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小学的午饭时间,孩子们排队到食堂打饭。他们每餐只有一个菜,在冬天大多日子都是炖白菜。
▲大田小学的伙房里,厨师将做好的土豆倒入带有编号的饭盒,等到孩子放学后统一领取 。
祝沟镇沙埠小学,一名学生吃饭吃得津津有味。
12月9日,记者走访了平度市大田镇的两所山区小学,在平度市教体局热水热饭工程开展中,学生们已经吃上了热水热饭,但受经济条件制约,一般就是一个炒青菜外加馒头米饭。虽然市教体局和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学生午餐质量,但因为缺少经费,很多农村学生家庭条件差,导致午餐只能停留在吃饱吃暖的程度,距离营养餐还有不小的差距。
热菜热饭代替馒头就辣条 平度市大田镇由于地处山区,交通比较闭塞,当地村民多以务农为生,经济条件在平度市属于非常落后的。9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从平度市区驱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山路,在11时左右到达了位于大田镇的大田小学。这个学校是镇中心小学,条件还算可以,但每顿2.5~3元不等的午餐是学生们能吃到的最好的饭菜了 。
十几平方米的学校伙房里,工作人员正在将炒好的土豆依次盛放进学生的饭盒里,等学生下课后来取。“这个伙房原先是间办公房,开展热饭工程后,专门腾出来给孩子做饭。”大田小学校长邢化平说,学校现在有426名学生,家离学校最远的有七八里路 ,很多学生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而在开展热饭工程之前,孩子们中午饭只吃一个馒头加上辣条辣片。
青菜加馒头,孩子们很知足 从大田小学出来,经过十几分钟的路程,记者又来到了大田镇葛家小学,这是平度条件最差的小学,四周全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学校处在一个比较平缓的山坳间,整个学校占地只有5280平方米,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大。
记者来到葛家小学时,正值学生们放学吃午饭,只见孩子们从教室里端着餐盒,跑到校门口旁的一间小屋子内,等待着工作人员分发饭菜。两盆炒白菜,一盘米饭和一盘馒头,就是五六十名学生的午餐。“这已经是学校能提供给孩子最好的饭菜了,以前没这个伙房的时候,孩子们都只能买个馒头就着咸菜吃饭。”葛家小学校长王升功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受条件限制,平度市的农村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将中午一顿饭的成本控制在 3元钱左右,基本上就是一个青菜外加馒头米饭,到了冬天白菜便成了孩子们午餐的主食。对于这样简单的饭菜,很多孩子却觉得非常好了 。8日、9日,记者在祝沟镇和大田镇的小学随机采访了十几名学生,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满足。“比以前在外面买一块钱的盒饭好吃多了。”祝沟镇沙埠小学五年级的小雪楠说。当被问及想不想再吃得好点时,学生们都变得不好意思了,“想吃得好点,但花钱就多了,家里拿不出了 。”葛家小学五年级的小健健小声解释说。
每顿饭3元家长勉强能接受 不能让孩子吃上更有营养的饭菜吗?对于这个问题,大田小学校长邢化平解释道,现在农村小学午餐的标准一般在2.5~3元,由于学生没有餐饮补助,这笔钱需要家长支付。虽然只要5元钱就可以让学生吃上两个菜,但这多出来的2元很多家庭承受不了,“学校之前都征求过家长的意见,每顿饭3元钱他们还能勉强接受,再贵了就不行了”。
邢化平算了笔账,他们学校低年级的学生每顿饭收取2.5元 ,高年级的学生每顿饭收取3元钱,虽然菜不多,但馒头管够,每个月下来不算电费、人工费,学生交的钱勉勉强强够菜钱饭钱,电费和人工费就只能从学校仅有的一点办公经费中挤出来。
9日,记者从平度市教体局体卫艺科了解到,平度市中小学中需要中午在校吃饭的有4万多人,在2010年9月“热饭工程”计划启动前,平度市约2/3的小学没有食堂或仅有简易伙房。从2010年起,平度市开展“热饭工程”,分两期投资1200多万元 ,为158所小学和39所中学配备了蒸车、和面机等必需设备,并且保证学生食堂不对外承办,确保为学生提供相对廉价的热饭热菜。
■记者手记 经济条件待改善家长想法也得变 两天多的时间里,记者对平度市比较偏远的多所农村小学进行了实地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对于目前农村学生吃饭问题,各学校也都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孩子的饮食,但因为受家庭条件等限制,学生们目前还只能维持在吃饱吃暖的层次上,对于更有营养的饭菜不敢奢望。
沙埠小学丁万寿校长说,除了由于农村孩子家庭条件有限之外,“有些农村孩子的家长没有城市家长那样重视孩子的营养问题,觉得孩子只要吃饱了就行”。此外,受条件限制,政府给学校配备的蒸车、轧面机等甚至不能使用,“这些东西都要接入三相电才可以,但农村一般都是用两相电,如果接入三相电就需要安装一台变压器,而一台变压器要10多万元”。
在各级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下,平度农村中小学校的孩子们现在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和以前吃冷饭或学校无饭可吃的情况比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如何让农村学生在吃饱吃暖的基础上吃好,还需要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来关注这些农村孩子。文/本报记者 高亮 本报见习记者 邬明洋图/本报记者 孙传浩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