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刀鱼背后折射的是刀鱼的生存危机。“眼看着江刀在走鲥鱼的老路。”江阴市渔政管理站副站长查晓宗与渔民打了30年交道,对于刀鱼的变少痛心疾首。在他看来,水利工程开发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
为了拯救刀鱼,相关部门与个人正在做着人工繁殖与增殖放流的努力,但目前来看实际效果尚不显著。专家呼吁,拿出6年~8年的时间全面禁捕,或许可以给濒危鱼种一条生路。
复杂的责任方: 十年限捕更像十年追捕 据江阴市志记载,江阴长江刀鱼年捕捞量1956年最高,达174吨,至1987年也有106吨,2002年后年产量则不足百吨,2011年江阴刀鱼的捕捞量不足0.5吨,仅为高产期的0.28%。
对于江刀变少的原因,渔民们认为有水污染与过度捕捞的原因。“涨潮的时候,海里的鱼游进来,等潮水退去,小鱼摇摇头就死了。”靖江渔业三七分公司八圩居委会的周锡娣对于环境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她感叹说,和以前相比,沿江企业增多,江水受到污染,长江水没以前“好吃了”,鱼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破坏。此外,一到晚上,一些渔民也会“驾着小船用电网电鱼,很多鱼苗都被电死了。”
“江刀变少的原因,和当年鲥鱼、河豚陷入绝境的原因有相似的地方。”江阴市渔政管理站副站长查晓宗并不否认渔民们的说法。1982年参加工作之后 ,查晓宗经历了鲥鱼消失的过程。上游葛洲坝建成后,切断了鲥鱼的洄游通道,先是逐渐形不成鱼汛,后来干脆就消失了。查晓宗还记得,他最后一次见到鲥鱼是在1987年,当时政府有个重要活动需要用江阴特产“长江三鲜”招待客人。没有鱼汛,捕不到鲥鱼,彼时已经没有渔民愿意做这笔赔本的买卖了。最后,政府只能特批了一些柴油给渔民,让他们在江上转了两天,捕了三五条鲥鱼上来。
查晓宗同时补充说,只把刀鱼减少的原因归结为水污染和过度捕捞的观点并不全面。
“去年的鱼汛比前年推迟了一个礼拜,今年晚了一个礼拜还不止。”根据查晓宗的说法,近3年来,江阴的刀鱼鱼汛每年都向后推。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一些,2月份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低了 1.9℃,江刀很难适应,这也是今年江阴刀鱼产量过低的一个原因。
与气候因素等自然环境相比,更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人类活动。“首先就是涉鱼工程,也就是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刀鱼的洄游通道。长江下游沿线的开发大幅度减少了芦荡和滩涂的面积,也使刀鱼天然的觅食场所逐步萎缩。一般来说,水质只有达到国家3类标准以上才能保证鱼类良好地生存。在6397千米的长江上,只要有2千米的污染带存在,对于鱼类来说,也意味着‘死亡地带’。”查晓宗说。
“2002年的监测结果显示 ,24小时内,经过江阴段某一截面的船只有2000艘,但2011年的结果是,有4200艘。”查晓宗告诉记者 ,船舶通航越来越密集、长江轮渡使用率很高,这些对鱼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近年来捕捞强度的加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查晓宗介绍,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江阴市有999条长江捕捞渔船,后来缩减到现在的200条渔船。与此同时,为加强对刀鱼资源的保护,我国自2002年起,每到刀鱼洄游繁殖季节,实行限捕——渔船必须持有特许证,在限定时间内捕捞刀鱼。限捕10年来,整个江阴市的特许捕捞证由原来的24张缩减到目前的21张。
不仅如此,从2011年开始,长江沿途刀鱼的捕捞期也被缩短。江阴长江大桥以下沿线的刀鱼捕捞期为3月1日~4月20日,长江大桥以上江段的捕捞期则分别为3月5日~3月31日,以及4月15日~5月10日。
