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从"学院"升级为"大学",学生们说这是今年最好的开学礼。
“拍照的时候麻烦你把‘山东财经大学’六个字拍进去,别把那个‘筹’字照上。”9月2日,从泰安来送女儿上学的李先生和妻子,特意到已更换校牌的原山东经济学院大门口合影留念。李先生一直都在盼望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 ,因为合并以后“学院”就升级到了“大学”,名字听着气派,“将来孩子毕业找工作肯定机会更多。”这也是4万名新山东财经大学学子的期待。据介绍,两所学院合并的最初起因,是为了共同申报一个博士点,但学校合并获得审批后,如何让其办学质量“与山东的经济地位相符”、如何将其建成一所全国一流财经大学,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事。
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同为财经类院校,又同在省会城市,在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校区分布等方面都很相近 。早有人指出:“这有点浪费。”
我省经济学界不少人都曾表示:“山东应该有一所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财经类大学。”
就是冲着合校来的 今年原山经山财新生报到时间均为9月18日,但因为山东财经大学仍在筹建中,新生入学后仍将在各自学校就读,而老生报到时间是9月2日,也均是到原先各自学校报到,看似与往常没有变化 ,但学生们心情却已截然不同。
“ 我当年报考大学的时候,之所以选择上山经,就是知道山经和山财要合校的消息 ,按爸爸的话说是选了个‘潜力股’,就等着合校后大涨了。”原山东经济学院税务专业大三学生吕璐介绍说,当时她家有个表哥就在山经上大四,极力劝说她去报考山经或山财,因为两校合并势在必行。
如果筹建工作一切顺利,2012 年的毕业生就能领到“山东财经大学”第一批毕业证,而且新大学还有希望申报到两校从未有过的博士点,这让像吕璐这样的学生充满期待。
不过,如何去掉新校牌中那碍眼的“筹”字,成为全校上下瞩目的焦点。山东财经大学(筹)新任发展规划处处长魏承洋明显感到肩上的重担。“时间很紧张,9月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我们都是白天、晚上连轴转,方方面面事情都要考虑到,工作量非常大。”魏承洋说,过去很多高校合并都是在“ 拼图”,比如山东大学和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就很顺利,因为老山大没有医学类、工科类,这样学科融合就不存在多少困难,但老山经和老山财有很多相同的学科,肯定要进行大面积整合,这个过程比领导班子、组织机构等整合难得多。
魏承洋还透露,因为学生总量没有变化 ,两校进行学科整合不会削减任课教师数量,但有个别学科和专业可能会拆分重组,不同学科将有不同的整合方案,肯定不会“一刀切”,目前这项工作尚在规划当中。
按照教育部要求,山东财经大学的筹建期为一年。今年9月底前,省政府将向教育部提交书面报告并提出考察、验收申请。12月中旬,教育部将委托专家组进行正式更名的考察评估。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9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校须尽快完成具体筹建方案和工作计划,及早订立学校中长期发展和学科建设规划,加快人、财、物和校区的优化整合。根据今年2月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反馈意见,抓紧办理欠缺部分的校园土地证,购置图书资料,保证办学条件,达到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大学的标准要求,确保年底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考察,如期正式更名为山东财经大学。
最盼望师资实力能提高 在济南土生土长的小张,对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都很熟悉 ,他回忆说,其实在 2009年之前,济南坊间就在流传两校合并的消息 。“几年前我老爸就常在家里说这件事,他觉得一旦合校,学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我当时报考大学主要意向就是山经和山财。”小张说,当时合校猜测主要理由就是两所学校实在太像了,而且都在一个城市,明眼人一看就觉得“这有些浪费”。
小张假期里还专门到济南一家银行实习,部门负责人就是一位老“ 山经”毕业生,“山经、山财牌子在山东经济领域还是比较响的,有一大堆校友在相关领域工作。大家听说合校的事后,也没有什么‘母校不存在’的失落感,很自然地觉得早就该合了。”合校没有给小张带来什么情绪上的变化 ,但他期望,学校合并之后,能够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好的老师。
小张原是山东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当年入学时是学校该新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其实山财开这个专业比山经早几年,师资力量、教学经验都要更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都希望合校后能够听听原来山财老师的讲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小张最盼望合校后,山东财经大学能够凭借更响的牌子吸引来更优秀的教师加入,提高整个学校的学科实力和教学水平。
博士点申报“倒逼”合校 同为财经类院校,山经、山财90% 的专业是重叠的。按照现行的院系设置,两校合并后可能设有30个二级学院。不过学科的重叠也是合校的原动力之一。
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校传闻由来已久,时间最早能够追溯到2009年2月24日,当天举行了第三届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并确定了全省2008年~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立项规划建设单位,而博士点对于每个高校来说都尤为珍贵,因而会议内容受到全省高校的关注。
在这次会议上,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两校实施联合申报,并出乎意料地被授予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当时参加会议的一位驻青高校负责人介绍说,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是不允许两校联合申报新增博士单位的,“所以两校申报博士点成功的前提就是合并。这件事会对全省高校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据介绍,当时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显示,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都排在前3名之后,假如不是联合申报,两校都注定与博士点无缘。可以说,是这次申博举动“倒逼”两校合并。之后两校以盖章为“山东财经大学(筹)”的申请,成功取得“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资格,这也是“山东财经大学”名头第一次公之于众。
就在联合申报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成功后不久,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进行了极其简短的通报,可有心人注意到,消息几天之后不约而同地被删除,两所学校对于合校谨慎态度可见一斑。
