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委6月30日晚宣布,将从7月1日零时起“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这意味着从7月1日起广州市新增中小客车须按规定申请配置指标。据悉,一年试行期间,广州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按照每月1万辆进行配置。 广州市突如其来的汽车限购令,诱发了深夜抢购狂潮,经销商与消费者赶在限购令实施之前,合作上演了一幕“最后的晚餐”。广州市推行汽车限购令的理由,乃是改善交通和大气环境 ,当然最直接的动机仍然是“治堵”。目前虽然还未公布12万辆汽车的分配方案 ,但估计会在北京的摇号与上海的拍卖牌号政策之间做选择。
随着汽车产业化的发展和竞争,汽车价格逐步下滑,居民购买力上升,汽车拥有量亦大幅增长,我国已进入汽车平民化时代。汽车进入千家万户表明民众生活质量提高,却也带来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导致各大城市出行拥堵及愈发严重的尾气污染。
这些年来,不少地方为了治堵治污,开始讨论限购、限行、收进城费等政策。官方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似乎不限就没办法了,不料却遭到民间的强烈反对,认为限购限行等政策是对公民路权的侵犯,而且明显违背市场经济原则,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一个比较尖锐的指责就是,各地政府面对拥堵问题,不先反思公交建设不足、限制公车使用,却来干涉市民的钱袋子,分明是本末倒置。
此外,限购令亦与汽车产业规划冲突,恰如火焰与海水的对立。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购行列,产能已过剩的汽车产业势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品牌分化态势加强,国产中低档汽车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我国长期以来都在鼓励发展汽车产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刺激内需出台优惠补贴政策,鼓励民众购买汽车,给低迷的汽车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厂商消化掉大量库存,并积极扩大产能,致使汽车产销量迅速增长。刺激消费政策提振了汽车产业,促使无数家庭提前购买汽车,却埋下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后遗症 。如今,各地为治理堵车而推行限购限行,实则是在为短视的汽车刺激政策埋单。
更为重要的是,限购令只能通过控制汽车数量增长,延缓交通拥堵恶化,却无力阻止汽车刚性增长。因此,要想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还得从根子上治理。据说广州市的公车有20万辆之多,而香港只有200多辆公车,如果把这块压缩下来,就能大大缓解交通拥堵压力,还能减轻财政负担。另外,还要科学规划城市区块,合理布局公共资源,减少市民跨区出行次数。同时,大力投资兴建公交系统,打造便利的出行环境,鼓励市民在短距离出行时,选择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