“船只、特许捕捞证、捕捞期的数字减少了,看上去似乎捕捞强度也跟着减少,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查晓宗说,随着渔网的改革,捕捞强度反而更大。
这样的说法在江阴水产专家郑金良那里,有着更加直观的说法——“十年限捕更像十年追捕”。国家规定的捕捞期,更像是“鱼儿走到哪里,哪里都允许捕捞,没有起到真正保护的作用。”
另外,虽然国家对于捕捞刀鱼核准作业的是5cm 流刺网,但仍有“不合规矩”的渔网存在。“鱼越少,价格越贵,人们就从网具上想办法。”对于一些地段的捕鱼网,郑金良用了“蜈蚣的脚”的说法。他说,在航道两侧,渔网横向到江边、纵向到江底,江刀一路从崇明岛游到江阴,再游到鄱阳湖产卵,“很难找到一条生路”。
艰难的实验: 人工养殖刀鱼难上餐桌 郑金良的另一个身份,是江阴申港三鲜养殖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从2002年开始研究刀鱼和河豚鱼的人工养殖,他还
被称为“拯救‘长江三鲜’第一人”。
“刀鱼是我见过的最难对付的一种鱼。”说这话时,郑金良简直“爱恨交加”。
据介绍,刀鱼是典型的洄游鱼种。每年春天,溯江而上,奔赴安徽、江西等长江中游产卵,最远可达鄱阳湖。同年10月下旬或者 11月上旬 ,孵化后的小鱼苗顺流而下,一路游到东海里。在海里生长一年后,在第三年,再洄游入江。
虽然刀鱼有着“娇美小姐”的称号,但其性子刚烈得很,一离水就死,因此渔民捕获活刀鱼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从2002年开始,郑金良每年都跟着刀鱼一路走到江西、安徽,试图在船上进行人工取卵。也是因为江刀离水就死的特性,实验并未获得成功。
直到2007年底,郑金良通过灌江纳苗养殖技术,在刀鱼产卵期 ,将长江水引入鱼塘,利用特制的过滤网,把鱼苗留下来,取得繁殖人工刀鱼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成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农业部长江渔业管理委员会的委托郑金良,把人工养殖的河豚、鲥鱼、刀鱼等在中国馆一个直径2.5米的水晶球内展示。“刀鱼至少要在水晶球内成活24小时,对于它来说根本不可能,最后只把性子‘憨厚’的河豚带去了。”
“喂食必须在凌晨三点进行,且刀鱼只吃水体中的半浮性食物,不吃人工饲料,无法进行训饵,另外种鱼的培育也有难度。”郑金良说,如今虽然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刀鱼的养殖水面达到200亩,但真正要把人工养殖刀鱼大规模地推上市民的餐桌,仍然有一定困难。另外,即使真的上了餐桌,人工养殖的刀鱼也比不上野生刀鱼的味道。
对于一直关注刀鱼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教授顾若波来说,刀鱼的日渐稀少折射的是长江中下游水生生物面临的危机。“长江鲥鱼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人工养殖的鲥鱼也是美洲鲥鱼。”顾若波教授介绍,目前,长江鱼类资源已面临诸多方面的威胁,“长江三鲜”生存状态堪忧。“要真正保障长江中下游鱼类的生存环境,要做的工作太多。”
这并非危言耸听。有数据显示,长江江苏段有历史记录的鱼类共161种,分别隶属于19目42科,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长江江苏段鱼类总数的37.65%。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2001年~2006年间对长江江苏段鱼类进行定期调查时,却只采集到长江鱼类108种,还有53种鱼至今还不知道是否存活于长江江苏段。
2008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申港三鲜养殖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研究中心”在江阴落户。