“博士点申报确实是合校的导火索,当时教育部只给了山东全省3个名额,两个学校实力相当,而且全省高校都在争,单独作战根本没什么优势。”山东财经大学(筹)新任宣传部部长张建说,那时形势很明确,不联合申报肯定都没戏,联合申报对两家都有利,“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成为共识。
一位原山东财政学院处级干部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申请博士点之前,山经和山财实际上是半斤八两,前几年两校都想改成大学,但都被教育部否决,因为在一个城市里不可能同时存在两所专业性质雷同的大学,而博士点的出现很有可能就会突破这一点。
“谁得到了博士点,意味着另一家就可能陷入绝境,这与学校学科建设、招生质量、教师引进都密切相关。关乎生死的冒险显然没人愿去尝试,所以合校成为大势所趋。既都有了博士点,而且还能从学院升格为大学,两全其美。”这位处级干部认为,尽管两校合并得到了省政府的直接认可,可如果没有联合申报博士点这一大前提,恐怕会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阻力。
不要联邦制,低调务实 除了博士点申报和升格为大学的共同诉求外,避免同城同质化竞争也是两所学校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曾指出,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同为财经类院校,又同在省会城市,在办学理念 、学科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校区分布等方面都很相近。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两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各自独立办学,资源分散、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各自的综合实力不够强,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与全国高水平财经类大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
也正是因为彼此间非常相似,所以两所学校在合并后只用了一个暑假就完成了统一学校主体、统一机构和领导、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学科建设的“五统一”。但在 7月底的山东财经大学(筹)中层干部会议上,党委书记郝书辰明确指出,两校合并是实质性合并,是“五统一”的合并,不是联邦制 ,不是分校而治,更不是名合实不合,他同时强调“两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是对等合并,是强强联合,其他的想法都是狭隘的……”
8月底,还未到校的师生们从网上发现,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的官方网站自动跳转至崭新的山东财经大学(筹)官方网站,旧有学校网站虽然保留 ,可已经不再更新任何信息。“学校概况”、“管理机构”、“院系设置”等关键性栏目都显示为“建设中”。
“学校概况等内容之所以还没有上传,是因为两所学校各种统计数据还没有最终汇总上来,这需要一个过程。”张建说,他们宣传部门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消除过去两所学校的旧有痕迹,至少要让师生在校园内抬头低头都能看到“山东财经大学”的字样,潜移默化中能对新学校有认同感。同时张建觉得,实质合并并不见得都要折腾出“ 大动静”,搞好教学,对学生做好服务,做好这些小细节反而能起到好作用。
■展望 新财大已够大会继续扩招吗 “大学之大,不在于建筑之大、面积之广、级别之高,也不在于教授和学生人数之多,更不在于资金的充裕、实力的雄厚,而在于学术独立与教育自由的程度。”这句大学教育界的名言,对于合并后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财经类院校的山东财经大学来说尤为重要。
扩招曾是国内众多高校纷纷走上合校路的一大理由,合校成为所谓“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捷径,通过合校,弱势院校能借此升格,中专升为专科,专科升为大学,二本升为一本,一本可以去冲刺一流,可伴随扩招而来的,则是教育质量和就业率方面的挑战。在高校招生步入生源紧缺时代大背景下,筹建中的山东财经大学,将达到4个校区和近4万名学生的规模,校区数量、在校生人数等都在全国的财经类院校中首屈一指。新财大会不会借势重走扩招路,扩大在校生规模呢?这是学校领导和老师正在思考的问题。
山东财经大学(筹)一位校领导就曾提出了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世界上所有高水平大学都不是以规模著称的,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不是正比例关系,可能是反比例关系。面对合校机遇,我们可能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较大的规模给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加了难度,规模大并不是高水平的标志。”这位校领导认为 ,中国高校目前正面临着一个转型,即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怎么样使山东财经大学实现规模和质量双丰收,成为一大挑战。
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大学的实例也支持此种论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有在校生4000人左右,但有40人曾获得过诺贝尔奖,哈佛大学在美国在校生人数最多,但也只有2万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招生人数上始终坚持一条底线,就是到任何时候不能超过3万人。中国科技大学长期拒绝扩大招生,一直保持在5000人左右的规模,可仍在基础创新方面保持全国领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保证两校合校的平稳过渡,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从去年就开始缩减招生规模,山经今年减少招生1200人,山财减招了400多人。山东财经大学(筹)新领导也已明确表态,新山东财大肯定不会走上盲目扩招之路,能够维持好现有规模就可以了。
校长刘兴云将新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为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重点,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
来自省内支持力度也很大,山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要把山东财经大学建设发展纳入全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列入我省高校内涵提升、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大学,将其建设成为全国第一流的财经大学,打造成为山东高层次财经人才培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基地。
文/图 记者 单俊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桑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