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矿局、大众报业集团携手为沂蒙老区打新井

莒南前官庄村告别吃水难

2011-10-20 06:3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0月18日,莒南县大店镇前官庄村村民争饮刚刚通上的甘甜自来水。



▲ 傅绍万等导出席通水仪式。



    半岛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 王洪涛 刘名卓) 10月18日,对莒南县大店镇前官庄村的老百姓来说,是个像过年一样的喜庆日子,大众报业集团和省地矿局共同投资200多万元为他们打的新井正式通水了,甘甜的自来水通到了全村280户村民家里,760名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

    村民没花一分钱

    这天一大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农活,走上街头,捧着装满了山楂、枣、核桃的竹篮,夹道欢迎为他们送来甘泉的大众报业集团和山东省地矿局的“恩人们 ”。乡亲们擂响了喜庆的锣鼓,扭起了欢快的秧歌。

    大店镇前官庄村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地下水资源非常匮乏,特别是今年大旱,村民靠肩挑人抬才能吃上点水。为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大众报业集团、省地矿局决定把近几年为老区打井的做法继续下去,帮助该村找水打井。

    今年3月18日,素有找水“王牌军”之称的省地矿工程勘察院(801队)受命进村。经过185天的昼夜施工,打出195米深水井一口,涌水量为50立方米/天,完全可以满足全村群众的吃水问题。

    随后报社为该村铺设输水管道7300米,安装了全部饮水和供水配套设备,村民没花一分钱,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就通到了家里。

    5年为老区打4口井

    在新井通水仪式上,临沂市委、市政府向山东省地矿局和大众报业集团赠送了锦旗,锦旗上书“饮水思源,情系沂蒙”,“甘泉润心田,恩德惠百姓”。

    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郑金兰向乡亲们说:“为沂蒙老区的乡亲们打井解决吃水难题,是我们和大众报业集团的约定,是对老区人民的一个承诺,”她特别高兴地说,“这次打的这眼深井,是优质的矿泉水 ,这是乡亲们的福气。”

    “谁养活了我们?”面对脸上绽放幸福笑意的乡亲们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饱含深情地说,“战火纷飞的岁月,是乡亲们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是乡亲们在敌人扫荡时掩护我们 !现在为乡亲们打井,是回报乡亲,也是为百姓尽一份孝心。”为了报答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根据老区缺水的实际 ,报社党委决定,每年为老区打一眼井。自 2007年以来,先后在报社创刊地沂水县云头峪村、连崮峪村、沂南县小洼村、莒南前官庄村打出4口深井,总投资800多万元,总计解决了4000 多老区百姓的吃水难题。

    72岁的鲁从荣老人拉着傅绍万和郑金兰的手激动地说:“过去缺水吃,旱年到沟里挨半天才等一担水 。现在可好了,真是感谢你们这些恩人们 !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

    记者编辑“常回家看看”

    为老区人民打井,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以此为载体,落实“三个一切”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使报社记者编辑“常回家看看”,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今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付玉婷,是新招聘进入大众日报的记者,面对乡亲百姓的喜悦,她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到老区来,耳闻目睹了农村老百姓的诉求和困难 。作为年轻记者,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大众报人的优良传统,多深入基层,多反映群众呼声,在基层中锻炼成长。”

    近几年,为了继承发扬大众报业光荣传统,大众报业集团已逐步建立起连接沂水 、沂南、费县、莒南的传统教育线,积极为老区群众打井、修路、助学,办实事、做好事,组织编辑记者开展寻根活动 ,加深与老区群众的感情,弘扬大众报人精神。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郝克远,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朱绍阳,临沂市委副书记申长友,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建华等领导,莒南县负责人,以及大众报业集团70多名新招聘的记者编辑和职工代表,参加了通水仪式。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