作为长江中下游珍稀鱼类保护开发的重要科研基地,该中心主要针对刀鱼、鲥鱼等长江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进行研究。“目前只是取得了初步结果,关键性技术仍在攻关之中。”顾若波坦言,该项研究周期很长,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奈的选择: 全面禁捕助鱼恢复元气 “每种鱼到了贵得离谱的地步就就意味着离消失不远了。但现在还不是最差的时候,还有转机。上海崇明岛等洄游始端还能抓到很多刀鱼,如果禁捕一段时间,也许总体数量还能够成几何式增长。等到刀鱼只有零星个体时,那就为时已晚了。”郑金良说,与环境污染相比,过度捕捞给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更大。他也表示,“如果拿出6~8年的时间全面禁止捕捞,给江刀三四个产卵的周期 ,就能形成新的鱼汛。”
“即使渔民们在国家规定的捕捞期内捕鱼,也是在一路捕捞产卵的鱼呀。”对于郑金良的观点,江阴市水产指导站站长张呈祥也表示支持——全面禁捕,给江刀等濒危鱼类一个恢复元气的机会。
为了避免“长江三鲜”变成“长江三绝”,从2002年开始,郑金良一直在尝试增殖放流的方式。每年的6月份,郑金良都会准时来到长江边,将他辛劳培育出来的鱼苗放流,其中大部分是河豚等珍贵鱼类。10年来,他已带动江阴数十家单位,无偿放流了亿万尾鱼苗。与此同时,江阴市政府也把6月12日也被定为“中国江阴长江放流日”,号召沿江企业慷慨解囊加入到放流中来,“反哺”长江。
目前,持续放流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在人们视野中消失四年多的野生河豚重现长江。
从2008年10月开始,郑金良向长江里实验性地放流了几千条刀鱼。由于刀鱼本身对生存环境挑剔,放流效果尚不显著。“放养几千条,往往从鱼塘里一拉网,就有一半的鱼死在塘里了。”郑金良说,放流刀鱼时,操作起来特别麻烦,比如水温必须在10℃左右刀鱼才能成活。虽然很无奈,但郑金良也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怎样,这至少也是一种补充。”
在顾若波看来,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人工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点,也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11年春夏之际,长江中下游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修复受损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农业部与湖北 、江西、湖南、安徽、江苏五省共同举办“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修复放流行动”,五省共举办各类增殖放流活动200余次,放流经济鱼类苗种达17.65亿尾。
“再不重视,刀鱼恐怕要步鲥鱼的后尘了。没有一个渔民愿意刀鱼变成只针对特殊消费群体的天价鱼,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日子难过了。”与渔民打了30年交道的查晓宗对于刀鱼的变少痛心疾首。在采访结束时,他又特意补充了一句话,“大众的才是市场的。”
文/图 记者 朱艳丽
谁让黄河无刀鱼 黄河刀鱼的濒危消失有其特殊背景 ,从1972年到1999年的28年里,山东境内的黄河下游有21年出现断流,这对于必须从黄河入海口洄游到东平湖一带产卵的黄河刀鱼来说,几乎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从2000年起,黄河不再断流,但入海口处密集的渔网还是阻挡了刀鱼洄游的线路,黄河刀鱼的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农业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黄渔委)办公室主任王守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对渔民的补贴还没有确定,讨论多年的黄河禁渔方案执行之日仍然遥遥无期。长期关注研究黄河刀鱼的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钦东计划从长江流域空运一批长江刀鱼,大量繁殖后在黄河里放流,拯救已经濒危的野生黄河刀鱼。
