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导演"徒步穿越茶马古道 拍摄藏区孩子生活

2011-12-26 05:4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昌都一中学生斯郎巴姆的父亲患有肺水肿,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目前还欠一万多元医药费,平常靠捡些垃圾贴补家用,其母亲眼睛有问题,一直没查出是什么病。王若清(右一)在拍摄 。



▲玉树措多小学的孩子们在吃午饭。王若清在拍摄这一场景。



王若清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这是《幸福微梦想》导演王若清最真实的想法,她戏称自己是最穷的导演,剧组也只有两个人。从今年7月份开始,用了4个月的时间,她徒步穿越茶马古道,沿途拍摄了30多段视频资料,现在已经上传15段到网上,不少藏区的孩子说了自己最朴实的梦想。由于自己的力量太微弱,她无法完成这些孩子的小小梦想,王若清近日找到本报记者,想邀请更多的力量来支持、关注这些孩子。

    “两人剧组”奔波多地拍摄

    在见王若清之前,记者先登录了她的微博,标签上写着“好穷的导演”。微博上有她上传的15段视频,这些就是她《幸福微梦想》的其中一部分内容,画面很美,一种最纯最真的纪录片形式,片中的孩子们不加修辞地用稚嫩的噪音唱着歌,用不流利的汉语或藏语来表述自己的小梦想。

    12月25日,与王若清约好见面后,记者赶到了约定的肯德基餐厅,个子瘦小的她急忙从电脑屏幕前起身与记者打了个招呼,这是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孩。1985年出生的她今年刚从马来西亚留学归来,一直想去西部支教,再拍摄纪录片,可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后来我采用了一个迂回策略,先应聘到西藏电视台工作,干了两个月就辞职了,开始了自己的纪录片之行。”王若清说,拿着刚到手的工资,她住进了10元钱一天的青年旅馆,着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起初,王若清每天独自一人早早地出门,到附近的福利学校、希望小学了解情况,很晚才回来,再窝在床上剪片子。后来,她认识了住在一个屋子里的赵嘉,赵嘉刚从大学毕业,正不知要做些什么。听了王若清的想法后,就要求加入,于是两个人成立了一个剧组:王若清为导演,赵嘉是制片人,为期4个月的《幸福微梦想》开始拍摄。

    曾到达海拔4500米高原

    王若清辗转西藏、四川的高原地带,先后去了19个地方,其中还到达了玉树最高海拔4500米的一个地方。以前没受过户外训练的她,也曾被高原反应、肠炎等困扰着,但她始终坚持着,最终身无分文,不得不让家人给买了一张机票,才返回青岛。

    “我想帮助那些孩子,可我自己现在都要靠家里,这肯定是不行的。”王若清返回青岛后,就赶紧找了一份工作,仍是自己的专业——剪片子,繁忙的工作使她根本没有时间让《幸福微梦想》继续。

     ■心声 那些孩子太需要帮助了

    谈起这次与记者联系的原因,王若清说她心里很着急:“那些孩子太需要帮助了,我现在力量太小,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支持”。她特别提到了昌都一中的孩子们,给记者看了一卷昌都一中特困学生的信息表,近100份的表格里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这些孩子是最让我心急的,他们现在读高二,很快就要面临高考,以他们的成绩来看,考上本科不是问题。可因为家庭困难,他们的读书生涯,可能会终止在高考前”。

    2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昌都一中的陈老师,这位老师还天天念着王若清,盼着她能带来好消息。陈老师说:“这里生活困难。如果能考上大学,却因为没钱而不能去上,那对孩子、对家庭都是重大损失”。

    王若清还挂念着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孩子们,这是一群聋哑儿童或盲人,他们每天做藏饰,却为销路发愁;西藏林芝地区的旦增向巴和旦增旺久两兄弟特别喜欢足球,经常在路边踢石子玩,梦想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跑鞋;玉树利民学堂里的一个孩子很困难,看见别人吃块西瓜,就觉得那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文/记者 任金梅(图片均由王若清提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