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原山财和山经学院门口都换了新校名。
9月2日,山东财经大学(筹)学生来校报到后发现,“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已成为记忆中的历史名词,山东从此少了两个“学院”,多出一所“大学”。昔日里暗自较劲的同城对手,如今成为同舟共济的伙伴,一时间外界对于两校合并后的摩擦和融合揣测颇多。不过,忙碌焦虑的校方更愿意谈论美好的前景:博士点申报、学院升格,大有水到渠成“天作之合”之意 。可如同结婚一样,两校合并后还面临着无法避免的“磨合期”,为了避免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内部的误解,一切都在低调进行。不过,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大学合并大潮之后,山东财经大学怎样找到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平衡点?一连串问号还等待着解答。
当务之急:大家认识认识 教育部一位官员在总结高校合并的经验时曾说,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这些问题协调好了就能产生1+1>2的效应,没处理好就可能是 1+1<1。牌子对于山经和山财都不成问题,谁的名字也没用,而是起了个新名,双方都能接受,加上两者颇有渊源,历史情结也不是难题。
而“位子”也是高校合并以来最为敏感的话题,7月4日,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原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书辰任山东财经大学(筹)党委书记,原山东财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兴云任山东财经大学(筹)校长,新学校领导班子组成也是“对半开”,两个学校旧有校领导各占一半,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平衡”已经形成。两校二级学院正处级干部暂时不动,但两学院大约30位左右的55岁以上处级干部都退居二线,避免新学校背上沉重的“干部负担”。
8月29日到30日,新筹建的山东财经大学举行了第一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原山经和原山财的处级干部来了100多个,有人打趣说:“搞这么个培训班一则要统一合校思想,二来要让学校的新中层们相互认识认识,对上号。”可只是短短两天的一期培训班,不少人还是感慨“人还是没认全”。
山东财经大学(筹)宣传部部长张建向记者介绍说,尽管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领导机构统一工作已经完成,可机构调整方案还在报省编办审批,所以刚调整完的领导干部都是口头任命,并没有以文件形式下达。
小心翼翼,旧事勿重提 在学校筹建的特殊时期,稳定压倒一切,即使看似普通的学校简称也不能乱叫。在与山东财经大学(筹)多位领导干部交流时,他们都会着意提醒记者不要把新学校简称为“山财”,可以简称为“山东财大”或者“财大”,理由不言自明,因为过去原山东财政学院简称就是山财,这样提就是要淡化过去“山财”的老观念,也避免引起原山经人的误会。
记者还看到了百度百科中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的介绍,其中将学校简称定为“山东财大”,创办时间为1952年,而原山东经济学院正是创建于1952年,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亮相相差30多年,但在校史编制上,学校领导都倾向于用更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原山东经济学院建校时间,作为新的山东财经大学的源头。
“这不会引起原山财人的反感,因为两个学校其实彼此间都相互了解,校史也都很清楚,山经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这种底蕴是新学校不可或缺的。”一位原山财的老师说,算到明年恰好能够赶上建校60周年,到时候如果山东财经大学能够顺利转正,那么就是双喜临门。
旧有痕迹犹在,即使是很普通的一件小事,假如被外界误读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山东财经大学(筹)宣传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还专门提到了两校校牌更换一事,8月12日,原山东经济学院燕山校区首先更换了“山东财经大学(筹)”新校名,而原山东财政学院舜耕校区并没有第一时间跟进,一直到8月17日才进行校名变更,这被媒体解读为两校合并步骤不一,疑似存内部矛盾。
“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其实只是负责更换校名的是同一家公司,原山东经济学院校牌就在一块大石头上,更换比较方便。而原山东财政学院校牌位置很高,工人需要搭架子,要时间来准备,还要履行必要手续,这才耽误了时间。”这位工作人员对此感到很无奈,他感慨在合校这种特殊敏感时期,碰上这种误会,校方也难以出面辟谣,担心会“越描越黑”。
合校不能仅靠一代人 “我们这代人,注定了是要为建设一流财经大学奠定基础的一代人,或者说我们就是铺路石。”山东财经大学(筹)党委书记郝书辰的话很朴实,这也表明了新学校的领导层对于合校之艰难做好了心理准备。
郝书辰还在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用了很长时间强调,“多做事、少说事”,要容得下那些与自己有过节、给自己提过意见、对自己有看法的人,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班子成员之间要主动协调、主动沟通,多做换位思考,主动补位、补台、不拆台。两高校合并后必须做到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统一。省领导指示也很明确:“以往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一阶段不宜拖延,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就越多,对合并工作就越不利,更深层的融合也就无法顺利展开。”
高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点、发展规律和历史沉淀,并不是强行划拨在一块牌子底下就能万事大吉,实质合并也不能一味“硬合”,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新学校领导班子确定以后,就决定了如下事项:两校校领导班子成员暂按照原来职责开展工作;学校2011年的日常运转经费继续按照原两校各自的预算执行;原两校已研究确定的正常工作,按照原工作方案继续开展;原两校已研究确定的重大投资建设、维修改造和招标采购等项目,仍按原计划继续推进。新的重大投资建设、维修改造和招标采购项目需经党委会研究通过后,方能实施……
“不涉及谁主谁次的问题” 当其他高校在享受假期的时候,原山经和原山财的工作人员都没有闲着,时间对于这所新学校显得尤为宝贵。山东财经大学(筹)特别要求,暑假期间教职员工原则上不外出,并确保通讯畅通,因特殊情况外出的需请假,并能随时返校。在合校后,两校四个校区分别命名为舜耕校区、燕山校区、圣井校区 、明水校区,可合校后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究竟选哪个校区作为主校区?
