。为了给困难居民提供好的服务 ,四方区民政局等部门在社区内配备了助老大食堂给老人提供廉价又可口的午餐,建起了慈善超市救助困难家庭,还设立了全市首个上门缴水电费、电话费等费用的一站式缴费终端机。今年53岁的康居社区居民赵琪说,她和儿子搬家22次,这次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
困难家庭组成新社区
备受关注的康居公寓终于有了“名分”。7月6日上午,康居公寓内投资600万元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以康居公寓1379户居民组成的特殊社区正式组建,康居社区居委会正式运转。据了解,这个社区隶属于洛阳路街道办,也是四方区的第93个社区。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社区的家庭组成很特别,它是四方区2010年集中建设的全市最大保障性住房小区,目前已经入住了1379户居民共2435人,其中低收入家庭647户,低保家庭424户,残疾家庭47户,低保并残疾家庭261户。也就是说,在这个社区中,每10户家庭就有2.2户家里有残疾人,有些家庭还不止一名残疾人;每10户家庭有5户是低保户;而社区内全部家庭都是低保、低收入、残疾的困难家庭。
为这样一个社区服务的重担落在了张静和她的同事身上。今年49岁的张静原先是四方区洛阳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听说街道要安排一名街道办工作人员到这个特殊的社区工作时,好几天都睡不着觉,“我又激动又紧张,想到这里干,但又知道面临的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想了几天后,她主动找领导提出愿意来该社区当社区书记,并在几个月前到这里筹备成立居委会的工作。
社区配助老大食堂
张静面对的是全区最好的设备和最大面积的办公用房,同时面对的也是一群尝尽人间疾苦的居民。“我们入户摸底时,很多人谈到家里的困难情况,不住地哭。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服务,救助也将是很大一部分。”张静说,他们面对的,是四方区整个区最困难的家庭的集合,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个社区的配套建设得到了政府和各界的充分支持。在新启用的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为民服务的大厅比其他街道办的还要“豪华”、窗口还要多,图书室、居民会议室、活动室,还有专门针对残疾人设计的康复中心,处处体现对这个社区居民的贴心安排。
当日康居社区的助老大食堂头一次开放,今年82岁的王子玉高兴地说,“这个待遇罕见啊!以后天天能享受这样的好菜好饭啦!”今年72岁的李纪兰老人甚至高兴地唱起了红歌,她和老伴当日也吃上了助老大食堂的第一顿中午饭。
足不出户可缴水电费
在这个社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还能享受其他的便捷服务,上门缴水电煤气费就是其中之一。当日,在康居社区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综合缴费终端,手机、固话、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等都可以一站式缴付,“并且行动不便的家庭,我们的工作人员可以上门服务,不出家门就能轻松缴费,这在全市还是第一家。”免费提供这项服务的青岛百森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克说,他们这次捐献给康居社区5台终端机,足够康居社区使用了。
四方区民政局将全区的慈善超市的中心店设在了这里。“这个超市将接受社会的捐助,物资有油、盐、大米、面、被子等生活必需品,在受灾等必要时间向困难家庭发放。”四方区民政局局长陆德兴说,康居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是该区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将为这里的困难家庭提供到位的服务。
■特写
搬了22次家再不用搬了
7月6日,今年53岁的赵琪精心梳洗打扮,迎接新社区的成立,刚刚被选为楼长的她,更是跑前跑后忙活着。“我高兴!搬了22次家,在康居公寓住了半年我早就感觉到,这次再也不用搬了。”
赵琪说,她的一生有很多的不幸。她的孩子患有红斑狼疮,丈夫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她一个人把患病的孩子拉扯大。“我们是低保家庭,孩子每年又要住两次院,要不是低保金我们家还不知道怎么过下去。”租房成了赵琪和孩子需要面对的大问题,“经常因为房东要娶媳妇、拆迁要我们搬家,更多时候是涨房租我们交不起不得不搬。”这些年来,赵琪带着儿子和仅有的家当一共搬了22次家,最多的时候一年搬了3次。
去年,赵琪申请了廉租房并通过审核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新房钥匙。“住了这近半年时间,赵琪说自己越来越开心,社区的各项服务都很到位,超市卖的菜都比外边便宜。“我想回报这份恩情,就当上了楼长,为新社区奉献我的一份感恩之情。”
文/图 记者 李晓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