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孩子报名不容易 证件不过关家长"跑细腿"

2012-07-10 07: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今年报名点数量为史上最多

    记者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时间与本地孩子错开进行,市内四区报名时间都是7月9日一天时间。今年市内四区在报名准备上,一大变化就是增加了报名点数量,既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又能缓解报名点压力。

    去年市南区只设置了两个报名点,鉴于去年报名人数实在太多,报名点压力非常大,因此今年一口气增加到10个报名点。往年四方区只有3所学校设报名点,但今年增加到7所学校。市北区的报名点仍为3处,李沧区报名点为16处。市内四区36处报名点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在9日当天报名中,各报名点都秩序井然。

    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以到这36处报名点报名,但这些报名点只接受报名,报名点并不一定就是新生就读的学校 。学生报名结束后,各区教体(育)局根据家长提报的材料和各区学校的学位空余情况,采取统一调拨的方法,在不超过班额和办学规模的情况下进行安排。

为给孩子报名,准备了一个月

    在市内四区每年报名入学中,李沧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都是最多的,今年李沧区16个报名点都设置了10个报名窗口。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书院路小学报名点,已经有家长带着孩子陆陆续续地从学校走出来。李沧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本报名时间是从上午8时开始,但不到7时,学校门口就聚集了众多家长,因此临时决定提前开始接受报名。

    报名第一关是验明所需报名证件,而当天报名问题大多出在证件上,想要一次性过关并不容易。

    家乡在浙江的赖伟荣已经来青岛十余年时间,女儿就是在青岛出生的,当天不到8时就赶来报名,结果忘带营业执照副本,就让家人帮忙找,直到11时左右,营业执照副本送来才报上名。

    “我只带了营业执照正本,没有副本就不能报名,证件要求太细了,结果等了3个多小时,材料齐了,不到10分钟就报上了名。”赖伟荣说,他为了给女儿报名,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没想到还是在证件上出了问题。  

证件不齐,不少孩子没报上名

    在杭州路小学报名点,住在四方区的张同德急得不得了,“我在四方已经住了二十多年 ,老婆在家带孩子,大女儿在40中上学。我之前一直在四方一个单位上班,合同签订到2011年9月份,但是今年换了一份在城阳的工作。这一换就耽误了事,我现在处在试用期,得到16日才能拿到合同,结果就缺这半年的合同,报不上名了。”无奈张同德只能求助记者,帮忙打听一下到底该如何处理。

    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杭州路小学的吴主任,吴主任了解情况后,马上拨打了教体局相关领导的电话,不一会儿便告诉报名点的老师,可以备注一下,给张同德的孩子报上名。杭州路小学一上午共发了6次号,每次发放 60个,360名孩子报名,报名成功的有 200多个 ,其余孩子大多因为证件不齐全而没能报名成功。

“掉空里”家长来回跑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都把务工一年以上理解为“在青岛务工”,而市内四区要求是在报考学校所在区务工,比如市南报名条件是在市南区务工一年以上而不是在青岛其他地方务工一年以上,这就使一些工作地点和家庭住址不一致的家庭“掉空里”。

    在杭州路小学报名的杨先生,指着学校门口的入学公示信息向记者发问:“第一条写着‘父母一方在青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只说是‘在青’,没说必须在四方啊。我住在四方,但在李沧上班,劳动合同是李沧的,结果这边就不让我报名,让我去劳动合同所在地报名。我打电话问李沧区教体局,人家又说我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两头都报不上名。”杨先生很焦急,他赶紧从杭州路小学赶到四方区教体局。

    到了四方区教体局,杨先生才发现自己的处境并不是个例,“好多人在那里,都是这个问题,要么是劳动合同与户口所在地不匹配,要么是营业执照与住房不匹配。幸好教体局的人很热情,又给学校打了电话,告诉学校这个情况可以报名,我又赶紧回到杭州路小学报名。”杨先生笑言自己“跑细了腿”,但幸好报上了名,感觉值了。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