9月3日,山东财经大学(筹)网站发出“关于调整办公场所的通知”,党群职能部门原则上集中在原山东经济学院燕山校区办公,但校方并不希望外界对此做过多解读,表示这是按照“促进融合,平稳过渡,考虑校区布局,统筹办公资源,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决定的,并不会涉及谁主谁次的问题。
青岛大学曾经一位亲身经历合校的学院领导对此也深有同感,“大学合并并不是把领导班子 、机关部门合了这么简单,毕竟最初亲历者都有着原先各自学校的印记,内部摩擦在所难免,合并之痒乃至合并之痛都可能要好几年时间才能克服,仅仅靠一代人很难见到实效。”
副省长黄胜也提出,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并,实行完全融合,就要实现三个层次融合:第一层次为表层融合,主要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的合并,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这是融合的起点和基础;第二层次是深层融合,主要是学科专业重组,这是合并的本质要求,也是合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遵从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科学论证;第三层次是核心融合,主要是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整合和创新。
大学合校利弊几许? 从1998年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高校合校组建成新浙大算起,中国大学合校史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了。此番合校潮一浪高过一浪,北大、清华、复旦、吉林大学等大批顶尖名校都曾因合校引起广泛关注,而近年合校大戏,最新主角则是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而成的山东财经大学(筹)。
高校合并始终伴随着争议,赞赏者认为,合校有效整合重组了大学资源,不同类型学校间可以互通有无,组成高校“航空母舰”;而批评者则担忧合校热会让国内高校陷入只追求规模而忽视教育质量的怪圈,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高校合并后能否达到真正融合也令人生疑。
任何一次变革都不是只有利没有弊,合校同样如此。高校合并潮催生了一批重量级大学,但也出现了没有合并之前的高校本身就是名牌,可合校之后却丢掉了自身特色和品牌的怪现象,还有高校因合校后组织结构臃肿、贪大求全四处举债,最终陷入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的窘境。
以号称“中国最大”大学的吉林大学为例,吉林大学本身就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等高校合并之后,教职工、学生数、校园面积在国内高校中都无人可与之匹敌,可规模光环的背后,却是越来越无法填补的巨额资金黑洞。2007年,吉林大学宣布该校负债30亿元,数字令人咂舌,“最大”大学也成为在整个中国高校财务困境中最先“发病”的大学,合校神话仿佛一夜间轰然倒塌。
正是由于合校合出来的问题不断显现,中国高校合校热潮已明显降温甚至进入了冰冻期。就在这个时期,传闻已久的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校终于于2011年变成现实,两校合并而成新山东财经大学将成为全国最大财经类院校,这无疑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山东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山东高校数量和学生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可环顾山东众多高校,“山多峰少”成为不争事实,高水平大学、知名大学屈指可数,而新筹建的山东财经大学,无疑是被山东寄望于能成为“峰”的高校。山东作为全国数得着的经济大省,长期以来却没有与之身份相匹配的财经类大学,这严重制约了山东高水平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山东经济大发展必然要求财经类高校大跨越,因而山东财经大学(筹)从一诞生就被定位于“成为全国一流的财经大学”。
但山东财经大学(筹)目前只能说是全国规模最大财经类院校,还远谈不上全国最好,相比于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老牌财经类院校,山东财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成为全国一流”,至少短期内还只是一个目标,而第一关也是目前最现实的困境,就是两校如何顺利度过合校初期最艰难的磨合期。
前车之鉴不可不鉴,正是有着太多的成功范例和失败教训,在如履薄冰的精心筹备下,两校合并起步还算平稳,两校人、财、物顺利整合,可最为关键的学科专业、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融合还没有开始,合校,其利其弊谁能占据上风?主动权掌握在山东财经大学(筹)手里。文/图 记者 单俊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桑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