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记者采访发现,蓝色成为党代会上代表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仅在党代会报告中“蓝色”这个词就被提到了29次:“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突出青岛蓝色文化特色”……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目标让党代会上刮起了一阵“蓝色风”。
蓝色经济带动国际贸易发展 西海岸经济新区是青岛未来发展的重头戏,而坐落在西海岸的董家口则是带动西海岸发展的重要区域,胶南市发改局党委副书记,董家口开发建设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李从华说:“关于蓝色经济的发展有很多表述,我就不多说了,我主要想说重化工业发展对蓝色经济区建设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青岛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中心的地位怎么体现?要靠重化工业做支撑,重化工业在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
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戚文忠表示,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海上运输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形势不明朗,之前很多资金都流向了打造船舶上,导致现在海上运输业存在船舶多,但订单少的情况,而青岛提出“蓝色经济”的概念,势必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带动国际贸易发展。
蓝色硅谷领军人才依然缺乏 对于打造蓝色硅谷,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于志刚用了“两情相悦”来描述,“蓝色硅谷是李群书记到青岛以后进行调研,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提升了蓝色经济建设的规划水平,也进一步明确了蓝色经济建设的突破点。”于志刚表示,“即墨鳌山卫是蓝色硅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会选在这?因为这里聚集了很多国家实验室,很多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现在市委市政府还在国家实验室周边规划人才公寓、技术成果的转移中心还有成果孵化器等。所以在蓝色硅谷建设方面要紧抓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力量。”“这一系列东西都已经在规划建设当中,我们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充满信心。”
于志刚表示,虽然岛城已经集聚了众多的海洋人才,但是领军人才依然缺乏,基础海洋科研的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领军人才都不够。另外,人才方面还存在结构上的不足,特别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能直接服务于蓝色经济的技术人才,相比较技术研究而言更加不足。所以说,人才依然是核心。”要解决人才问题,其中一点就是要在条件上得到改善。现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人才公寓和引进人才以后的政策,但是还不够,还需要有针对蓝色经济提出有针对性的人才计划,比如说国家有人才计划,山东省有泰山计划,青岛也可以有一个蓝色跨越的领军人才计划。”
蓝色文化文化产品突出海洋 对于发展蓝色文化的问题,12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党委书记姜正轩。“以前有‘打造现代滨海文化名城’的提法,这次党代会提出来要打造全国海洋文化新高地,这说明蓝色文化的范围更广了。”
姜正轩表示,突出蓝色文化特色,就要在文化产品生产方面突出海洋文化,如舞台剧目等都要突出本土优势;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博物馆,是综合的现代的并能发挥青岛特色;国家水下遗产保护基地设在青岛,青岛又有深潜基地,要以此考查和挖掘水下遗产,加快水下考古的进程;要开发一系列与海洋文化相联系的活动,不仅仅指文艺演出,也包括大讲堂、大展览,以实现海洋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同时要依托海洋文化,走产业化道路;此外,青岛关于海洋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如祭海节、天后宫的妈祖文化,这些民俗就是民族的,而民族的可以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高亮 王媛李志波 郝园园 李晓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