与长江刀鱼不同,黄河刀鱼的消失几乎是一下子完成的,甚至都没有经历过逐年减少的过程。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不仅包括此前频繁的断流和新建大坝 ,也包括入海口处渔民们无情的掠夺性捕捞。
断流和大坝 东营利津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匡柏林告诉记者,黄河刀鱼的减少主要是在于黄河断流 ,因为断流之后,鱼类就不能洄游。尽管经过治理后,黄河不再出现断流,但黄河刀鱼的消失已成事实。
王钦东研究员也认为黄河自身的断流对于黄河刀鱼的减少是致命的。“从1972年到 1999年的28年里 ,山东境内的黄河下游有21年出现断流 ,1997年断流长达226天,河口300多天无水入海,这就直接影响了黄河刀鱼的洄游路线。因为黄河刀鱼每年春季都要从黄河口洄游到东平湖去产卵,如果断流了,鱼当然游不上来,数量急剧下降也就在所难免。”
除此之外,黄河上建的大坝也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路线。“山东的东平湖是黄河刀鱼的主要产卵地。这里鱼虾众多,浮游生物丰富。黄河刀鱼每年都在东平湖产卵、孵化,然后再顺黄河入海,在黄河口附近水域生活。”王钦东告诉记者,但现在东平湖与黄河交汇的陈山口却建起一道大坝,就算黄河不断流,黄河刀鱼也没法再洄游到东平湖里去产卵了。
与长江不同的是,每年黄河的调沙对于河中的淡水鱼类也是一个致命打击。“每到调沙的时候,都会出现‘流鱼’现象,就是鱼漂浮在水面上,几乎不动弹,随着水漂,随便人们捡。”王钦东分析道,这是因为黄河中沙大,水流急,河水中供氧不足,导致鱼儿翻出水面,顺流而下,形成“流鱼’奇观。
掠夺性捕捞 东营黄河口镇利林村渔民黄占忠告诉记者,想要捕到黄河刀鱼,唯一可能的地点应该是在黄河入海口附近,“今年天气冷,现在肯定逮不到了,等到麦子熟了的季节,在黄河入海口处的宽阔海面上,说不定能捕到一两条小刀鱼。”
无独有偶,王钦东耗费5年时间捕到的十多条黄河刀鱼大多也都是在入海口附近,“在黄河上游布的其他点,像东阿、泺口等地都没有捕到。”
曾协助王钦东参与黄河刀鱼资源调查的东营利津县海洋渔业局季主任告诉记者,当时在利津县内只捕到一条黄河刀鱼,而且还是死的。
黄河刀鱼为什么只出现在入海口而不洄游呢?问题出在黄河入海口处布下的天罗地网上。
“在黄河入海口的地方,
由于水面宽阔,水流缓慢,特别适合下网,要是到黄河口去看看,到处都是渔网,除了水面上的,还有沉在水底的地笼子等捕鱼工具,这一道道天罗地网使得洄游的鱼类要么在海里徘徊,要么钻进网里,其他少量的漏网之鱼则有幸还能洄游到上游产卵。”黄占忠分析道。
不过奇怪的是,对于渔民这种掠夺式捕捞的行为,当地渔业部门并没有出台任何禁渔措施。离黄河入海口最近的两个县垦利、利津,两地的渔业部门均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黄河刀鱼已经越来越少,甚至都见不到了,但并没有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
■专家建议江刀“支援”黄河 2007年,王钦东开始从事黄河刀鲚鱼生态保护与资源增殖技术课题的研究,该项目得到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支持。“黄河刀鱼濒危的原因很复杂,想要恢复这种鱼的措施也很复杂,增加黄河刀鱼的现存量、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等都是重点,当然黄河的禁渔也应该提上日程。”
“南鱼北调” 王钦东表示,经过5年的研究,他已经摸清了黄河刀鱼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等。“比如刀鱼喜欢吃什么食物、多大的时候开始性成熟、具体什么时间开始洄游等,这些我们已经基本摸清了。”王钦东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也在进行人工养殖方面的试验。
不过相比于人工养殖,王钦东更看重的还是如何从生态保护上以及物种繁育上,增加野生黄河刀鱼的数量。面对黄河里屈指可数的刀鱼,王钦东的建议是“南鱼北调”,把长江刀鱼引入黄河。
