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放弃制作花灯后,专心做戏曲服装道具。他说,花灯的制作方法跟戏剧中所用的盔头非常相似。
在青岛民俗馆的二楼,有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所摆放的物件却样样是精品,其中就包括百余张青岛花灯的图样。这间房的主人名叫张进,他的师傅、老艺人盛世美曾经向清朝晚期的皇宫艺人学艺,而当时不少花灯制作人都有像盛世美一样的经历,这也让后来的青岛花灯有了皇家血统。2月4日,本报“寻找青岛花灯”活动走进了张进的工作室,听他揭秘了青岛花灯制作技巧。
师傅曾向皇宫艺人学艺 “广州的宫灯以精细为长,多使用象牙、玛瑙等稀料,苏州的琉璃盏以规矩为主,有小窗 、可活动,咱青岛的花灯则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这些元素很多都是从‘皇家’流传开的。”张进颇为骄傲地对记者讲起了青岛花灯的独特历史。
在张进的记忆里,师傅教他做青岛花灯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师傅盛世美做了一辈子的手艺人,挚爱着青岛花灯,出生于 1926年的他直到2008年离世时,嘴里还一直念叨着青岛花灯的美。
张进说,上世纪30、40年代,盛世美在北京做工,曾向一名老皇宫艺人学艺,“听师傅说,那些宫灯造型别致,精美至极,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皇家宫廷元素。”而这些宫廷元素,在日后有意无意地融入了盛世美的创作之中。盛世美去世后,留给了徒儿一大批珍贵的花灯图样。“青岛花灯是没有传承人的,全部都是师傅带徒弟,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张进说。
师傅留下百余张花灯草图 至今,张进那里还保存有各类花灯的草图一百多张,每张上都有两到四幅花灯的图样,“除去重复的,至少还有100多种”。记者看到,图样上的花灯造型奇特,除去常规的六角花灯、圆柱形花灯等,还有龙形花灯、五星花灯等,有的花灯灯罩上除了印制上的图案外,还加有木棱等元素,充满了生气。
张进说,花灯的制作“要的是功夫,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制作的方法跟戏剧中所用的盔头非常相似,都需要画好草图,打框后往上加入各种中国元素,也就是制作各类“小部件”。
“青岛花灯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铁框子,铁框子衔接的地方要焊接牢靠,再罩上绢布。木框、祥云等元素需要依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加上去。”张进说,简单地说,青岛花灯上所绘的图案,除了具有时代印记的毛主席语录、红五星之外,无外乎就是山水和人物,有时候也会印上梅兰竹菊等四季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