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品牌面粉都是贴牌产 市民担心质量无保证

2011-08-12 00:0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记者揭秘

  “代工”已成公开的秘密

  “白樱花”是否真如自己所言,根据规定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市民是否真的可以放心购买呢?为了求证,随后记者拨打了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电话,工作人员高先生回复说,并未查询到白樱花实业有限公司的“委托加工记录”。

  那么,找代工企业是否需要备案呢?高先生肯定了这种说法,“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两家企业必须携带QS(企业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到当地质监局的分局办理委托加工,同时我们也会在网络上登记,也就是说如果“白樱花”委托加工已经办理登记,我们应该会在网上查询到。”高先生说,“我们择日将会对这家代工企业进行查询,如果这家代工企业没有生产许可证,我们会对其责令整改。据青岛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询,目前在青岛,记录在案的委托加工面粉厂有两家。”而当记者询问是哪两家时,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对于这种情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两家?不可能!青岛大部分大型面粉加工企业都在贴牌,或者有过贴牌的经验。”

  据了解,目前找小的面粉厂代为加工贴牌,似乎已经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由于竞争激烈,大工厂存活下来的几率比较大,拿到的市场份额也相对要多,为了压缩营运费用成本,或者在维持不投入设备的情况下交出订单,就找到小的面粉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过来之后,再加价卖出。

  ◎本地面粉

  占有量越来越少,利润只有1%

  “因为需要过渡,所以找代工企业贴牌生产?”这个解释恐怕老百姓难以接受,家住湛山的徐大爷说,“大家买面粉是冲着大品牌去的,大品牌质量有保证,吃着放心,既然都是小厂生产,那我们何必要花更多的钱买大牌的产品呢?这有点欺诈的嫌疑吧。”

  对于代工生产,不少市民颇有微词。那么,本地面粉加工厂的地位怎么样呢?

  “本地面粉市场占有额在6成左右,这个数字在一直往下降。”青岛星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瑞真说,如今很多的面粉企业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记者通过质监局得知,青岛小麦粉加工企业共有62家,其中日产400吨以上的有17家,从2008年开始,青岛市的小面粉企业骤增,机器产量也翻倍增长,市场上供大于求,加上成本增大、市民主食习惯改变、国家一系列的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之外,外地的面粉品牌也给了本地面粉企业很大的冲击,这让本地面粉的占有量越来越少,大企业的利润也只有1%左右,很多小的面粉加工企业,目前只维持着收支平衡。”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几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部分面粉企业都在生死线上徘徊,有的工厂一个月只开三次机器,有的甚至扛不住压力退出市场。

  文/图  见习记者 郑昆仑 记者 丁辉  本版版权所有,未经信报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桑燕庭]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面粉 贴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