王钦东告诉记者,虽然他这5年陆续捕到了十几条黄河刀鱼,但没有一条存活的。“因为黄河刀鱼的性格比较急躁,一般一遇到网,或者离开水面,就会死。另外,黄河中刀鱼的数量的确太少了,太难找了。”
“虽然长江刀鱼也比较稀少,但至少还能捕捉得到,可以利用长江刀鱼来繁殖鱼苗,然后在黄河里进行增殖放流。”王钦东告诉记者,长江刀鱼和黄河刀鱼实际上就是一个品种,但因为黄河里的泥沙要比长江里的多,长江刀鱼放入黄河,需要逐渐适应黄河的生活环境。
全面禁渔 除了“南鱼北调”,王钦东已经计划近期向农业部提出建议,在黄河上全面禁渔。“过两天,我们准备向农业部下属的黄渔委提出申请,在黄河流域禁渔。”
按照王钦东的设想,他建议黄河流域的禁渔不应该分区域和时间,而是全面禁渔。“在我们增殖放流之后,应该全面禁渔三五年,使得黄河刀鱼能够充分繁殖生长,这样才有可能使黄河刀鱼恢复生机。”王钦东建议。
而长期在黄河上打渔的渔民黄占忠掌握了黄河刀鱼洄游规律,他虽然赞成禁渔,但认为不应该全面禁渔。“黄河刀鱼洄游的时候是4月份,因为4月份黄河刀鱼从海里往黄河上游洄游的时候是去繁殖,这时候是应该禁渔的。如果不禁渔,任意渔民捕捞,也就是说,这些刀鱼还没繁殖产卵就被捕了,这样不利于繁殖 。所以说,从4月份开始禁渔是没错的,但到了七八月份,这时候刀鱼已经产完卵了,再回到大海里 ,应该就可以捕了。”
建立索饵场 近几年,黄河每年都在进行调沙,这也改变了黄河的河床,使得很多地方河床下降了不少,影响了刀鱼的生活环境。“黄河刀鱼原来洄游的时候会在河两侧休息和觅食,河两侧由于富含水草和饵料,成了刀鱼的索饵场,但现在河床的改变破坏了他们休息的环境。通俗地讲,就是说吃饭和睡觉的地方没有了。”王钦东建议,应该在黄河两侧增加一些水草和浮游生物,大量增加索饵场。
当然,在不少渔民眼中,治污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一般来说,黄河几近断流的时候,也就是水非常小的时候,水非常清澈,但是一旦水量变大了之后,黄河就变得越来越浑浊,水里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复杂。”渔民黄占忠告诉记者,“有好几次,我下网打渔。就一晚上的时间,拖上网来一看,其中有一茶碗像鼻涕一样黏糊糊的东西,非常脏。还有在泵站,抽上的黄河水放在那里,会冒气泡,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化学物质。”
黄占忠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道,实际上,在水小时候,上游的企业一般不敢排污,有不少企业是先储存着,但一旦水大了之后,积攒了很多天的污水则会一股脑地排到黄河里,这时候的黄河水是最脏的,等过了几天,才逐渐地变干净一点。
■政府回应禁渔尚无时间表 2011年5月份,由黄渔委组织,沿黄九省(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具体实施的黄河流域鱼类资源本底调查项目启动。在此之前,黄河鱼类资源已经30多年未开展全面调查。当年11月25日,黄渔委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召开总结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汇报了2011年调查成果。
不过,直到今天,这份调查报告也没有公布。“这是一份内部的调查报告,我们也直到上周五才拿到报告全文,但这份报告全文不会对外公开。”黄渔委办公室主任王守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调查情况来看,黄河流域一年的渔业捕捞量为6万5 千吨,比 30 年前下降了80%,而且目前能够捕捞到的鱼的种类为100多种,而黄河原有鱼类150多种。
就算这样,黄渔委在黄河禁渔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虽然黄渔委已经对此讨论过多次。
