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胜云向记者展示当年和爱人踩高跷相识的照片儿。
2月5日正月十四,2012年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就将开幕。一批世界级、国家级非遗精品,将以表演的形式集中亮相。在这其中,也有不少当地的非遗精品,北宅街道的沟崖高跷就是一例 。与许多非遗精品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相比,有 112年历史的沟崖高跷“人丁兴旺”,从区级“踩”到市级,去年又“踩”向省级非遗 ,今年还将走进校园,培养新一代传人。2月2日,记者走进臧胜云一家,这个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家,是沟崖高跷百年历史上第一个一家四口都参加高跷表演的家庭。而臧胜云的幸福婚姻也拜沟崖高跷所赐。
从小耳濡目染17岁入行 今年50岁的臧胜云是沟崖高跷队的主力队员,他从17岁开始进高跷队,“货郎”“猪八戒”“唐僧”这些主要角色都饰演过。“当年为啥学高跷?在沟崖,人人都喜欢高跷,会踩高跷是件露脸的事。”臧胜云回忆说。
沟崖高跷可谓是崂山第一高跷,这个第一,不仅是水平高,时间也是最长的。早在光绪 26年(1900)年,沟崖人就组成了崂山第一支高跷队开始演出。到了光绪 33年(1907年),村里几个在河南许昌做木工的村民回来后,介绍了许昌地区高跷的一些见闻,充实到沟崖高跷的表演中。随着不断推陈出新,沟崖高跷舞技越来越精湛,内容越来越丰富,沟崖高跷队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早在晚清年间,沟崖高跷队便以生龙活虎的高超舞技在崂山地区大名鼎鼎。
“从我记事开始,每逢过年过节,就爱看村里表演的踩高跷,到了17岁那年,村子里生产队要扩招秧歌队员,当时报名的社员就有五六十人。我记得当时只招十几个人,谁身体好谁上。”经过一番筛选,身体素质出色的臧胜云被高跷队选中了。
西服当戏服吸引来媳妇 高跷队队员听起来很神气,可其中的艰苦只有队员自知。“就说表演时穿的戏服吧,当时经济条件都很一般,谁家也买不起正规的戏服。于是大家就把目光盯到当时的那些时尚人物身上,他们穿的衣服都很时髦,用农民的眼光看就是‘花’,正好当戏服穿。”
臧胜云说,自己第一场演出时就是演“货郎”,村子里让他自己找戏服,结果他到隔壁村找到一个退伍军人的军装,穿回来后大家都觉得不错。“女演员的衣服还好借些,村子里谁家娶媳妇了,我们就到他们家里借新娘穿的红褂子。当时大家没钱化妆,就把水洒在写对联的对子纸上,然后往脸上抹。”臧胜云的媳妇臧淑琴接过了话来。
这对夫妻开玩笑说 ,他们俩的结合就与戏服有关。就在臧胜云选进高跷队那一年,16岁的臧淑琴也选进了高跷队,在日常训练和表演中,两人产生了感情。“以前总觉得自己土,后来借来一套西服当戏服,她就是被我穿西服的样子吸引住了。”臧胜云开玩笑说。
明年演出今年就预订 在沟崖社区居民看来,沟崖高跷之所以不断档,与社区延续数十年的拜年风俗有关。“一到正月里,我们就要到周围几个村去拜年,别的村也来我们村拜年。怎么拜呢?就是各个村把自己的演出队伍拉出来,到别的村子去表演。”沟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臧学浩说。
在臧胜云的记忆中,自己第一次演出就是到如今李沧区的上臧社区去拜年。“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们一亮相 ,观众们就鼓掌。”臧胜云回忆说 ,自从加入高跷队后,年年都有演出,“记得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们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出去演出,能演到正月十五,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演5场,一场就是40分钟。算下来,光春节期间就能演50多场。而沟崖高跷成了每年春节的保留节目,往往今年刚演完了,别人就预订明年继续来表演。”
训练补贴水涨船高 1986年,臧胜云的大女儿臧翠莲出生,还在四五岁的时候,臧胜云就给女儿做了一些只有10厘米高的高跷,让女儿在家里踩着玩。到了女儿12岁的时候,臧胜云让女儿也加入了高跷队,主要饰演“仙女”。
“到了她表演的时候,沟崖高跷就发生一些变化了。例如沟崖高跷刚开创那会儿,高跷只有25厘米高,后来到了60厘米高,我刚进高跷队的时候是80厘米高,后来涨到了1米,大女儿刚进高跷队的时候,就要踩1.2米高的高跷了。”臧胜云说,沟崖高跷讲究一边跑一边扭,高跷越高,表演起来越好看,但这对演员来说却很辛苦。“刚开始时重心肯定不稳,走都困难,何况还要扭呢?一开始女儿经常摔倒,但孩子有天赋,很快就适应了。”
“女儿踩高跷,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有点收入 。”臧胜云回忆说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每逢到了排练期,社区都会给每位演员按天发放补贴。“一开始就 30元左右,后来涨到50元,到最近几年涨到了80元、100元。”臧学浩说,发放补贴也是为了应对形势的变化。“到了上世纪 90年代,居民的生活节奏也快了,大家手头事越来越多,为了鼓励大家特别是年轻人来练习,我们就适当给大家发一些补贴。”
■相关新闻 高跷踩进校园化解人才危机 臧胜云表演时,去过的最大“舞台”也就是李沧区每年正月十五的大型巡演。可随着沟崖高跷的名气越来越大,到了女儿臧翠莲表演的时候,演出的“舞台”也越来越高档,不仅在市政府门前举行的民间汇演中亮过相,还参加过青岛国际啤酒节、四方糖球会这些大型节会。2009年,臧胜云的小女儿臧连聪也加入了高跷队,一家四口都踩起了高跷。
今年,臧翠莲和臧连聪因为工作忙,都不能再参加非遗节了,只剩下老两口“披挂上阵”。“沟崖高跷传承了112年,有没有遇到危机?我看肯定有,像眼下这种状况就是,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年让他们拿出十几天时间来排练实在很难,这已经不是靠发补贴能解决的问题了。”臧学浩说,所幸社区也想到了办法,例如与崂山区的中学进行合作,让高跷走进校园,让老演员们手把手地传授给孩子,让沟崖高跷继续传承下去。
高跷能扭能跑演员自编自唱 今年76岁的臧兆善是沟崖高跷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说起沟崖高跷的特色,老人谈兴甚浓。“沟崖高跷的表演形式丰富,从高度上分高、中、低三种,叫高跷、中跷、跑跷。最高的高跷有一丈的,不仅随着鼓乐的节奏或走或跑地旋转、蹦跳,有些技术好一点的人还能表演跳过桌子、凳子、小木桥等惊险的动作。”臧兆善回忆说。
此外,沟崖高跷不仅讲究扭、跑,演员还会唱。“曲子都是老百姓自己编的,最早的几只曲子像‘青岛解放五更’、‘李玉兰迈大步’等。”臧兆善说,和海门高桥相比,咱们有自己的特色,不信比比,咱们可不怵他们。
文/图 记者 李兵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