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一盏花灯也没人买
2002年青岛一公司制作青岛花灯销售不佳,此后停产
筹备了多年中山公园灯会的于青林说,1988年之前,中山公园灯会参展的花灯基本上都是青岛花灯,到了1991年的灯会就以外地花灯为主了,1992年以后的灯会就见不到青岛花灯了。2002年,青岛一家公司曾生产了十几对地道的青岛花灯,结果以每盏80元的价格还是没有卖出去,从此他们便停止生产青岛花灯。
青岛灯会不见青岛花灯
2月4日晚,2012“幸福美好青岛开发区”元宵灯会在开发区市民文化广场举行,共展出了16座花灯,都是在号称“中国彩灯之乡”的自贡定制的,还专门从自贡请来了50名工人组装花灯。让灯会主办方感到遗憾的是,这么大型的灯会却没有青岛花灯的参与。
在不少市民的记忆里,中山公园灯会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山公园灯会是从1979年开始的。”筹备了多年中山公园灯会的于青林说,在1988年之前,中山公园灯会参展的花灯基本上都是地道的青岛花灯,到了1991年的灯会就以济南、淄博等外地花灯为主了,1992年以后的灯会,因为各种原因就见不到青岛花灯了。
80元一盏花灯没有市场
事实上,青岛花灯真正停止生产是在2003年。就在2002年,对青岛花灯市场还抱有希望的青岛鑫金鼓舞台道具有限公司,组织工人制作了十几对地道的青岛花灯。结果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十几对青岛花灯最终没有卖完。“我们的青岛花灯制作得都非常标准,60厘米高的花灯,每盏只卖80元,就这个价格都没人要。”张进回忆说,后来他们就再也没有生产过青岛花灯。
“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彻底放弃青岛花灯市场的时候,废弃的花灯架子、半成品花灯都是用卡车拉走的,直接送废品收购站按照废铁丝处理了。”张进说,经过这次事件后,他深刻地意识到,想要通过做青岛花灯来挣钱很困难,要想挽救青岛花灯这个文化遗产只能寻找一个落点,比如寻求民俗馆、博物馆等支持。
大红灯笼顶下青岛花灯
“咱们青岛的花灯,就是被这些挂在大街小巷的‘大肚子’红灯笼给顶下去的。”张进说。青岛花灯制作是手工花灯,生产效率低、制作成本太高,成为其“有价无市”的重要原因。相较之下,大红灯笼工艺简单,可以采用机器化的生产方式,又能满足装点节日气氛的基本功能,受到欢迎。
“青岛花灯逐步走向没落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储藏问题。”张进分析说,由于青岛花灯是铁架制作的,铁架往往是焊接而成 ,不能拆开,加上花灯上有许多装饰 ,拆分后难以复原,“过了正月,市民取下灯笼后不知道放在哪里 ,为市民的保存带来了不便,不像大红灯笼,简单一收就可以了”。
■惊喜
青岛花灯上了崂山非遗节
2月4日,本报报道了孙志芳老人制作的青岛花灯后,许多市民打来电话表示“看照片不过瘾”,希望能够亲眼看看“孙氏青岛花灯”。为此,经过协调 ,孙志芳将带着他的一对青岛花灯参加崂山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崂山区非遗节组委会也非常欢迎青岛花灯的加入。
4日下午,记者在崂山非遗节现场看到了孙志芳,他正在悬挂横幅,旁边摆放着的是一直贴在自家墙上的龙舟大画。“明天一大早就能把灯笼挂上去,龙舟太大了不方便带过来,就拿了龙舟大画给市民们看看。”孙志芳说,“这可是我的青岛花灯第一次从家里走出来,更是第一次参加非遗节。”
文/记者 连茂明 周晓荷 实习生 李雯凤 图/本报记者 陆金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