2011年4月,黄渔委召开2011年全体成员会议时,时任农业部渔业局局长、黄渔委主任委员的赵兴武就在会议上表示,要积极推进黄河流域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2011年10月,《黄河流域禁渔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根据不同区段渔业资源及生态特点,立足沿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渔政管理能力,划分了禁渔区、禁渔期。当时大会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黄河上禁渔,需要涉及到很多渔民的未来生计问题,这方面的补偿如果得不到解决,禁渔问题也不会达成一致。”王守文表示,黄河禁渔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执行 ,黄渔委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文/图 记者 李杨
■相关链接 本地刀鱼难觅真货 青岛本地刀鱼不同于长江刀鱼和黄河刀鱼,其实只是带鱼的一种。尽管如此,目前的青岛水产品批发市场上也已经很难买到真货。
今年七十多岁的李大爷自小就生活在青岛小港码头附近,几乎天天都吃海鲜的他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清蒸刀鱼。可是,这两年他已经吃不上本地刀鱼了。“现在很多本地刀鱼都是南方和国外的刀鱼冒充的,很难买到真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即使能买到,本地刀鱼在严重减产的同时,年年高企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
4月7日下午,小港码头稍显冷清,附近的水产批发市场上,有不少卖刀鱼的摊位。记者了解到,他们在外边摆着卖的刀鱼大多是舟山刀鱼,每斤价格在一二十元钱左右。在这里卖了十多年海鲜的老马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到刀鱼上市的时候,要吃本地刀鱼,得等到“五一”前后。他向记者介绍说,本地刀鱼头小、肉厚且细腻,看起来色泽比较鲜艳,味道也比外地来的刀鱼鲜美。
“这几年本地刀鱼越来越少,以前有渔民开着200匹马力的船出海一次能捕四五百斤,这两年只能捕到十多斤。”老马说。自小在沙子口长大的王先生对此也深有同感,以前沙子口的渔民在近海就能捕到刀鱼,现在只能用大船到远海去捕,而且数量也很少,“数量下降了近80%。打个比方:原来一船捕一千斤,现在也就两百斤。”沙子口的一个船老大表示,这些年刀鱼的数量是打着滚地往下降。
数量成倍减少的同时,价格却在疯涨,青岛金银岛水产公司的蓝经理告诉记者,前两年本地刀鱼的价格还是十多元一斤,现在则突破了百元大关。在小港水产批发市场,有不少商家表示去年的本地刀鱼都卖到一百七八十元甚至两百元。“而这几年的本地刀鱼也小了,以前一条能在一两斤左右,现在只有五六两,价格却翻了很多番。”
现在青岛市面上常见的刀鱼多数是从浙江舟山和印尼、非洲等地运过来的刀鱼,青岛凤凰岛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秦经理透露,“本地刀鱼已经很少了,单纯靠本地捕捞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我们有时候会从江苏等地进一些和本地刀鱼属于同一鱼群的刀鱼。”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中之告诉记者,所谓的本地刀鱼其实是一种带鱼,由东海带鱼群洄游到青岛附近海域。“这几年带鱼群数量减少得很厉害,现在在青岛附近海域根本形成不了渔汛。”孙中之现在还记得,他小时候在海边钓鱼有时候也能钓到本地刀鱼,但现在不可能了,“到海里捕数量都很少。
孙中之认为,本地刀鱼数量减少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过度捕捞。“现在的捕捞工具太先进,现有的渔业资源已经无法承受这种高强度的捕捞了。”孙中之向记者介绍,如今很多船都用上了拖网,有的甚至是用网眼极小的绝户网,“连鱼子鱼孙都一块捕捞上来了。至于本地刀鱼,这几年数量本来就一直在减少,而且,在鱼群还没有洄游到青岛附近海域的时候,就已经被不少渔船在江苏等海域捕捞了大半,到了青岛自然很少了。”本报记者 周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